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郢之战:“楚庄王”重返人间,秦军在长江流域再无作为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秦楚鄢郢之战似乎等同于楚国亡国,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楚国一直在苟延残喘。另外,这种看法似乎又和战国末期依旧流传的“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有所矛盾。

那么,鄢郢之战是否预示着楚国的灭亡,抑或意味着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呢?

答案是否定的。

鄢郢之战本质上是五国伐齐事件的余波。在第一强国倾覆之后,秦国尝试填补齐国的霸权,而楚国则出手搅局,最终引发了双方在黔中的武装冲突,进而升级为两国的全面战争。

客观上讲,鄢郢之战及前后拉锯战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这是一场以灭国为目标的征服战争。在当时,双方既没有消灭彼此的实力,也没有消灭彼此的兴趣。因此,这场战争的结果原本就和楚国的生死没有特别直接或必然的关系。

结合地图的话,看得会更为直观一些:

图为布哈林的战国示意图,侵删

图为秦楚两国当时拉锯战的局势。

如图所示:

左下紫圈为楚将庄蹻攻秦的大致情况,当时楚军已经深入到了蜀郡侧翼的颠地;

下红圈为之后秦将白起攻楚的大致情况,是役,秦军攻破鄢郢,占领了楚国的江汉地区,庄蹻的退路被断,因此在颠地自立,至此楚军的攻势被化解;

右白圈为楚都郢陈,在郢都失陷后,楚王东迁至此;

右上紫圈为东迁后楚国对泗上地区的攻势,楚廷约在这段时间“收东地兵,得十余万”;

中下紫圈为再之后楚军夺取的“江南十五邑”的大致地区(注),自此战争才告一段落。

(笔者注:此处标记的范围较模糊,因为不好确定“十五邑”的具体面积,这里的“江南”指今巴东地区。)

从两国拉锯战的具体过程中可以看出:

秦军在鄢郢一带的军事行动并非以灭楚为目的,其直接目的有二,一为化解庄蹻在蜀郡周边的攻势,二为摧毁楚国可能威胁武关的军事力量,此时秦国完全不具备消灭楚国的实力和条件。

因此,楚国在之后又活蹦乱跳了半个多世纪,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另外,楚国在此役中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斩获。一方面,楚国收服了富庶的泗上地区,实力有所恢复;另一方面,楚国通过夺回巴东地区切断了秦巴郡、南郡的水道,此后秦国在长江一线再无作为。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楚国失去江汉的惨痛代价

此战过后,列国的势力正式划分完毕。自此,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撑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局势业已明朗,赵国在这一特殊政治环境下被推上了“第二强国”的宝座,战国后期的篇章正式开启。

·

下文为鄢郢之战的具体始末。

以下具体历史事件参考自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不参考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

·

伐齐尾声:公元前284年

秦昭襄王23年,魏昭王12年,韩釐王12年,赵惠文王15年,齐闵王17年,楚顷襄王15年,燕昭王28年。

有关五国伐齐的始末,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做过多介绍。这一事件牵涉有大量阴谋活动及政治运作,几乎是战国历史上最漫长、最复杂的一次较量,在这里也很难用很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如果有兴趣的朋友比较多我会在以后找机会整理。

这里,只说五国伐齐的结果:

图为五国伐齐之后,列国对齐地的瓜分情况。

如果所示:

白圈分别为齐国仅存在即墨、莒两都,齐五都中的临淄、平陆、高唐(或阿)均已失陷;

红圈为燕、赵、魏、秦占据的齐地,燕国占领了临淄在内的70余座城邑,赵国占领了济西地区,魏国占领了故宋地,秦国占领了陶邑;

黄圈为楚国占领的一部分淮北地区,另有一支10,000人的楚军以救齐之名进驻了莒邑,楚将淖齿因此被齐闵王任命为齐相——不过,后来齐王和淖齿产生了一些矛盾,淖齿杀死了齐王,后被莒人所杀。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看到:

燕国从伐齐战争中分得的领土最多,魏国吞并的领土次之,赵国再次之,秦国最少,楚国所夺回的“淮北”具体范围不详。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夺得的领土这么少?

