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多用,坎德拉能否打开服务机器人商业化的一扇新门?
发生在这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行业原本的发展轨迹。
按照规律,在不是刚需的行业,产品要想大规模应用,要么是需求爆发,要么是创新革命。
服务机器人行业很幸运成了被疫情助推着飞到风口上的猪。
疫情下服务机器人需求陡增,越来越多场景尝试机器换人,这让机器人企业来到了风口浪尖。
疫情产生了倒逼效应,为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潜在刚需”的新场景。和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一样,坎德拉科技也没有预料到疫情这只黑天鹅。在这阵风吹过来的时候,坎德拉的机器人也自然地站在风口上。
在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等在内的近十家医院落地,在深圳市民中心、翠湖社区公园、东门老街等市政场景批量出货,坎德拉机器人无疑抓住了这波机遇。
坎德拉阳光智能垃圾转运车在深圳东门老街
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服务机器人的需求热度降温,真实的场景痛点暴露,这阵风还能持续多久?风口过后,服务机器人市场接下来该怎么做?企业如何发展?
服务机器人在很多地方还不是刚需。面对机器人大讲堂的采访,坎德拉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服务机器人目前对企业来说,应用价值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代替部分人工、节省成本;另一种是提供效率,创造更多价值。但如果单一只看人工劳动力成本的话,行业内都还是很难能达到这个效果。”
服务机器人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很多服务机器人企业面临的难题。但坎德拉似乎已经找到了好的方法。2020年下半年,在手订单不断增加,市场反馈良好,市场布局逐步扩大。坎德拉并没有在风过去后放缓脚步,反而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需求从不跟风
后疫情时代是一个更好的洗牌期。在风口过后,真正能挖掘到真实需求,解决痛点问题的人才能活下去。
切入高风险、易出错、对管理有要求的地方,这是坎德拉总结出的服务机器人场景化可行路径。
“企业应该在现有技术上,去切切实实解决行业的痛点。”这是坎德拉总结的制胜法宝。挖掘并解决行业需求痛点,是坎德拉能够在后疫情时代拿下订单,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卖点。
在这种市场理念下,坎德拉的主要布局场景重点转向了刚需市场,即向着真正需要服务机器人去创造价值的地方转移。
坎德拉的机器人并不追求用功能代替某一个人的劳动,而是希望机器人可以代替部分人工,增加流程节点的可靠性,实现流程的溯源。解决既有和未来场景的需求痛点,这是服务机器人场景落地最大的商业价值,也是坎德拉坚持布局的商业核心。凭借这种清晰的市场定位,坎德拉成绩斐然。
医院、市政以及楼宇,这是目前坎德拉认为最为强烈需求机器人的场景。
坎德拉发现,医疗场景痛点其实有很多,例如工作重复、高频、低效,再例如像送药、送耗材、医废处理等环节,接触的人越多出错率就更高,在疫情下,从隔离区到非隔离区更是还会增加一些感染的风险。这无疑凸显了行业需求,使得一个原先不被注意的行业成为刚需。
烛光机器人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在市政环卫行业,坎德拉认识到,对于政府来说,在城市化持续推进、老龄化社会加快到来的趋势下,人工红利下降是必然的,目前环卫工人绝大部分年龄偏大,又少有年轻人接班,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这次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个趋势的发展,招工难、风险大、工作环境严峻,坎德拉抓到了这个行业的需求趋势。
在市政服务场景下,坎德拉无人环卫车,帮助政府通过机器人的使用,提高科技化的效率,杜绝环卫工人的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发生,大幅节省环境环卫人力成本,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广场、公园、产业园区、街区、机场高铁等众多场所。
“销售服务机器人首先应该从最需要智能化、最需要机器人的场景中去深入。”坎德拉管理层在采访时对机器人大讲堂表示,“机器人是一个通用型的行业,只要能用到,真正需要机器人的地方,都会布局机器人。”
场景定位清晰,明确切入细微需求,这或许是坎德拉能在疫情前后能快速拿下如此多订单的重要原因。
深挖场景痛点
但随着场景需求的加深,简单地卖设备越来越难完成场景深入,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疫情后许多服务机器人企业也面临大规模退货问题,退货原因大多是无法满足需求。
接受机器人大讲堂采访的资本界人士表示,目前许多场景仍然是简单的机器换人,用机器人替代人的某些功能,但这些看似需求的场景,问题还很多,在风口过后,更层次的场景需求挖掘越来越重要。
例如在市政场景,一个环卫工人其实不是只做一件事的,在环卫的所有工序中,劳动量最大一个是扫地,一个是垃圾清理,但两个环卫的环节并不一样,这就使得单一的机器人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
坎德拉阳光智能垃圾转运车在深圳市民中心
这种场景深入后发现的种种问题,也使得资本对于服务机器人市场保持着热度却举棋不定。
许多服务场景下,机器人还没有办法像人类一样灵活,甚至无法实现多功能组合,局限于服务机器人的固定形体和智能,服务机器人一直缺乏核心价值。企业买回去使用之后,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还有待时间检验。
服务机器人企业未来想要更好切入这些行业,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具备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的能力。
坎德拉深入调研行业后发现了这些问题,为此,坎德拉科技在产品上做出了创新和改变。
产品能否具有更强场景适应性,能否更好完成行业穿透,这是坎德拉科技认为目前和未来服务机器人能深度解决场景需求的根本。
适应性带来快速迭代
基于这种认识,坎德拉科技的研发人员首创了一种独特的分体式机器人设计结构,这种结构能通过在机器人身上搭载不同功能的箱体,从而满足实现不同功能的目的。
这种结构设计带来的优势在于,其能极大地提高机器人的通用性及使用率。
在不同场景下,能够在机器人上匹配不同功能的箱体,可灵活应对空气消毒、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地面清洁等多种需求。机器人的箱体也能够自动切换,一机多用,机器人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匹配不同功能需求,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运行。
例如在市政场景下,坎德拉就为此特别提出了智慧环卫无人运营方案,通过这种“一车多用,箱体切换”的产品模式,坎德拉的机器人能完成高效覆盖垃圾清扫、垃圾转运、倾倒多个环节,通过无人车+箱体模块替代传统人工劳动力输出,实现整个流程的全闭环。
坎德拉阳光智能垃圾转运车在深圳华富街道
