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独山乡村 的 夏 夜
陈建军| 夏 夜
黄梅独山是我的故乡,我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在鄂东东大门--鄂皖交界的一个名为陈下边的小山村度过。故乡,给了我无穷的创作源泉
——————题记
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 气候四季分明。春天,乍暖还寒,春夜依旧寒冷, 还时常下起绵绵细雨, 户外, 遍地泥泞;秋天, 白天燥热,夜晚凉爽,秋夜寂静,村民们在享受着经过漫长的夏季的炎热而难得的清凉;冬天,天寒地冻,日短夜长,冬夜更是寒冷。于是,在春夜、秋夜、冬夜村民们都呆在屋里,这些季节里的夜晚,村庄显得寂静。 但是夏夜则不同了。 在夏夜,村民总喜欢到户外乘凉, 夜晚不再寂静, 常常被孩子们搅得热闹甚至喧嚣。 因而,故乡的夏夜为我的童年及少年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我儿童时代和少年时代,在夏天里,当日落西山,晚霞尚满天时,大人才从田地收工回家,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将自家的竹床,竹椅早早地搬到村子最空旷最有风的地方,抢占着纳凉最佳位置。那时,全村八九十户人家,纳凉最佳位置只有两处,一处是村南的“门口塘”的塘岸上,另一处是村北“新塘”的塘岸上。这两处位置总共只能摆下三十来张竹床,显然,这是不能满足全部村民的需求。常常只能是谁家小孩子先搬了竹床或椅子的,谁家的人才可享受当晚颇值得庆幸的纳凉位置。其他的人,只能期待第二天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故乡尚未通电。夜晚照明还是用煤油灯,而最基本的家用电器如电扇,电视机则只是在电影里看到的东西。自然,在炎热的夏夜,村民纳凉只有靠摇着蒲扇和吹吹自然的夜风了。村南和村北的那两口池塘的塘岸上,正是村中最凉爽的地方。
“门口塘”面积不大,呈1/4圆弧形,最长的塘岸为南北向,约长30米,宽1.5米。这就是池塘的西岸,西岸下边是一大片稻田,很空旷。池塘的东南边则是挨着村南边的小山延伸下来的旱地。池塘的西岸及北岸上都栽有枣树,夏日里,茂密的树叶抵挡着烈日,将斑驳的树荫洒在岸上。到了夜晚,岸上凉爽异常。同时,南面吹来的山风掠过池塘,夹杂着清凉的水气,沐浴着这样的晚风,沁人心脾。这自然的风,时缓时疾,吹在身上,像儿时母亲的手轻抚在脸上,舒适安祥。
那村北的池塘,因为是后来新建的,村民们称之为“新塘”,面积是门口塘的两三倍。它的最长的岸与村庄东北方向不远处的一山坳遥相呼应。也许是这两口池塘位置很当风,夏夜里最常见的讨厌的蚊虫在这岸上很少,并且清凉的风不时吹来,村民们习惯性带上的蒲扇在此很少派上用场。这两处塘岸被村民们爱称为纳凉的“宝地”。
正因为如此,夏夜傍晚时分,提前搬竹床或凳子占好位置成了村里儿童们最能主动去做而不用大人们催促的事情,这积极性远比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高得多。于是,晴朗的夏日傍晚,儿童们便忙碌起来:搬的搬,抬的抬,叫的叫,嚷的嚷,像下雨前蚂蚁搬家。很快,竹床或竹椅,凳子被儿童们见缝插针地摆到这两处的塘岸上。然后,兴冲冲而自豪地向自家大人报告。此时,自家的大人少不了夸奖几句,乐得孩子们像在学校考试得了奖或是被老师表杨了,心里甜蜜蜜的,稚嫩的脸上绽开出得意的笑容,那笑容灿烂得像村外西边天上的晚霞。
作者:陈建军 黄梅独山人 现居广东东莞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今年将出版一本有关黄梅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的新书,预计6月份交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