【梅园秋语·文化中国】宸父:故乡春深又清明 || 诵读:风清扬---第401期

故乡春深又清明

作者:宸父

诵读:风清扬

清明即将到来,故乡也快到了她的清明。

今晨起来,急风嗖嗖,吹得树枝凌乱,春意飞舞。

算起来父亲去世已经九年了。去年清明回乡去上坟时,父亲坟边栽的两棵松树都已郁郁葱葱,坟头上的杂草完全覆住了黄土,有了家乡人说的老坟的沧桑感了,也象父亲生前常有的,我极其熟悉的沧桑感,连凉风过处都似乎带着父亲的声息。

故乡的扫墓时间是清明节前三天,父亲生前每年一向都郑重其事,除了要求家里准备好祭奠用品之外,总要提前联络本宗各门各家统一时间,统一出发上坟。除女人外(女人是不参加清明扫墓祭祖的),男人们按长幼排队一路行进,统一去坟地祭奠。在幼年的记忆中,我总是跟在行进队伍的最后边,磕头也跪在大人的后面。大人们硕大的臀部遮挡在前面,我几乎看不见他们一脸严肃,郑重地摆弄祭物的样子,却能感觉到气氛的十分肃穆和凝重。我每每觉得逝者并不在坟墓里,而是正襟危坐在坟头,看着跪着的大大小小的人。逝者虚无犀利的目光似乎可以穿透我的身体,能看透我的内心和灵魂,让我产生着深深地敬畏。我一动不动地跪着,认真地磕头,生怕有一点点不合时宜或者不恭的举动而招致逝者的不满。清明前后的天气非风即雨,天地阴沉,大自然本身就营造了一种低回的气氛。那时我连走路都尽量紧跟着大人,时时隐隐觉得总有什么声音在尾随,一阵风过,头皮都麻乎乎的。

焚烧完香表纸钱,小孩子的要拿上祭品中,代表男丁的面人和代表女丁的面鱼鱼在坟上从顶上往下滚几遍,意思是祈愿逝者保佑宗门后代人丁兴旺,生活安康。扫墓的次序是先从辈分高的逝者坟墓开始依次类推。我家宗族内逝者的墓地不在一处,所以,每年上完坟差不多需要多半天的时间。祭奠活动结束后,家族的人们要趁此机会在一起聚一聚。

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吃凉粉是少不了的,有兴趣的话,来两杯酒,即调节了沉闷的气氛,又会丰富交流的话题。大人们基本上聊的是农计春耕,在外工作的也顺带聊一聊单位的新鲜事。宗族一大家,言语卿卿,气氛融融,团结和睦的情景至今令人怀念。

近十多年来,我家一族扫墓的规模越来越小,规格越来越低,队伍“建制"也不再健全。大家聚在一起聊农家的事越来越少了,谈挣钱成了主题。族里在外工作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宗族一大家子能聚集起来的时间几乎没有了。记得前年大哥集中组织了一次,人还是不全,也没有了往年浩浩荡荡徒步行进的队伍,几辆车直接开到坟地边,有人打着手机,有人说说笑笑,虽然天地仍旧低沉,虽然风雨如约而至,虽然大家磕头也认真。但少了严肃、凝重和肃穆的气氛,让人觉得有说不出来的感觉。扫墓结束后,大家各自驾车返回,也没有再聚。

其实,清明扫墓祭祖无非是让人们勿忘根本,记住乡愁。所有的祭祀之物和下跪磕头的形式不过是一个载体,真正的祭奠应该在人的心里。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磕再多的头,也不如虔诚地一揖;烧再多的纸,也不如多陪伴仍在世的老人。我们应该祭祖思源,承袭先贤之志;记住乡愁,感激养育之恩。同时,我们更应该真诚地怀念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真理、为大义而逝去的人们!是他们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后人现在稳定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中,人们把对先辈们的祭奠和对先烈们的缅怀,变为实际行动,哪怕做一点点平凡的小事、好事,只要它是善意的、正义的,就是有意义的。至于非要身赴黄土,下跪磕头,而今生者不苛求,逝者更无意。常说“心诚则灵”,我想,这句话用在这里是最好不过,也最意味深长的了。

作者简介

作者:宸父,本名卢义平,又名一平,笔名宸父,祖籍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人,大专文化。北京梅园秋语文学社副主编、副社长。曾从事工人、教师、警察、企业管理等工作。早年于鲁迅文学院学习。先后有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发表。

诵者简介

诵读:风清扬,大庆油田石油工作者,从事基层管理工作。喜欢诵读,喜欢音乐。正如曾国藩对诵读的体会:“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因此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是其最大的快乐。

精彩回顾

【诗意中国】林徽因 |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诗意中国】海棠花祭:邓颖超 || 诵读:碧山暮

【文化中国】百合花开:林清玄 || 诵读:风清扬

【诗意中国】涛声依旧:三月的清晨||诵读:平安

【文化中国】铁树:滚蛋吧,脑炎||诵读:李虹

【诗意中国】宸父:最好三月春||诵读:难得糊涂

【名家朗读】濮存昕||春天的邀请

【诗香中国】不经历生命的厚重,怎会云淡风轻

【文化中国】宸父:邻居||诵读:平安

总编:中天 || 副总编:宸父

安然、常青树 || 助   理:若冰


顾问:若丹、燕子、随心 || 编审:安然 || 责编:中天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欢迎点赞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