例如在医院场景下,坎德拉科技智慧医疗服务方案,通过医院内智能转运业务、药品耗材智能立体仓、院感智能消毒业务,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内部物流与院感消毒场景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坎德拉烛光机器人在金银潭医院
例如在写字楼这类场景下,坎德拉的机器人可以做到自主装卸箱、20小时不间断服务,同时能够跨楼层转运,在效率上实现了极大提升。
在切入场景后,坎德拉不是简简单单地提供一个机器人,实现一个功能,而是已经深度切入实现客户的需求,并提供一个系统解决方案。
凭借这种以强适应性产品为核心形成的独特解决方案,坎德拉能很好根据行业进行产品细节的调整优化和创新,也能从更直接的需求出发,解决一些细小的问题。这是坎德拉解决方案能在企业竞争中拿下订单,不断取得优势的原因。
供应链,创新的开始
“坎德拉产品的初衷就是不做伪需求的产品,而是用99%的理性化设计加1%的感性化设计来做产品。我们是基于自己的技术能力范围,解决客户的痛点,实现客户价值。”坎德拉产品经理解释道。
这种不断根据需求和场景创新的源头,其实是从需求出发的产品创新基因,这使得坎德拉能结合市场的特征,持续创新迭代产品。
为了更好满足这些场景需求,坎德拉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稳定性、工艺一致性和安全可靠性,从而实现源头端的技术可控。
坎德拉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研发设计出一款好的产品,也在于具备批量提供稳定的、一致性好产品的能力。目前,坎德拉已经实现了从自动驾驶算法、云端后台搭建、传感器、电机到整车底盘的自主研发。从更深层次来看,服务机器人产品的创新以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提供,和企业本身的供应链实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背后一定意味着其技术可控。
事实也确实如此,坎德拉的产品经理在采访中对机器人大讲堂透露,坎德拉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产品供应链。目前,坎德拉的供应链已经搭建起相对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已经通过ISO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工厂端)从采购到物流再到存储、计划、生产、交付都已经完成打通,保证已经接到的订单都可以做到顺利交付。
坎德拉位于湖南常德的生产基地
自主可控的产品供应链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由于产品来源于需要能深耕细分的领域,同时在技术上可控,使得坎德拉的产品能去穿透一个个行业,并能对不同场景、不同地区进行不断迭代优化,实现不同的推广和落地,同时形成独特的产品解决方案。
凭借已经建立起的完善和强大售后服务体系,使得坎德拉能够及时对市场客户问题进行搜集和反馈,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搜集到的用户信息直接完成从售后到研发点对点反馈,这种快速反应的体系和机制,使其机器人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并持续迭代创新。
而这种能够快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的灵活性,除了来自供应链下产品的通用性和适应性,还有来自企业本身的多方面原因。无论是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还是产品的不断迭代,本质上都是源于公司战略布局产生的优势。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自2016年在深圳创立以来,作为一家技术型驱动的企业,坎德拉无疑很好借助了技术转化所需要的基本要件。深圳的核心人才、资本、硬件、智能硬件产业链集群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得坎德拉能很快找到实现想法所需要的原材料,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产品原型-产品-小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
坎德拉产品经理认为,这种产品布局带来的价值也是全方位的。“我们从2017年进入自动驾驶领域,一机多用,可以做到了针对特定场景进行优化,扎根深圳能把产品的功能、价格和质量做到极致。”
烛光机器人在卓越前海壹号
目前,坎德拉已经很好聚焦在楼宇、医疗、市政三个场景,在国内几大省城均有布局,在地产行业,坎德拉和华润、佳兆业、天安云谷、卓越等房地产商已经建立了深度合作。
关于未来
但服务机器人的赛跑才刚刚开始。
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可以预见,企业想要真正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各类商业场景一定是服务机器人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路径。
机器人并不是一个独立产业,同样涉及上下游多个产业链,企业不仅需要对更多的场景进行深入,也需要了解更多不同行业的情况和诉求,为落地提供更多的场景,从而能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定制化的开发。
“机器人行业是新型行业,我们涉及解决到的问题,都是行业内暴露的重点问题。机器人落地之后,有解决的问题,必然也有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但是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优化,持续地对场景进行深入的开发。”坎德拉对机器人大讲堂提出了这种未来的广阔性。
目前服务机器人只是在相对需求较为旺盛的行业攻城略地,但距离服务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还有非常多的路要走。
未来企业需要寻找更多真正需要被智能化、有机器人需求的场景,创新出更多针对性解决场景需求的刚需产品,同时用更低的成本帮助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成本是服务机器人前行路上的较大阻碍。“在服务机器人产品上,最大的成本仍然在于对市场需求的研发,但相信随着所有机械、硬件、传感器,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产业规模的提升,成本都会大幅度的下降。”坎德拉产品经理对机器人大讲堂说。“目前整个行业遇到的瓶颈是行业的产业规模没有打开,其次是实际研发的产品怎么更具针对性,只有做出针对性的产品,解决用户针对性的问题,实现整个产业的规模化,这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最大的困难,只有无数的小困难。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运营者来说,企业发展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非常重视,只有重视每一个小困难,解决每一个小困难,才能避免大的困难。”坎德拉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