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文培训| 真题回放 《走过,才明白》
真题回放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真题解读
首先在形式上,都是导语+题目+要求,而且导语又都是以一组排比句来帮助考生拓宽思路。其次在内容上,三年的导语都以“我”为圆心,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过去现在与未来,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走过,才明白”富有人文色彩,其本身就具有哲思和诗意,同时又能唤醒考生沉睡的心灵,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感悟思考,挖掘平凡生活的不凡意义,走向成熟,让经历成为阅历。从审题角度看,该题目不设有任何障碍,而且选材范围很是宽泛。走过的,可以是一段旅程,可以是一段日子,一段生活,一段人生中值得回忆与珍藏的经历。山川田野、明月清风、春花秋月、热闹的街市、寻常的巷陌、童年的纯真、成长的困惑、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楚、拼搏的汗水、与亲人相伴、与友情同行等等,无须回避痛苦与忧伤,无须忌讳孤独与迷惘。学校、家庭、社会、人文、自然,五大选材范围都可以选择,只要是生活的真实就好!
立意是这篇作文得高分的关键因素。对于考生来说,经历可以相似,但感悟一定是属于自己的。同样是走过初三,明白了什么?是父母的无私付出?是老师的良苦用心?还是同学的真挚友谊?是感激对手的那份自信?是无惧挫折的那份勇敢?还是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呢?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考生能够从寻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提炼出深刻高远的立意时,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思路导航
角度一:理解爱心,摒弃自私。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独立性越来越强,在与父母的相处中甚至时有故意反叛的行为发生,我们过于欣赏自己的独立性,却并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可以写一次自己的反叛经历,通过故事的叙述和自己的反思,认识到自己思想上只有自我,没有他人,缺少换位思考的习惯。
角度二:体会挫败,奋斗成才。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小小年纪就被迫加入竞争的大军,失败挫折在所难免。可以写自己的一次战胜挫败经历,展现自己如何克服畏难和自卑的情绪,重新焕发青春的过程。通过对故事的叙述和描写,具体形象地告诉人们,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角度三:独特发现,健康成长。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懂得了一定的道理。比如,会帮助同学了,能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了;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立回家了,会开展小队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了会解决同学矛盾了,会真心对待朋友了,学会了谦让;等等。
角度四:感悟哲理,智慧人生。
生活中处处有哲理,问题在于我们会不会感悟和体会。可以通过对大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自己感悟哲理、收获喜悦的过程。例如,通过对折断的君子兰半年后死而复活观察,感悟到“等待中有夜莺歌唱”“有理的恢复往往在等待之中”等哲理。
满分佳作
走过,才明白
奶奶家的后面有一片小树林,但里面虫子非常多,因为害怕虫子,我很少去那片常有儿童嬉笑声传来的树木。6岁那年,十几个小朋友突然跑来对我说他们在树木里挂了好几张吊床,去晚了就没位置了。我犹犹豫豫地跟着他们走进了小树林,颤颤惊惊地躺在吊床上,他们在笑,在毫不顾忌地荡来荡去,而我却吓出了一身冷汗。
刚想起身走开,忽然发现从我正上方的树冠上飘下一片叶子,黄色的,打着旋儿,悠悠而下。我伸手想去接,但一阵风吹过,叶子从我眼前调皮地打了个滚儿,回归于大地。只听得地上沙沙作响,像是碎石风铃,低头一看,好多落叶在风中亲吻着大地……感觉太美了,不知怎地就喜欢上了这片树林,喜欢上了这儿的宁静,即使有虫子,我也不再畏惧……
那年的秋风,使6岁的我克服了恐惧,爱上了那片树林。
十二岁那年,陪奶奶去田地。一块块麦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黄得刺眼,一个个麦穗在秋风中摇晃着沉甸甸的脑袋,远远望去,荡起一层层麦浪。奶奶欣喜地对我说:“你看,去年播种时这么劳累,而今却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喜悦啊!”我笑着点了点头,继续感受着秋风中的惬意。