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秦国和齐国并不接壤,所以它只能追求的是质量和战略价值,不能追求面积;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江河日下的魏国能吞并一大片富庶领土?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当时宋康王就在魏国,原齐相田文也在魏国做国相,抓到这两张牌肯定有利于拉拢宋人和当地的齐国官员,

第三个问题:

为什么比较弱小的燕国倒能吞并那么大的领土?

这个更好理解,因为列国暂时懒得管。

至于懒得管的原因,无外乎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列国忙于各忙各的没时间理睬,一方面是列国也知道燕国其实吃不下去。

又为什么说都知道燕国吃不下去呢?

我们看一下另一块领土:

图中红圈所示为魏国的河东郡,约四百里左右。

在伊阙之战后,魏遣芒卯向秦国“割让”了这块土地。但在之后的10年之间内,河东郡的治所安邑一直在秦魏两国之间反复易手,甚至在30年以后的阙与之战期间还有魏将公子咎率精锐部队进驻安邑的记录——治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那么,秦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能完全吃下河东之地呢?

究其原因,以河东郡县之广、三晋卿族之盛,纵使秦国制度再先进,也难以凭借公元前三世纪的行政能力将其快速消化。强秦想要消化晋地都如此吃力,弱小的燕国想要消化整个齐地更不太可能,此时列国选择暂且放燕国一马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也就理解了为什么秦朝统一以后12年就土崩瓦解,为什么项羽在灭秦后大肆分封诸侯,又为什么到了汉代朝廷依旧要分封诸侯。

估计有些朋友问:

既然摆明了吃不掉齐地,那为什么燕昭王不学学赵国,找一个相对现实的范围见好就收呢?

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应该在燕将乐毅的身份——燕卿、赵相、魏臣——就此君之后的行径来看,这个人最在意的并不是燕国的利益,而是燕、赵、魏之间的平衡及自身的权势。

截止到这一年为止,列国的实力大致排名为:

秦国是当时的最强国;

楚国是第二强国;

赵国排第三;

魏国排第四,这时的魏国虽有宋地进账,但却有陶邑在背,处境绝对是要比赵国危险的;

燕国排第五,现在的燕国严重“虚胖”,且军队的指挥权上在有一定不稳定因素;

韩国排第六,相比于魏国,它的地理位置更加尴尬,且实力上没有任何补充;

齐国排第七,此时属不提之列。

·

酝酿期: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81年

秦昭襄王24年,魏昭王13年,韩釐王13年,赵惠文王16年,齐襄王元年,楚顷襄王16年,燕昭王29年。

秦国立即向魏国发起进攻,秦军先攻取了安城,然后直扑大梁。

与此同时,魏相田文至燕、赵两国求救,得到了一支180,000人的援军。

秦军听闻燕、赵救魏后退兵,秦相魏冉也因此次攻魏无功而返而下台。

是年,列国攻势大致如下: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军攻梁的大致路线,不过此说略有争议;

紫尖头为燕赵联军救魏的大致路线,统帅应是乐毅本人,疑似在救魏后以赵相的名义为赵国攻下了魏国的伯阳;

黄箭头为赵将廉颇攻齐阳晋的大致路线,白圈分别是齐国五都中的高唐、阿、平陆,此时3个城邑究竟在燕、赵哪一方的手里并不好说;

红圈为当时齐国仅存的3座城邑,也就是莒、即墨、聊城。

公元前283年结束。

秦昭襄王25年,魏昭王14年,韩釐王14年,赵惠文王17年,齐襄王2年,楚顷襄王17年,燕昭王30年。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救魏展开了报复,攻取了赵国2座城邑,具体位置有一定争议,疑似在今山西汾阳一带。

同年,秦、魏、韩三国相会,秦廷有重新构建连横的倾向。

“完璧归赵”事件疑似发生在这一年,秦廷似乎有意试探赵国的态度。

公元前282年结束。

秦昭襄王26年,魏昭王15年,韩釐王15年,赵惠文王18年,齐襄王3年,楚顷襄王18年,燕昭王31年。

秦军继续攻赵。

魏国大抵在同时期于卫国境内与赵军交战。

图中所示:

