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识人之法|审态法

审态法

本文讲述的是与上文讲述的“神”相关联的“情态”,上文的“神”是内在的,以静态为主,本文的“情态”是外在的,以动态为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在情态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从而了解他是否值得结交。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人的容貌是骨的余韵和外部显现,往往能弥补骨的不足;情态则是神的余韵与外在表现,经常能弥补神的不足。长久注视就应该看人的精神状态,短暂一见,就应该主要观察人的情态。举手投足,大家风范,即便是有女人般的羞涩,他也是佳相;如果本质是小人,,即便是上窜下跳,吵吵闹闹,也掩盖不了他的虚伪粗俗的本质。审视情态,首先把握审视分辨清浊,在此前提下才仔细审视来确定取舍。

恒态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态,有周旋态。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疏懒态也。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矫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之,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常见的情态有四种:委婉柔弱的弱态,狂放不羁的狂态,散漫的疏懒态,交际圆融的周旋态。小鸟依人,情致婉转,温柔亲切,这就是弱态;衣衫不整,边幅不修,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这就是狂态;做事随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说话随便,毫无顾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就是疏懒态;心机深藏,不苟言笑,处处察言观色,事事趋吉避凶,待人圆融周到,这就是周旋态。这些情态,都是源于内在的真实本性,是不由人虚饰造作的。委婉柔弱而不曲意谄媚,狂放不羁而不喧哗取闹,懒散怠慢而不不失真诚坦荡,交际圆融而精明强干,这样的人今后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反之,则会成为一无是处的废物。情态变化不定,难以准确把握,看其大概情形,也能看出个两三成。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坠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之士。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态,叫做“恒态”,除此之外,还有不经常出现的,称之为“时态”。如正跟人交谈时,他却忽然把目光和心思放到其它地方去了(足见这种人毫无诚意);在别人言谈正欢时,他却在一旁冷笑(足见这种人冷漠寡情);城府深沉,居心险恶,这种人是不可与之交友的。别人发表意见,无论是否妥当,他却连声附和(足见此人心无定见);还没有结交别人,却已在人背后进行诽谤和污蔑(足见此人信口开河、不负责任);这种人庸俗下流,卑鄙可耻,是不能和他合作共事的。对什么事情都不置可否,遇事又犹豫不决(足见此人优柔寡断);遇到并不值得大动感情的事情却伤心落泪(足见此人不理智);这种人纯属妇人之仁,是不可以与他坦诚交谈的。然而以上三种情况却不一定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命运。如果能够以上面的三种情态为原则,那么就可以遍交天下之士了。

(0)

相关推荐

  • 相人之要,情态为先。看人情绪。得知心里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态,有周旋态--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 译文:常见的情态有以下四种:委婉柔弱的弱态,狂放不羁的狂态,怠慢懒散的疏懒态, ...

  • 曾国藩识人术:“人有四态,弱狂懒旋”,能帮你识别一个人的性格

    曾国藩在<冰鉴>里面讲到,鉴人识人是一种情态,情态是人的形体相貌.精神气质.言谈举止等表现. 这些情态是一个人心性品质的必然体现,也是曾国藩鉴人察物时必须考虑的方面. 曾国藩认为人的情态大 ...

  • 古人识人方法(三十四)---审态法作者

    转自:正能量传播大使的博客 原文地址:古人识人方法(三十四)---审态法作者:gyq98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三十四 审态法 本文讲述的是与上文讲述的"神"相 ...

  • 中国古代识人之法,神准得令人惊叹!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纵观--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g ...

  • 古代识人之法|明智法

    明智法 本文论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可以判断出他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可能获得成功的领域. 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夫仁者,德之基也.义 ...

  • 古代识人之法|论短法

    论短法 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观察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人的优点,这是因为缺点总是伴随着着优点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说,缺点就是优点的的另一方面的标志. 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夫偏才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 ...

  • 古代识人之法|探绪法

    探绪法 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可以考察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心愿顺遂和希望破灭时,有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从而可以从他的情绪波动来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不足.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抒其所欲, ...

  • 古代识人之法|揆爱法

    揆爱法 本文阐述了"爱"与"敬"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通过观察一个人对敬爱这种道德规范的态度,就可知道他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失败. 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 ...

  • 古代识人之法|辨伪法

    辨伪法 辨伪,就要不单从言行来看人,而是要探求其行为动机.本文列举了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表现,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看人就要看他的来龙去脉,不能单以言取信,以貌识 ...

  • 古代识人之法|品质法

    审誉法 一个聪明的人,可以通过对形势的准确判断,申时度势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从而赢得人们的称赞: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可以通过对艰苦环境的考验而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从而赢得人们的钦敬.据此可以看出一个人 ...

  • 古代识人之法|论神法

    论神法 本文讲述的是从一个人的"神"来考察一个人的正邪.这里所说的"神"的含义跟精神的"神"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它讲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