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个澳洲孩子都有艺术特长

2018-04-27 09:59:18

和历史悠久的欧洲艺术不同,澳洲并没有多少特别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咖,也没有海量的真迹收藏在美术馆里,但是普通澳洲人对艺术的喜爱和创作的热情却一点都不低。根据澳洲政府的统计,25岁以上的成年人将近三分之一会一直频繁地参与艺术活动,而学龄阶段的更是超过一半以上。

在我看来,澳洲的艺术教育没有对某种流派、某种形式的偏好,像这个国家接纳了五湖四海而来的移民,这里的艺术教育也不断吸收新的方式,让孩子在众多的选择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国家层面

通过艺术课标提高创新能力

澳洲是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有着比较宽泛的权利可以制定本州的节假日、福利制度和课程大纲等等。为了规范教育水准,2011年国家级别的艺术教育课程大纲正式推出,从此以后,上美术、音乐或者戏剧课不再是看州政府或是学校的喜好,而是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之所以这么在意艺术课程,并不是要为澳洲培养多少艺术大师,翻翻最新版的课标,除了说明不同年级教学目标的差异,还有很重要的两部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和 “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共通的创造和反思能力”。

前者强调了用艺术作为工具和载体,将数理科学或是人文历史的内容结合进来,比如,通过调查某个历史阶段,重新制作某种民族服饰或工艺品;或者用科学理论来辅助设计高科技的圣诞树。这样的课程既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不会太枯燥,相比单一的写作业能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当然,艺术不只是工具,艺术本身也很值得探索。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艺术培训机构或者学校老师让学生模仿着画向日葵、星空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澳洲教育的做法。不管是创作还是反思,澳洲的艺术教育都要求学生用批判思维去完成,分析大师为什么这么做,自己是否认同,同样的主题让自己表达,又有什么独特的元素或观点可以呈现呢?这种看看他人,再看看自己的观念就这么从小培养了起来,一直到大学和工作。当我在墨尔本大学研修教育的时候,每一份功课都要求分析评论不同教育流派的研究结果。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不同意”专家的观点,可以“质疑”理论的适用价值。同样地,这份独立思考的意识也通过老师和课标,转化到了学生的身上。

社会机构

提供特色艺术环境和体验

有了课标,学校的课程就有了方向,艺术老师会和其他主课老师(澳洲小学采取的是同一个老师教授多个学科的制度),商量设计更合适的活动内容,有些学校还会单独留出艺术教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施展空间。不过,学校的环境总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孩子会特别期待去美术馆、活动中心之类的地方。

NGV是维多利亚州政府的美术中心,在墨尔本算是数一数二的艺术教育机构。每年,这里不仅会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还会配合这些主题改造孩子的活动空间。比如,他们会配合梵高展,让小朋友用自然素材拼接图画;或者让孩子发现身边充满美感的艺术品,拍出来展示,并临摹。

如果你想问,这样自由玩耍又能真的学到什么呢?我想,充分激发孩子的感知,给予他们可以放心试错的空间是最直接的吧。当大部分的艺术品高高悬挂在墙上,封闭在玻璃柜后面,我们对艺术的感受更多依靠解说而不是体验。而在NGV这样的机构里,艺术的元素也好,规则也好,连同控制权都摊在孩子们的面前,赋予孩子最大的空间去探索和表达。

澳洲家长

艺术是孩子永远的好朋友

澳洲人对各种艺术非常狂热,基本上每个人从小都会学习一两种乐器或者艺术形式,如果感兴趣,会持续终身,所以在整个澳洲,都能看到各种民间艺术社团层出不穷,而且水准极高,普罗大众都具备了非常高的艺术鉴赏水准。

通过观察,我发现澳洲孩子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致离不开从小父母的鼓励。我的一个本地朋友告诉我,几乎每个澳洲孩子都会一项体育或是艺术特长,在学校社团招新的时候,这些小组往往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上学以后又开始喜欢上了车,然后就自己研究并绘画车的结构图,13岁就能画出特别复杂精细的图纸。为了鼓励孩子,父母花了几百块钱买了辆报废的车,让孩子随意拆借琢磨。

对于家长来说,学习艺术并不是一定要成为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赋予孩子自主思想的工具,理解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甚至是调节情绪的良方。而我也认为,这种不抱过高要求,支持和包容的态度才能让孩子真的把学艺术变成有趣的、终身的事情。

文/特约通讯员 王烨(墨尔本大学教育硕士)

发自澳大利亚墨尔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