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一飞:谨以此文缅怀我在华县下庙的亲人 2024-07-29 02:48:47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 的 家 庭作者 甘一飞我家是个农民家庭,住在陕西华县县城北约十华里的下庙乡北甘家村。我生于1910年8月1日,当时中国正处于辛亥革命前的动荡时期,但就这个西北地区贫穷的小村庄来讲,尚未受到近代革命的冲击。这里文化相当落后,生活十分贫苦。小时听父母亲说,我的祖父、祖母在清同治年间先后逃到南山金堆城和渭北丁字坊避难,祖父死在金堆城,祖母死在北约八十里的孝通。当时家里很穷,只有六分土地。 甘一飞 父亲这一辈兄弟三人:父亲甘映德(炳坤)为长;二叔给人作了上门女婿,早年去世;三叔甘映升(炳绪)娶了童养媳(老舅家的女儿),后则分家另过。父亲曾给我村地主张德彦家当长工,母亲是朝邑县的一个农家姑娘。母亲一生共养育了我们六个孩子。大哥全仁,在家务农;二哥全义,在兴市镇一个小杂铺先后当学徒、“把式”;三哥在清光绪二十六年遭荒时,因为家里养活不了就卖给了贾家村的贾某,换了两石高梁、两三丈土布,长大后在军阀陈树藩部当了兵,当了个排长,后来战死了;姐姐嫁到西甘村,受婆婆的虐待,把孩子生到厕所里送了命;小妹妹尚未成年就病死了。姐姐死后由我送葬、烧纸。伯叔家的姐姐嫁到吴家老庄一个农家。到父亲时,家中只有一两亩薄地,三四间破房。炕上铺张草席,没有褥子,我和父亲合盖一条被子。靠租种人家的地和借债度日,生活很困难。我九岁时被过继给伯父甘映清为子。当时伯父已去世,我继承了伯父的遗产,有了五十多亩土地。因我年幼,伯母吸大烟,伯叔姐年小,我所继承的伯父家的产业也就完全由我父母和大哥经营。父母、大哥他们披星戴月勤耕细作。冬闲时搞运输,给人运盐、茶叶、棉花挣些钱,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后来盖了十来间房子,买了大车、骡子、牛,土地最多时达七十多亩,有了一些家业。平时雇个长工与父兄一起耕耘;夏收、秋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大哥、二哥和我都娶妻生子,全家人数达十七口之多。我的父母都是西北地区典型的忠厚淳朴的农民。父亲性情刚直,处事公正。晚年信奉佛教,给观音菩萨早晚一炉香,晨昏三叩首,从不间断,十分虔诚。他很同情共产党和红军,说陕北红军劫富济贫,是红孩儿下凡救苦难的人民来了。父母双亲皆目不识丁,大哥、二哥也只念过几天冬学,不识多少字。在支差、纳粮算账中累受欺凌,深感“睁眼瞎子”的痛苦,因此他们很想让我念书。特别是父亲,一再对我说:“你要对得起你伯父,他要供你上学成人,你要好好念书,长大成人把咱家看住了就行。”就这样父亲辛勤劳动,勒紧裤带,省吃俭用,供我上学。他们饱受军阀战争的困苦,土豪劣绅的欺压,受高利贷的剥削,眼看亲友、邻居处境困难,没有办法解脱,就求神拜佛,指望神灵拯救。我从学校归来,常向他们宣传地主、土豪、劣绅、高利贷剥削欺压人民,和共产党、红军救人的事件。他们都很愿意听,相信我,也支持我参加学生运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母亲听到国民党打学生、抓学生,日夜为我担心,怕我被抓去。次年我回家她见到我后就高兴了。父亲思想开朗,他知道了党指导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情况后说:“国家的事大家都不管谁管,人家都那样,让他去闯吧!”1944年,我在山西太岳区锦上县接到从灵石敌占区某关系商号转来的信,骤闻父母去世,顿感虽承父母养育之恩,然临终没能见一面,心里很是难过。但因革命任务在身,未能奔丧,只好迎着西风,表示自己的哀悼。1949年年底,我奉命由天津到西安,路过华县,在家住了几天。物是人非,不见父母,怆然泪下。听说家中接我的回信后,由于张丙乾挟嫌向敌第一军特务机关告密,一天半夜特务搜查了我家,要大哥交出共产党的书籍、文件,结果一无所有,只是抢了些财物走了。又听说母亲临终前三次咬破中指,希望借此刺痛我的心,促使我能够回家与她相见。尽管这种想法不能奏效,但殷切思子之心,令我非常伤感。我同更生同志带着成斌,入俗备些香纸,到父母陵墓前,跪拜哀悼,寄托哀思,追念父母养育之恩,悔诉未能奔丧之怀,示告父母在天之灵,苦难人民已经解放,祈祷父母含笑安息于九泉……作者简介:甘一飞(1910——1998),华县下庙镇康甘村人,一二・九爱国学运先驱,长期在山西参加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陕西日报社社长等职。 原文来源:选自甘一飞回忆录《东流曲》 赞 (0) 相关推荐 非常道110:小夏 110:小夏 第一次听到知了唱歌的时候,人们都还有一丝惊喜,觉得大自然真奇妙.但随着气温升高,那杀猪般的高调嘶吼,慢慢变成了耳朵的折磨.这个时候的人们,会在炎炎夏日里变得烦躁,仿佛男女老少集体进入了更 ... 怀念二伯父 二伯父过世已近十年了,每次回想起二伯父,总是感慨万千. 二伯父一直是我崇拜的精神偶像,是我少年时学习进步的动力.