红箭头为秦攻赵的大致情况;

黄箭头为魏攻卫的大致情况。

是年,秦将白起忽然掉头攻击魏都大梁,而后被燕赵联军困于林中,秦廷被迫承认了赵国在济西、燕国在胶东的占领才算解决(见杨宽《战国史》P430)。

同年,秦廷当时的国相下台,魏冉再度成为秦相——至于在林中之战以前还是以后不明。

总结来说:

这一阶段秦廷的真实目标不详,可能是想折腾魏国来为攻赵创造条件,也可能是想折腾赵国来为攻魏创造条件,还有可能是想折腾魏、赵来为攻韩创造条件,可能秦廷内部也没有一致观点。

尽管这一年秦国的动向让人捉摸不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秦廷正尝试重新构建连横,要么是秦-韩-魏-陶,要么是秦-赵-陶。

图中,红线和白线是秦廷的两种连横方案。

显而易见,秦-韩-魏-陶的连横方案尤其不能被楚国接受。

为什么呢?

原先秦、韩、魏三国联盟的时候,楚国可以和宋、齐联盟进行对抗,现如今齐、宋均已倾覆,燕国又无法替代齐国的位置,一旦秦国和韩、魏联盟的话,楚国就会陷入外交孤立的窘境。

也是在这一年,楚廷借一个神射手之口宣布了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

这一战略规划大致分为3个阶段:

黄箭头是第一阶段,楚军从三个方向出击,西线切断魏国和秦国本土的联系,中线切断大梁与秦国陶邑的联系,东线则包抄陶邑的后方,最终占据大梁。

灰箭头是第二阶段,楚军采取闪电战的战术,从莒出发,利用河道快速攻取临淄北部的浿丘,而后顺势占领即墨,再后面就可以一举收服泗上列国。

紫箭头是第三阶段,在趁着秦攻三晋的疲劳之际,楚军应攻击汉中和方城的楚国故地,接下来封锁函谷关,就此占领崤山以东的广袤地区。

从上述内容来看,楚廷将秦、魏、齐(或燕)视为假想敌,赵国视为潜在盟国,几乎想以一国之力宰割天下。客观上讲,楚廷此时的举动更像是一种外交攻势,目的是在敲打韩、魏接下来该怎么站队——至于这一战略本身,楚廷大概率不会太过当真。

现如今,楚国出来搅局了。

公元前281年结束。

·

司马错的最后一次出征:公元前280年

秦昭襄王27年,魏昭王16年,韩釐王16年,赵惠文王19年,齐襄王4年,楚顷襄王19年,燕昭王32年。

如果上一年楚廷借神射手之口的宣言确实只是一次外交攻势,倒也能解释后来楚国战争动员的迟缓......

秦国则趁机迅速展开了行动。

在北方,秦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代、光狼城,之后双方似乎达成了停战协议,于是赵国把伯阳归还给了魏国,转向攻击齐国的麦丘。

注意,在这里麦丘是被视作齐邑的。可能是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复国了,也可以是麦丘名义上归属了燕国,但赵国以“齐邑”为借口进行攻打。

在南方,司马错则从陇西发兵,沿着蜀郡攻击楚国的黔中地区。是役,楚军大败,楚廷将上庸、汉北之地割给了秦国。

这一年列国的攻势大致如下:

如图所示:

上红箭头为秦将白起攻赵的大致路线;

紫尖头为赵将赵奢攻麦丘的大致路线(注,此时齐国是否复国有争议);

下红箭头为秦将司马错攻楚的大致路线。

这一年结束。

·

武安南国:公元前279年

秦昭襄王28年,魏昭王17年,韩釐王17年,赵惠文王20年,齐襄王5年,楚顷襄王20年,燕昭王33年。

楚国大致在这一年完成了战争动员,由楚将庄蹻率兵反攻,大致击穿了黔中、巴郡,向着南郡以南的颠地深入。

秦将司马错在此后不见史册,可能于此役阵亡,也可能获罪被罢免,考虑到年龄问题,自然死亡的可能性也不低。

同年,赵王与秦王相会于渑池。赵将廉颇继续攻齐。

也是在这一年,魏国给秦王写信,称听说秦廷有攻梁的计划,然后表示此时秦廷更应该攻楚。

大致在这一年,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以骑劫代乐毅,被齐将田单所破,齐国复国。

从这一年的整体态势看,赵、魏两国对秦楚两国之间的战争都没有任何要干涉的意思,而齐、燕两国又发生了剧烈动荡,不可能有任何干涉的能力。

秦廷嗅到了战机。

是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攻取了楚国的鄢城和郢都,楚王被迫东逃。

图为这一年秦楚两国的攻势。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楚将庄蹻的大致路线(这一路线略有争议,可能有点偏);

