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七)

千年“嘎拖”     

康区著名的红教古寺--嘎拖寺,就在河坡。

过了直曲河,顺白龙沟而上,不等走到沟底,往右爬一长坡,登上山嘴,就古刹在望了。环山而进,古道弯弯,宛若在一个念“嘎”的藏文字母上行走。据说,这“嘎拖寺”之名就是缘山形而来。山像“嘎”,“拖”(藏语)即“上”(汉语),“嘎拖寺”就是指建在“嘎”字上的寺庙。“嘎”又是藏文的第一个字母,以“嘎”冠名,是否还有“第一寺”这层意思呢?。

著名摄影家孙明经先生1939年10月拍摄的嘎拖寺

伫立“嘎”上,极目四野,只见银峰绵亘,林海茫茫,煨烟缕缕, 紫气氤氤,顿觉尘嚣尽拂,心静神爽,真是个修行祈佛的好地头。年高八十有一的老堪布降泽俄日告诉我们,格萨尔手下大将甲查的儿子扎拉则嘉去世后,要建庙超度,负责选址的嘎登巴德一下就选中了这个地方。嘎拖寺是康区最早的喇嘛庙之一,萨加奔智达去内陆传教时,这座寺庙已历两代,按照藏历计算,还差四年它就有十六个“饶勇”(也叫“饶迥”,即汉语所说的“甲子”,六十年一轮), 就是说,嘎拖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1982年,已81岁的老堪布降泽俄日说,嘎拖寺还差4年就到16个“饶迥”

(即汉族所说的“甲子”),已有近千年历史。

上推千年,应是宋初,这也正好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描述的那个年代。在“霍领大战”中大败的霍国的工匠们,当在这个时候流落到河坡地方。这嘎拖寺难道又不是他们创建的么?

1980年代初重修的嘎拖寺大殿

诵经之声嗡嗡传来,引我们缓缓步入大殿。老喇嘛说,这是“十年浩劫”之后刚培修完毕的。随即我们又来到侧边长长的小厅,只见横七竖八的摞摞经书印版之中,几个工匠模样的僧人正忙碌着,有的正埋头虔心雕刻,有的在依次清点、排放。他们说,寺里曾藏有四百余部藏文典籍的木刻书版,多达四万余块。其中《所理更底》(藏医药物学)《金可体扎》(建筑工艺学)《日姆》(绘画技法)和《墀松德赞传》(墀松德赞系公元754年至797年的土蕃赞普。赞普即藏王)等部为独家珍藏,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医药和建筑的宝贵文献。嘎拖寺的藏版之丰,仅次于德格印经院。不幸的是在“十年浩劫”中多已散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收集清理保护珍贵文物已成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党委和政府特地成立文物管理小组,修建文物保管室,并挑选出6个有一定学识和责任心的群众负责文物的收集保管工作。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收集到了藏文木刻书版14800多块,“唐卡”(布画)300多幅。他们正清理、修补的就是刚收回的一批木雕书版。

站在“嘎”上的喇嘛。

“那,“唐卡”又放在哪里?”我欲一睹为快。“不在这里,另有专人保管。”僧人们回答说。

回到公社,就急切地寻访那批宝物。经特许,我找到了保管“唐卡”的老喇嘛。老僧人把我领进神圣的经堂,在一排酥油灯的辉映之下,打开储柜,捧出木厢。怕看不清楚,他又把箱子端到门外的土楼上。铁锁一开,几十幅“唐卡”精品就一一展现眼前。

这幅唐卡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大型画册《四川》选用。    

“呀,真是宝贝!”我紧盯着那幅少见的又宽又大的“唐卡”极品,不禁啧啧赞叹。老僧对我说,这幅名为《大波嘎机》,宽四尺,长五尺五的宝贝,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不过它还不是“年岁”最大的。说着又展开一幅对我说:“这一幅名叫《嘎拖当巴德西》,长四尺,宽二尺六,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嘎拖寺最老的'唐卡’之一!”还说,“像这样老的宝物,厢子中还有一幅哩!”