在赛鹤岭王姓家族中,二伯父一生吃公家饭,算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国家行政干部,虽然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那些年,一中老院坝里的那些事(四) 2021年第52期(总649期) 那些年,一中老院坝里的那些事(四) 看书与借书 吕志放 今日是世界读书日,童年时候看书与借书的点滴记忆,会迅速清晰地映照在心中,有如微云,在脑海中泛散开来-- 这是一些发生在一中老院坝里的故事,每当想 ... 北墨作品 I 痛悼伯母 我的伯母--林翠兰,5月24日晚上10点,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8岁. 二十四日晚上十点二十,接完三哥的电话,我一下子呆住了,手足无措,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至夜里一点四十仍无法入眠,早晨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梦回黄瓜许/闫树军 记得去年冬天回家团聚,大哥说有时间带我和二哥去我俩的出生地看看.这一建议,随即得到我跟二哥的积极响应. 大哥说:"趁现在腿脚还利落,我带你们去玩一趟吧:一个三间堂,一个黄瓜许,离得很近,那才 ... 谨以此文怀念我在华县“时村农场”的那段日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在"时村农场"的那段日子 作者 李琴肖 图片 刘焕民 1998年7月,我的大侄知道我退休后无事可做,便请我到他的农场去帮忙.我欣然答应 ... 我在华县下庙甘村的新房盖好了,父亲至死没有进过我家门! 怀 念 父 亲(二) 作者 郭玉贤 我的父亲(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顺,排行为四,村里人称四爷.四叔),1987年农历十月一日离世,享年80岁.父亲离开我们快30年了(注:此文写于2016年),但在我的脑 ...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原华县七四一厂职工宋宽合 邮箱:3125136050@qq.com 感恩生我养我的父亲 作者 宋爱军 人生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无私的爱,人生最亏欠的情莫过于父母养育之情.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8个年头了,每每想起父亲的 ... 爱鳞无止境——谨以此文缅怀资深锦鲤爱好家匙小亮先生 讣 告 贤弟匙小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8月14日上午10时20分不幸与世长辞,终年43岁.匙小亮1973年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祖籍山东.兹定于2016年8月18日(星期四)上午9时在上海市 ... [今日头条]2020年8月26日 书法大家汪敦银56岁因病辞世 谨以此文缅怀之:兰亭之行的N个“突然” /邹志生 2020年8月26日 书法大家汪敦银56岁因病辞世 谨以此文缅怀之 兰亭之行的N个"突然" 邹志生/文 游西湖.看乌镇的夙愿已久,没想到突然间就了却了,而且还真是情节曲折故事多. ... 谨以此文缅怀华县利华书店负责人时春茂 邮箱:3125136050@qq.com 时春茂传略 --纪念时春茂同志牺牲五十周年 作者 刘増敏 史 悦(执笔) 郭明丁 (注:此文刊发于2000年4月)时春茂是陕西华县大少华镇人,新民主主义革命 ...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华州莲花寺人时学谦 邮箱:3125136050@qq.com 父 亲 作者 时三文 我的父亲时学谦,生于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 父亲时学谦 自民国十七年春闰二月至冬不雨. ...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华州杏林李坡村老支书张顺治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父亲 作者 张 文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春秋.在这一千多个日夜里,我们经常去太平峪"看望"他,他也时常 ... 推荐|万怀玉: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在清明节之际,谨以此文缅怀挚友徐英田君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一在清明节之际,谨以此文缅怀挚友徐英田君 万怀玉 尘世间,有三种情愫,即亲情爱情友情,她们是人类繁衍生息及和谐进步的纽带和动力.缺一,这个世界都不会完美.本文只想就笔者与徐英田君,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