红箭头为楚将白起攻楚的大致路线,从地名上看秦军当时比较有可能是兵分两路,另一支秦军的统帅相对可能是蜀守若。

是役,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身在滇地的楚将庄蹻则因为归路被断,在滇地自立为王。

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当时秦国对攻楚的态度是十分果断且坚决的,其原因应与当时秦廷的局势有一定关系。

如图所示:

左上紫圈为咸阳,中紫圈为武关,这条交通线是联通秦楚两国的主要路线;

中部红圈所示,为楚系外戚“四贵”封邑所在区域,包括有新城、穰、宛、邓等要镇,其中邓的位置略有争议,所以把两个“邓”都圈在了里面;

下白圈即为楚都郢。

从图中可以看到,楚系外戚的封地基本处于鄢郢之战的后方——只要楚系外戚的态度坚决,白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展开军事行动

那么,楚系外戚为什么要对母国如此痛下杀手呢?

这是另一个故事,此处不做展开,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后面我们会再作讨论。

除了秦国的因素外,楚国方面也存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楚将庄蹻的远征导致江汉的力量空虚,另一个是楚国在当时很有可能仍未认真进行军事动员。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庄蹻的大致路线,从之后蜀守若的活动范围看,红圈所示的区域有可能已经被楚军夺回;

白圈所示为鄢郢之战的主战场江汉地区,可以看到当时江汉平原的水道十分复杂,并有广阔的云梦泽横贯在当中。

有关庄蹻所部军队的数量没有记载。从庄蹻的活动范围看,他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少,也不会太多。

为什么不会太少呢?

因为庄蹻的活动范围较广,如果只是一支中小型军队的话不太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军事任务,所以大概率是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为什么又不会太多呢?

这里有一个历史常识,战国时期虽然经常出现集团军规模的战争,可一旦涉及长途行军,军队数量就会急剧缩减——比如,楚至莒救齐、燕助齐攻宋、秦助魏攻楚、楚攻燕,这些战争的军队规模都在10,000-40,000人之间——军队规模减少并非单纯在糊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自耕农的临时武装不可能维持如此规模的远征,因此只能使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军队才能进行。

从庄蹻的攻击跨度来看,他所部的军队应当正是脱产或半脱产的军队,因此规模不可能到达集团军的程度。

这这两点上看,庄蹻应当从楚国抽调走了一定规模的精锐部队,导致了楚国在江汉地区防御力量的减弱。

当然,上述因素不可能是决定性因素,根本还应该在于楚廷疏于备战

《中山策》中,白起称:

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妬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畏臣,又无守备。

《楚策四》中,庄辛称: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从上面的言论中可以看到,当时楚廷内部的矛盾重重,楚王及身边重臣又无足够的危及意识,一部分意识到危机来临的重臣还被驱逐,似乎以楚王为首的楚廷高层十分坚信秦军不可能进攻江汉地区。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楚廷高层出现如此严重的误判呢?