老人一幅一幅徐徐展开,我一幅一幅细品慢赏,最后禁不住端起了相机。客人钟情,主人欣喜,竟让我“咔嚓咔嚓”直至把仅有的一个胶卷拍完。后来,我从中选出一幅交给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牟航远先生,将它收进了那部名为《四川》的大型画册,已传播海内外。

(0)

相关推荐

  • 判断唐卡专家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为艺术的推崇者,作为佛教的拥护者,乾隆帝对于唐卡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唐卡也是他自我满足的深层需要.当然,在这位帝王的促使之下,唐卡艺术在宫廷之中生根发芽,并且融合了宫廷工笔画以及西洋油画的长处,所以 ...

  • 梦见喇嘛

    梦见喇嘛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喇嘛好不好? 梦中的喇嘛一般代表着前途光明. 心理学解梦梦见喇嘛 梦见喇嘛,表明你的前途一片光明,学业事业一切顺利. 商人梦见喇嘛,表明生意兴旺,做什么事很顺利. 男人梦见 ...

  • 再游成都

    又一次走进成都,感觉很亲切.都说成都是一个去了还想去的城市,我也这么认为.原因几句话说不清楚,就是喜欢这座城市的氛围.天府之国的美誉让成都人生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周边地 ...

  • 近百年的考古被叫停,三星堆遗址真是外星文明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近百年的考古被叫停,三星堆遗址真是外星文明吗,真相究竟是什么 1929年,居住在四川广汉真武村的燕青保与父亲燕道诚准备在家附近的地方挖沟渠,本打算开好沟渠后建个水车,将水输送至农田,解决灌溉的问题.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五)

    霍尔真传      我们工作组,就住在工匠窝子里,叮叮当当的敲击之声,不绝于 耳.工作组除了试行土地下户."联产承包",另一任务就是调查河坡的手工业. 首先,我们就近走访了折吾队的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六)

    霍尔著名工匠们的技艺,正是在金沙江上游的这个幽幽深谷里得到传承发展,历千年不衰.河坡的名师.名匠,早已誉满康藏.早年德格土司和八邦寺.嘎拖寺专要著名铁匠恩德扎西.登格四郎为他们服役.就是西藏地方政府和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八)

    手抄<羌伊>    在文物的收集清理中,一部尘封多年的"手抄本"也亮了出来,老人们称它为<羌伊>.藏语"羌"即汉语的"舞&qu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九)

    久违的文化盛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饱受"十年浩劫"的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步入翻天覆地的大转折时期.土地下户,联产承包,放开工匠手足,河坡人把这视作"盛大节日&qu ...

  • 炉边漫话之在霍尔后裔落脚的地方(十)

    附1:河坡收集到一批藏族珍贵文物 白玉县河坡公社,重视文物收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收藏了一批藏文木刻书版.藏文著作的手抄本."唐卡"(藏族布画)等珍贵文物. 白玉河坡,在金沙 ...

  • 炉边漫话之贡嘎山上侃野人(二)

    "哪能天天都逮得到那有腿有翅膀的东西.今天弄到的是'米戈朗足',用汉话说就是'野人耳朵'!" 藏语称木耳为"米戈朗足",也就是野人耳之意. 新鲜,野人的耳朵他也 ...

  • 炉边漫话之贡嘎山上侃野人(三)

    贡嘎山西边有雅砻江,东边是大渡河,西边有西边的故事,东边有东边的传说.子梅.拉哈都在西边,说到西边,自然使我联想起了东边来. 大渡河畔的勒树山 东边的大渡河,从大小金川下来后,到了鱼通地方又叫鱼通河. ...

  • 炉边漫话之“手拿碟儿敲起来”(上)

    衰落多年的木老爷锅庄,自五十年代末做了机关宿舍之后,又兴旺起来.县上召开几百人的"四级干部会",要在这里放坝坝电影:逢年过节,文化馆的"张眼镜",总要领着弦子队 ...

  • 炉边漫话之民国21年(1932)的康定兵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驻康定的川康边防军第二旅四十团士兵哗变,旅长兼团长马骕遭枪杀.哗变士兵沿街抢劫,商家.市民损失严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何激起兵变?还得从头说起.民国十七年(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