十二岁那年的秋风,在我耳旁轻轻地告诉我:“付出,才有回报。”
十三岁,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朋友。在南方经受了心灵的折磨,强忍着度过了汗水与泪水相融的夏天。我想,我何时再能回到那片树林?何时才能再拥有那静谧?一阵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这风吹入了我的心里,使得我异常平静,我仿佛听到了它在我心里低语:“你长大了!”忽然思绪断去,就那么呆呆地愣了好久好久……
十三岁,你告诉我要独立,人生要自己去走过,没有谁会一直陪伴。
而今,我似乎又听到了秋的脚步。坐在初三的教室里,十五岁的我温故着秋风的话语:“克服恐惧,去付出去收获,要坚强地独立走过。”微笑间,我看到书桌上的纸掀起一角,我知道,我又见到了你。可是,这一次你却没有给我留下任何语句,我想抓住你,可是你早已远去,但我看到你在笑,欣慰地笑。
是的,我已长大,你无需再继续给我话语。一路走来,我已经明白,赖在襁褓里永远长不大,我要自己选择,自己掌握人生。
【名师点评】
1.感悟鲜明,切合题意。六岁起爱上家乡的树林,十三岁离开父母,其间有过想念家乡的苦恼,但“一路走来,我已经明白,赖在襁褓里永远长不大,我要自己选择,自己掌握人生”。文章叙述自己经历,叙写人生感悟,主题突出鲜明,切合“走过,才明白”的题意。
2.片段组合,线索清楚。文章采用片段组合结构,先较为详细地写6岁时对家乡那片树林的热爱,再写12岁奶奶分教诲,13岁远离家乡的苦恼,15岁时的感悟,既以时间为线索,同时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思路清晰,不枝不蔓。
3.娓娓道来,感情真挚。文章采用与秋风对话的形式,“十二岁那年的秋风,在我耳旁轻轻地告诉我……”“十三岁,你告诉我要独立,人生要自己去走过……”秋风既是自己成长的见证,又是倾吐心声的对象,像与朋友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感情真挚。
走过,才明白
只要闭上眼睛,总是可以看到心灵那株昂着头不服输的麦子。
去了乡下的外婆家,整个村庄宁静恬淡。我的心情也是宁静的,却是那种失落的宁静。绘画比赛失败了,出乎意料地失败了。曾经我站在最高的地方俯视一切,我以为我是胜者。那么现在呢?我从悬崖之上狠狠摔下,粉身碎骨,陡然下落的失重感让我无法思考。
我坐在屋前,不远处是一大片广袤无际的麦田,我看见那些麦子正随风轻轻摇晃。它们在等什么呢?它们将会被收割,迎接它们的是疼痛。这样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它们注定是要受伤害的吧?我闭了闭眼睛,这些年的努力像是电影慢镜头一样在眼前一幕幕浮现:我看见曾经初学绘画的新手,我看见曾经在深夜练习的身影,我看见曾经在比赛前信誓旦旦的表情……我很想哭,我在抑着哭不出来。
麦子们,我们的努力有什么意义呢?
我听见麦子们哼唱着一首歌,一首低沉的晚歌……
那晚,银白的月光铺天盖地般倾泻下来,亮堂堂的,我顺着小路一直走到麦田边,我站在那里,静静的站了很久,我蓦然转身的时候,我诧异的看到那些昂着头,不服输的麦子,我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呼吸,它们在月光下翻滚着麦浪。我仿佛听见它们在说:我们在等很多东西呢,等收割,等疼痛,等涅槃,等幸福。
麦田里有很多流萤,上上下下地飞舞,我的眼睛闪闪烁烁。
其实,输掉了比赛并不代表输掉了一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失望,但不可以绝望;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可以被打倒。
恍惚中,我在心底种下了一株昂着头不服输骄傲前进的麦子。我依稀记得那晚银蔚的明月,飞舞的流萤,还有一群在温暖的夜风中睡的安稳甜美的孩子。
我想起麦子们哼唱的歌,原来它们哼唱着的,是一支轻快的歌,沙啦啦,沙啦啦……
要做一株坚强,追求梦想的麦子啊,我笑着点了点头。
走过迷茫,我终于明白,放大痛苦,痛苦会把你压扁,笑对生活,生活也会陪你笑的。
【名师点评】
1.欲扬先抑,主题突出。文章先写自己失败的痛苦,产生人生的努力有何意义的感叹,再写面对麦子的思考,最后写自己的醒悟:放大痛苦,痛苦会把你压扁,笑对生活,生活也会陪你笑的。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主题越发鲜明突出。
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文章叙写自己绘画比赛失败的痛苦,以及思想情感的转变,都是结合对麦子的描写进行的,将自己的情感赋予麦子,用自己的心情去观照麦子,麦子也随自己的心情而变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笔法细腻,感受真切。例如,写自己思想的转变,“我站在那里,静静的站了很久,我蓦然转身的时候,我诧异的看到那些昂着头,不服输的麦子,我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呼吸,它们在月光下翻滚着麦浪。我仿佛听见它们在说:我们在等很多东西呢,等收割,等疼痛,等涅槃,等幸福。”有动作行为的描写,有心理活动的描写,描写中有眼前现实,有想象的情景,让读者感到真切可信。
走过,才明白
夜深人静了,爸爸开着车带我奔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了漫长的路途,家所在的高楼已经在我迷朦的视线范围中若隐若现。