一种是非理性因素,比如楚王及身边重臣的智力普遍不太理想,或者贪图享乐而忽略了战争的因素;

一种是理性因素下的误判,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秦国的重点精力按道理应该放在攻击三晋,应该放在消化河东,应该放在控制刚刚复国的齐廷,总之跋山涉水去攻打一片完全不可能消化掉的泽国并不划算——于是,楚廷完全错估了秦国的战略规划。

以上两个因素究竟哪个占的比重大不做讨论。

总之,白起在鄢郢之战中之所以能够顺利得手,极大程度取决于支持者的决心和敌人的误判,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这一年结束。

·

“楚庄王”的亡羊补牢:公元前278-276年

秦昭襄王29年,魏昭王18年,韩釐王18年,赵惠文王21年,齐襄王6年,楚顷襄王21年,燕惠王元年。

白起继续攻击楚地的夷陵、竟陵、安陆一带。

同年,周君到秦国拜访,之后秦王与楚王相会于【襄陵】。

如图所示:

红箭头为白起攻楚的大致路线,可见秦军主要在云梦泽以北的长江一线活动,并止步于大别山;

灰箭头所示为楚廷的东逃路线,灰圈所示即郢陈;

紫圈所示为【襄陵】的大致位置,紫箭头为秦王、楚王赴会的大致路线——如果位置无误的话,魏国似乎有意为秦、楚两国调停,周君在其中做担保——但这次调停显然没有成功。

公元前278年结束。

秦昭襄王30年,魏昭王19年,韩釐王19年,赵惠文王22年,齐襄王7年,楚顷襄王22年,燕惠王2年。

蜀守若夺取了楚国的黔中地区。

同年,楚廷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并开始在东方扩张。

是年,魏昭王逝世,魏安釐王继位。

如图所示:

红圈为蜀守若的大致攻略位置;

白圈为楚军收服泗上的大致范围,其中涉及的淮北之地可能为魏国领土。

公元前277年结束。

秦昭襄王31年,魏安釐王元年,韩釐王20年,赵惠文王23年,齐襄王8年,楚顷襄王23年,燕惠王3年。

秦将白起攻魏,取2座城池,为次年魏冉攻击大梁打通了道路。

赵将楼昌、廉颇先后攻打魏国的幾,于12月攻克。

同年,楚廷集结东方的军队,“得十余万”,向西反攻,夺回了江南十五邑。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秦、赵攻魏的大致情况,其中白起攻取的城邑位置不详,考虑到次年魏冉攻击大梁,不出意外的话应在黄河流域;

红箭头为楚军反攻的大致情况,具体路线可能是穿过南郡,也可能是绕过南郡,所谓的“十五邑”具体范围不详,但想来规模不会太小。

公元前276年结束。

至此,秦楚两国之间长达5年的拉锯战正式结束。

补充一点,楚顷襄王又谥“楚庄王”,个人猜想可能是生谥,或许正是在这段时间获得的这一称谓。

在这一阶段,有3个细节需要注意:

其一,魏廷有意介入秦、楚之间的战争,其诉求可能与楚廷东迁后与魏国距离过近有关。至于调停未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魏昭王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可能在于楚廷应该意识到秦国拿它也没什么办法,态度开始变得强硬。

其二,秦廷有意从南中国的战争中及早脱身,其原因可能与三晋之间的一些小动作有关。之后,秦国拉拢赵国攻魏,又攻击大梁围城打援击破了韩国的军队,此举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伐交”——从公元前273的华阳之战来看,三晋在当时确实有可能暗中搞一些事情。

其三,楚廷意识到秦国的软肋——它在南中国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战争资源——因此,楚军并没有针对故地展开收复,而是直接攻击巴郡和南郡的连接部位。此举应当给秦国在南中国的军事部署造成了巨大破坏,自此秦军在长江一线再无作为,即使到了灭楚战争期间也未出现过秦军沿长江攻击楚国的记录。

有关秦军在长江流域的不作为另有一项重要证据,即在于《睡虎地秦简》。

如图所示:

白箭头为黑夫与惊随李信攻楚的大致路线,从征兵地点到作战地点可见秦军的调度十分折腾,不知为何不直接在长江流域作战;

黄箭头为假设沿长江流域的进攻路线,实际在司马错时期秦军在南中国就有相当庞大的水上舰队(见《华阳国志》),长江流域也是当年楚国攻吴、攻越的主要路线,从客观条件上看秦军沿长江攻击楚国是合理的,就算不能捣毁楚国后方也能起到不小的牵制作用——不过,秦军在这个方向确无作为。

·

鄢郢之战的具体影响:

