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有几层?我是哪一层?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按田金辉老师的做法,您一定能找到幸福
教师的惜福与幸福

图片选自网络

幸福有几层?我是哪一层?

今天,有朋友邀我就“做教师幸福”做个分享,这是我熟悉的一个老话题,但我不想走老路,打算从“幸福的N个层次”的角度,呈平行,抑或阶梯状,把幸福的层次呈现出来,给同行们提供借鉴。
那么,幸福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
有人说,就一个层次。关于幸福,在我国有一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言”,叫做“知足常乐”,而且,有许多人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网名。
就四个字,读起来非常简单,但做起来何其难也。何谓“知”?如何“足”?细究起来,都是学问。而且似乎是字数越少,学问越深。
有人说,幸福有两类,叫做现实的和幻想的,或者叫肉体的和精神的,或者叫情感的和理智的。他说,这两类幸福,一类是对所有的人都敞开胸怀,另一类则对能读会写的人情有独钟。
他的文章比较深奥——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但在文章最后他写了这样非常浅显几句话:
自然而然地、不耗心计地喜欢很多人,也许就是个人幸福的最大源泉。
幸福的秘诀在于: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
——持这种观点的人叫罗素,这篇文章出自《罗素文集》。
有人说,幸福可分为三个层次:相对幸福、绝对幸福、真正的绝对幸福。
所谓“相对幸福”,就是“充分且自由地发挥了它的自然本性”,它与金钱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成功与否关系不是太大。
人们在“充分且自由地发挥了它的自然本性”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如老、病、死以及它们带来的忧虑和恐惧。如果人们能避免这种忧虑和恐惧,那就是获得了“绝对幸福”。
所谓“真正的绝对幸福”,即庄子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就更加深奥难懂了。
——这是冯友兰先生根据庄子《南华经》所做的总结。
有别于冯友兰的深奥,白岩松关于幸福的三个层次非常通俗易懂。他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我又将它引申了一次: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物质、情感和精神三个维度的平衡,失去这种平衡,便不会有幸福。
有人说幸福可分为四个层次:及时幸福、成就幸福、给予幸福、无上幸福。
所谓“及时幸福”,即人们在得到立即的满足或快乐,如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困了能睡觉。
所谓“成就幸福”,即取得了某方面的成就,实现了某个梦想获得的满足感。
所谓“给予幸福”,即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幸福。
所谓“无上幸福”,人的至高无上的幸福,是追求人类最终的真实、善良、团结、美好和博爱,是一种胸怀天下,为人类谋福祉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种幸福来自感官,第二种幸福来自成就感,第三种幸福是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第四种幸福是拥有温暖而持久的亲密关系,第五种幸福是帮助他人。
这是海蓝博士在《不完美,才美》一书中表达的观点,很有道理。
有人说幸福有六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第二个层次是具有稳定的工作,第三个层次是工作之余可以享受生活,第四个层次是身边有朋友,第五个层次是有一个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第六个层次是心中有希望。
再往下,还有人将幸福分成七个层次、八个层次……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我只想说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幸福,如何通过衡量自己所处的层次来提高幸福指数。
我不想逐一分析以上几种分类,只就第一种谈谈个人看法。
对自然人和社会人来说,“知足”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教师作为社会人,不仅应该满足作为自然人的自己的需要,还应该尽到作为社会人的自己的责任。教师身上有哪些责任,无需我多言;如若结合上面的分类来说,也就是罗素所说的精神和理智,也就是白岩松所说的“情感与精神”,也就是后面说的“成就幸福”“给予幸福”“无上幸福”。
李镇西老师有一本专著,名字是《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工作占去了我们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身为教师——其实也不仅是教师,如果不能幸福地工作,那将是多大的遗憾和痛苦呀。
      记得有一次听雷锋同志的战友作报告,非常震撼。原来我以为,”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仅是雷锋为感谢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而做出的一种”感恩“,那次听了报告后才悟出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真正的原因,是雷锋在”给予别人幸福“之后体验到了真正的幸福。所以,我非常推崇李镇西老师在武侯实验学校的校园中写下的那句话:让周围的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自己能不幸福吗?而且,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幸福。
2021年8月23日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