突然,前方十字路口向来绿光莹莹的信号灯变得红光满面。爸爸一个急刹车,稳稳地停在了等候线上。我不禁有些抱怨:“至于吗!这儿没有探头又没有交警,左右还没车,直接开过去不行啊!”爸爸笑而不答,一只手依旧扶在手刹上。我有些不满,捶着车座发泄。
这时,从我们后方冲来了一辆白色的轿车,它正四轮猛转地向前飞奔着,丝毫没有顾及旁边车道的我们和前方红光满面的信号灯。
“瞧瞧人家多聪明!多果断!”我终于找到了话柄,心中暗暗得意,“咱们还不快——”
“嘭”的一声巨响,打断了我的动员演说。我循声而望,随即惊出了一身冷汗。
刚才还全速飞奔的小轿车,这会儿正横在路口中央的一辆大货车旁;周围的地上满是碎玻璃和从大货车上掉落的渣土。小轿车里唯一的人——司机正从即将变形的车门中往外爬,嘴里还不断地骂着高高在上的货车司机。
我被吓得说不出话来,爸爸则迅速掏出手机,拨通了报警电话。放回手机,又望了望前方刚刚变得绿光莹莹的信号灯,爸爸拉下手刹,踩下油门,载着我向家开去。
我回过头,看着两位司机站在一地的狼藉上依旧在争论着什么,心有余悸。
“瞧瞧人家!多聪明!撞得多准!”爸爸学着我刚才的口气,“小子,你知道什么聪明?聪明就得老实,在老实与小聪明之间放弃老实,选择小聪明,那不是真聪明。“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是的,遵规守法,循规蹈矩,不投机取巧,徇私枉法,老老实实为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才是真正的聪明,爸爸的教诲值得终生记取。
【名师点评】
1.材料独特,主题深刻。心存侥幸而闯红灯,这类现象不胜枚举,十分普遍,作者以此为素材,通过在红灯时刻自己的心理描写以及车祸现场爸爸的教诲,表达了“聪明却被聪明误”的主题,选材自然巧妙,主题深刻独特。
2.描写生动,细致入微。本文描写生动细腻,特别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如开头的抱怨、看人家闯红灯时的暗自得意,以及发生车祸时的“一身冷汗”,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鲜明,便于突出主题。
3.巧用对比,形象鲜明。本文具有多重对比,既有“我”和爸爸的对比,又有爸爸和别人的对比,还有“我”前后态度的对比,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形象有力地突出了“聪明却被聪明误”的主题。
走过,才明白
今天,我想说一说某种感觉,那是很多学生都曾有过的感觉,那种感觉,有烦躁,有无奈,有时也乐在其中——那是熬夜写作业的感觉,无数的学生都曾与它为伴。可能你不认同我的表达,但我就是想说说我自己熬夜的感觉,好好地品品它。
第一次熬夜是在初一,当时很纠结,作业太多写不完,又不愿意像别人一样拖到明天,于是,熬夜,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新奇的事总是让人激动,在夜深人静后,偷偷地打开电灯,像故事中偷了一罐猪油的小老鼠那样,激动得牙齿打战。题目不难,精神很好,所以时间过得很快。合上书时,我还意犹未尽,真想多熬会儿呢。合上眼,心里是甜的。
初二,熬夜已是家常便饭,那时的数学作业又多又难,我们甚至在宿舍管理员走后直接拉开桌子,打开电棒。那样的夜真难熬,大家不停地打着哈欠,周公在不停地催着我们躺下睡觉,但作业还没写完,意志还没消沉,我们就拼命坚持。有时,一道题能困扰我半个小时,一看时间,我就想撕书,就要抓狂,就想抱怨布里作业的老师。但我还是一次一次地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完成了作业。现在回想起来,我十分感谢那一个个夜晚,它们让我的意志更坚定,心态更平静。
而如今,熬夜成了一件很热血的事,我们深知此时的熬夜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对成绩有更深切的渴望,有绝对的信心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在我们看来,作业还是太少,不够让我们挥洒汗水,不够让我们享受这种拼搏的感觉。在夜里,我们心态平静,冷静思索,我们享受这种感觉!我们愿意接受困难的冲击,并乐此不疲。“夜太美,尽管再危险,也有我们红着眼睛熬着夜。”如果,你还对考试没有信心的话,那就问问自己熬了多少夜!
痛并快乐着,那是一种境界,只有经历过人才能有这样的体会,你不从这里走过,你就不会明白。
【名师点评】
1.感受独特,积极向上。上学累,熬夜写作业辛苦,但是作者却感到苦中的乐趣,颇为独特,且有积极意义。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辛苦,从来都不算是一件坏事,所以,不要总是抱怨生活,抱怨学习苦,有付出,就有收获。
2.描写细腻,真切可信。作者写熬夜,先是“新奇”,“意扰未尽”,再是“家常便饭”,“拼命坚持”,最后熬夜居然变得“很热血”了,这熬夜的感受百般不同,如此细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信可佩。
3.切合题意,扣题巧妙。通过独特的自我感觉的书写,明白“痛并快乐着,那是一种境界”,文章切合“走过,才明白”应有的内涵,而且最后以明白的语言“只有经历过人才能有这样的体会,你不从这里走过,你就不会明白”来直接点明标题,实现从内涵到语言上的双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