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语“二百五”的由来,版本很多,究竟哪一个才是正解呢?
民间流传的俗语非常多,大多数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可是有的看起来简单,却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对于为什么要这么说,讲不出个准确的由来。当然,这也是通俗文化的奥妙之处了。比如人们常把傻乎乎的人或者是做傻事的人俗称为“二百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很是奇怪。其实,关于俗语“二百五”的由来还真的可谓版本很多。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正解呢?
版本一: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很是威风,但也有许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刺客杀害了。齐王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又抓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悬挂在城门之上,并贴出一道榜文称,苏秦是个内奸,杀他的人是义士,可前来领赏黄金千两。后来还真就有4个人声称是他们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允许冒充呀,4个人异口同声说是自己杀的。齐王问,一千两黄金,你们4人准备怎样分啊?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喝道,来人啦,把这4个“二百五”拉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由此流传了下来。
版本二:从前有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地苦读,可是终生也未考中。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开始淡泊名利,却喜得贵子,连着添了两个儿子。秀才回想自己的一生成败,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分别起名成事和败事。从此在家闭门教子,日子过得也还其乐融融。一日,秀才吩咐老伴道,我要去集市去一趟,你在家督促两个儿子写字,大的要写300个字,小的要写200个字。秀才从集市上回来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情况,老伴回答说,写是写了,写得也不错,就是数量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人都是“二百五”。
版本三:唐朝时,由于长安府尹的权势很大,出巡时前呼后拥有好长的一支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官吏称做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杆子赶开路人以便开道(后来用锣)。后来,喝道伍佰增加为两个人,但长安的老百姓并没有称他们为两个伍佰,却是把伍佰分开,称他俩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想长杆子,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于是到了今天,“二百五”和“二秆子”都是傻帽、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还有其它这样三个版本。其一,古代人用银子时,500两为一封,那么250两就是“半封”,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人们就把疯疯癫癫的人称做“二百五”了。其二,过去更早一些时代,用的钱是“孔方兄”铜钱,1000文为一吊钱,250文大钱,就是“半吊子”的半吊子,而“半吊子”也正是“二百五”的近义词了。其三,从前有一个傻瓜,在出卖传家宝时,明明宝物上写上“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被人讨价还价,只给了他250两。于是很多人就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呀,真是个笨蛋“二百五”!
关于一个俗语“二百五”,就有如此众多的版本,可见民间文学确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个人认为,其实早期的古籍上并没有直接出现过“二百五”这个词语,所以,“二百五”一词可能是产生于明朝以后或者是清朝。因为直到晚清时才出现在有关书籍上,又因为是一句类似骂人的民间俗语,因此,究竟它的由来哪一个才是正解,就不得而知了。您以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