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水平衡)一湿难除,为调理而调理,是误区

原创 原子电 量道 原子电 2021-08-27

平衡→ 便可生存!

狭缝 → 便可长存!

生命的伟大在于它懂得处于狭缝之中;人体的细胞既离不开水,也讨厌水,所以细胞同时具有亲水性与疏水性。

人体也是,既需要水,也排斥水,所以生来就用一副皮囊做水袋,背着70%的水份,行走自如;并以喝水、饮食、利便、出汗来控制水份含量!

因为水是血液的清洗液,总不喝水,血液脏,发展方向是血毒类疾病及相关脏腑病。

喝水太多,使人湿气重,精神不振。最高形式是炎夏的筑路工人挥汗如雨,日饮几十升,不小心得了急性水潴留,引起心脑水肿病。

水平衡,就是在那血液脏与不脏之间取舍

由于细胞内部存在恒定的正向压力,就需要外部的血液提供匹配的反向压力。

血液的压力被其浓度左右,决定浓度的是血液中的盐分、垃圾、营养等物质。当浓度稀薄时,细胞就会外向扩胀,维持内外压力的平衡。

不要以为运动幅度有多大,其实就那么一丁点,人体就显湿性了,舌头就是被放大的信号,通常舌体变肥,有齿痕。

所有的细胞扩胀后就会不自然、不轻松,不处在原位就有一种“隐形做功”,故而人易疲乏。

湿气的第二反馈是肠湿引起溏便,但不是全部,很多时候由寒热症引起。

第三反馈就要静下心来体会“心下水”,心下是胃,胃中长期持续留水而不排空。

胃腔也是人体水平衡的备用仓库,一直留水,是因为体水已饱和,肠道再也不吸收了,幽门就一直关闭,胃底始终有水,不算低的恒温下蒸发量可不小。

有些可导致手足心呼呼冒“汗”,但实际上,人到中年机能退化,经络不畅,胃气不降,是说那连着腿部的下经络不通,所以通常手心冒汗,气从上走,心肺细胞扩胀,心下觉有水气。

能冒出汗就算不错了,不至于水中毒,假如四肢全部畏寒的话,水汽会滞留于体内….

心下水就是胃中水太多太久,一味的把这些归类为太阴X湿、脾胃x虚,难道不是抽象式扯淡?为定义而定义,以结论安慰自我罢了。

当然湿气一般不会独立存在,会伴随寒热,是寒是热与除湿一块儿办理,药方因人而异,说死了都是误导人!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当寒热调顺后,那一点湿气该在还是在,这个时候“中医人”就陷入了中医的圈套,眼里只有中药,而忽略了生活方式的调节;比如,健身房练上一个月、旅行半月或者工地上待一周,忙碌而充实,看看还湿不湿?

“养生人”多为脑力劳动者,静下心来,对口舌耳鼻身意颇为敏感,动不动就喝一点什么,其实可以保持一点渴觉,也可在水饮中加上一点盐分来提高血液浓度。

那么,轻微的湿气,可以允许存在,因为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了,况且退化的机能做不到100%的平衡,一旦完全不湿,将迎来别的毛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