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久了,吐的原因可能和“它”有关——高渗溶液
对耐力运动而言,许多运动员会在比赛过程中末段会出现反胃、呕吐的问题。这并不是常态。如果在你尽力比赛或是强度提高、赛后产生不适、反胃、呕吐的问题时,很多的原因是归咎于你过度饮用糖/水比例过高的饮料:运动饮料、可乐、或者是果汁。
高渗溶液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溶液渗透压越低。高渗透压作用是指渗透压很高的渗透作用。
高浓度食糖能够产生强大的渗透压。据测定1%的蔗糖溶液可产生71kPa的渗透压,糖制品一般含60%~70%的糖(以可溶性同形物计),可产生相当于4.1~4.9MPa的渗透压;而大多数微生物的耐压能力只有0.35~1.6MPa。糖制品中食糖所产生的渗透压远远高于微生物的耐压能力,在如此高浓度的糖液中,微生物细胞里的水分就会通过细胞膜向外流动,形成反渗透现象,微生物则会因失水而产生生理干燥现象,严重时会出现质壁分离,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简单地定义渗透压数字,约100克液体中含有超过8克的糖,我们定义他是高渗透压饮料,高渗透压饮料不利于吸收,吞服下去的糖水很难以消化,但同时你依旧持续运动、持续脱水(冒汗),这时候反胃感就会很明显;低渗透压饮料意指每100克液体中含有少于4克的糖,低渗透压让你的吸收更快,又有足够的糖份帮助运动;等渗透饮料就大概是每100克液体中含有4~8克的糖份,相当于体液水平,吸收效率大概跟水分一样持平。
如果以保守值计算,一个人一小时的胃排空量大概是400~600毫升,代表每20分钟你就必须饮用130克~200克的饮料。如果你饮用的是高渗透压饮料,代表你一小时会喝上64克到96克的糖。相较于低渗透压饮料的32克到48克的糖,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将会导致难以吸收消化的问题累升,最后导致反胃及恶心呕吐。
超马协会曾经提出特调的“All-in-one运动饮料”,内容大概是1公斤的水,加入4克的盐(电解质,800毫克的钠)和160克的糖(热量,320大卡)。约莫为100克的液体中含有7.3克的糖,已经接近高渗透压饮料。加上溶解度偏低(偶尔甜偶尔咸),所以除了许多人不适应外,也会在饮用后出现呕吐问题。
当你吃进去大量的糖饮时,身体内的渗透压会随之改变,细胞中的水分会被吸出造成细胞萎缩(表示觉得渴),所以很多能量胶品牌都会告知──要搭配水分服用。而许多越野跑者甚至是将含糖的能量果胶直接溶到水壶里,以减少一次性服用造成体内渗透压的高张改变。
简单地说,如果你参赛时喝了四杯饮料,如果其中有一杯是150毫升中含有12克的糖,代表你其他三杯都必须是水,才能让体液成为低渗透压状态。如果你喝了三杯运动饮料、只喝了一杯水,身体会呈现等渗透压状态(6%)。如果你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好,也许这样OK,但如果运动时间加长,等渗透压状况就很容易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运动饮料为高渗透压、等渗透压或是滴渗透压,这些渗透压数字,对身体有存在一定的影响。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太一样,对于醣类的吸收与消化不太相同。
简单界定渗透压数字
高渗透压饮料是指约莫100公克液体中含有超过8公克的糖。
等渗透饮料就大概是每100公克液体中含有4~8公克的糖份,相当于体液水平,吸收效率大概跟水分一样持平。
低渗透压饮料意指每100公克液体中含有少于4公克的糖。
基本上,像红牛这种功能性饮料,一般都属于高渗透饮料,可以用在训练后饮用,以补充能量;常见的运动饮料佳得乐、宝矿力为等渗饮料,适用于运动中补充电解质和水分,还能适量补充糖分。
如果以保守值计算,一个人一小时的胃排空量大概是400~600毫升,代表每20分钟你可以喝130克~200克的饮料。如果你饮用的是高渗透压饮料,代表你一小时会喝大量的糖。
当你吃进去大量的糖饮时,身体内的渗透压会随之改变,细胞中的水分会被吸出造成细胞萎缩(表示觉得渴),身体不容易吸收,吞服下去的糖水很难以消化,但同时你依旧持续运动、持续脱水(冒汗),这时候反胃感就会很明显,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将会导致难以吸收消化的问题累升,最后导致反胃及呕吐。
这也是很多能量胶产品都会告知──要搭配水分服用的原因。
许多越野跑者甚至是将含糖的能量胶直接溶到水壶里,以减少一次性服用造成体内渗透压的改变。
简单地说,如果你参赛时喝了四杯饮品,如果其中有一杯是150cc中含有12克的糖,代表你其他三杯都必须是普通的水,才能让体液成为低渗透压状态。如果你喝了三杯运动饮料、只喝了一杯水,身体会呈现等渗透压状态(6%)。
如果你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好,也没问题,但如果运动时间加长,等渗透压状况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状况。如果你喝等渗透压状态的运动饮料,最好不要光喝运动饮料,也要喝普通的水。
所以,在比赛和日常训练中,要注意能量胶以及运动饮料的摄入,以防出现反胃、呕吐,影响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