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之道』老中、畲医奉献秘验方与养生之道八、颈 部

八.、颈  部

(一)腮腺炎

耳前部肿胀引发全身发烧,甚至畏寒、高烧,轻度疼痛,中医称为“痄腮”。

1.流行性腮腺炎

[1方]野菊花15克,大青叶20克。

[功效]清上焦火毒。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上-、下午各服一半。

[外用]鲜大青叶或用鲜金椒菜(畲民称泥鳅菜)捣烂外敷。

[2方]症重高烧者,黄苓、桔梗、马勃(布另包)、连翘、大力子各10克,薄荷、川连6克,元参15克,板蓝根12克,甘草8克,升麻5克,陈皮5克,毛柴8克,僵蚕6克。

[功效]凉血降火,清热消肿。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上、下午各服一半。忌吃辛辣上火之物。

(二)急性淋巴结炎

[处方]鲜野菊花20克,地丁草20克,金银花20克,板蓝根10克,夏枯草20克。

[功效]清凉解毒,消炎降火。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午晚饭后各服一半。

[外用]鲜野菊花、板蓝根、地丁草捣烂外敷。忌吃辛辣上火之物。

(三)瘰疬

西医称之“颈淋巴结核”。

颈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其核小而多,累累如葡萄者谓之瘰;其核少而大者渭之疬,合称瘰疬。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现代医学上,仍是一种较难彻底治愈的疾患。笔者于1967年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与针灸专家陈玉铭先师秘授,循经取穴,以“瘰疬穴”灸治瘰疬,20多年计收治121例,经临床观察,具有疗效满意、手术简易、根治率高、疗程短、经济方便等特点。为弘扬祖国医学,振兴中畲医,特将其疗法兹介绍如下。

“瘰疬穴”灸治法

“瘰疬穴”是在足少阳经光明穴附近(附图)

[取穴方法]先嘱患者张开大拇指和食指,按两指端的距离长度作为量度,再按此长度,自足外踝直量上尽头处即是瘰疬穴,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若双侧皆病,左右俱灸。

[灸法]定穴后用笔于穴上做一记号,为了避免患者畏痛,先以2%普鲁卡因(先行皮试),无过敏后施用每穴2CC,注入该穴皮下,然后用艾绒捻成一厘米大小,上尖下大(年龄小的略小),连灸七壮。灸至2—5壮时,常有爆响声,甚至把艾柱弹去。灸后夏天1 2~15天,冬天15~20天,创口即开始化脓,几天后瘰疬即开始缩小。对化脓创口,每日用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外敷凡士林,盖上消毒砂布,不能用其它草药外敷。这样可促使足部创口排脓,以利于颈部瘰疬的缩小,直至消失,创口自然愈合,所谓“上病取下”之意。如个别病例瘵疬已消失,但刨口仍有流脓,可用雷佛奴尔液外敷,.-天即可完全痊愈。

[典型病例]许某,男.53岁,中共宁德市委农林办主任。1972年右侧颈部长一硬块5 x3cm,自觉影响颈部活动,经某某医院等检查治疗未见好转。1973年2月来诊:检查血压140/80毫米汞柱,体温37℃,心率80次/分。经受¨瘰疬穴”7壮,20天肟开始化脓,淋巴结核开始缩小0 3个月后硬结完全消失。随防至今35年来见复发。(现已离休)赞此法甚妙,值得推行。

题为“独取'瘰疬穴’炙治颈淋巴结核121例的临床观察”如法治之,可根治此痼疾。该文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针灸大会,获优秀论文奖与台湾省国际传统医学评奖大会最高荣誉奖章。

(四)落枕

[A方]葛根1 2克,当归lo克,川芎6克,续断10克,白芍12克,甘草1 0克c

[功效]解肌、通络、行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午晚饭后各服一半,一剂见效,三剂痊愈。余自拟此方累效。

[B方]明矾20克,醋60克。

[用法]两药共炖10分钟涂于患处,一日2—3次。亦可治腰扭伤。

(五)甲状腺肿大

[处方]法夏、海藻、昆布、元参、赤芍各1 0克,浙贝、陈皮、川朴、郁金各6克,牡蛎15克。

[功效]化瘀消肿。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午晚饭后各服一半,连服30剂可愈。

[病例]王某某,女,30岁,福建省漳州市人。患甲状腺肿大3年余,脖肿,自感咽喉阻塞,心烦神伤,闷闷不乐。余自拟上方,连服30剂而愈,至今10年未见复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