显而易见,鄢郢之战与楚国的生与死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在当时,秦军的极限就是大别山,消灭掉楚廷唯一的办法只有拉拢魏国联合攻楚——偏偏此时又正赶上魏昭王逝世,魏廷在这一阶段不大可能有大动作。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鄢郢之战的影响。

首先,鄢郢之战直接确定了战国后期的局势划分,秦据西北,楚据东南,“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态势已昭然若揭,这一政治格局甚至延续到了秦末——在秦灭六国的12年后,楚王“扶苏”、景驹、熊心、项羽再次举起了纵方的大旗。

其次,鄢郢之战以后,楚国失去了威胁武关的能力,秦国也失去了长江作战的能力,自此列国的纷争完全聚焦于中原——这一态势直接塑造了赵国“第二强国”的表象,也间接促成了再之后魏、赵先后的回光返照。

最后,鄢郢之战中彻底暴露了楚公室的腐朽糜烂。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一个问题:

楚公室的腐朽究竟是个例,还是代表?

如果是前者,倒能解释为何秦国能够统一中国,至于二世而亡或许只是皇帝的个人行为所致;

如果是后者,则能解释为何韩公室、赵公室、魏公室、燕公室、楚公室、齐公室、卫公室、秦公室为何在短短26年内相继灭亡。

但无论你如何选择,历史都不会因你的判断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在之后,秦廷内部出现有严重的家族化、世袭化,重臣的跋扈,御史的不作为,封君的叛乱,终日折磨着伟大的千古一帝。而在崤山以东,士人在间谍网的金玉满堂间执酒高歌。

公元前207年,西周王朝最后一个世袭制类奴隶主类封建主正式灭亡。士人刘季被关中父老拥戴着成为三秦之主,自此地主阶级正式把控了这个国家的走向。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

  • 《古文观止》选读精讲(24)《谏逐客书》上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曹刿论战 子鱼论战 王孙满对楚子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王孙满对楚子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邹忌讽 ...

  • 秦灭六国始末(2):范雎或为魏国派往秦国的间谍?

    本文为系列文章. 在上一节中,文中介绍了魏冉执政末期秦国的情况,再对比了张仪.魏冉时期的连横策略及范雎在秦王前提出的"远交近攻".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范雎口中提到的" ...

  • 战国 201 挺进楚国——孟尝君巧言借兵

    昔日的英雄孟尝君,不得不低三下四的北上找其他国家帮忙拯救魏国于水火之中了,说得好听点是求救,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把祸水引向其他国家. 一路上,孟尝君看到很多的野兽在四散逃命窜过他的远行车队.如今你要去河 ...

  • 商鞅变法始末(2):被逐出“六代明君”的秦献公,是穷兵黩武?

    上节中,我们讲述了秦厉共公至秦惠公时期秦国的相关情况及早期变革内容. 在文中,重点澄清了一点: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并非弱国,更非濒临灭亡的弱国--即使它与强大的魏国尚存有明显的差距,但它依旧是一个可 ...

  • 鄢郢之战,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为何不一举消灭楚国呢?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 ...

  • 鄢郢之战(三):秦国要的是与六国相持状态下的不断蚕食

    此次伐楚,秦国大获全胜,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用以压制楚国的发展.此后,楚国的势力只能被压缩在长江以南的地方.这对于江河日下的楚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从此楚国的势 ...

  • 鄢郢之战(二):白起率军千里大迂回,直插楚国心脏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领军队从陇西郡出兵,攻取了楚国的黔中郡 ,楚襄王被迫割让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 这就是司马错所提出的著名的"得蜀即得楚 ...

  • 鄢郢之战(一):一厢情愿的楚怀王,一幕可悲的亡国伊始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最初的领地在楚地,从一个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拥地千里的强国. 楚悼王为求富国强兵,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兴革,使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 至楚威王时,楚国的领土已扩张 ...

  • 第九战:鄢郢之战(4)战国时代的忠义担当

    白起打下鄢城休整之后,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扼住长江口,截断郢与西面巫郡的联系. 准备工作做完,转过年来,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 这次势如破竹,没有悬念的攻陷了楚国国都 ...

  • 第九战:鄢郢之战(3)白相公放水

    白起接到任务指标后,分析了两军形势,认为不用搞那么多路出击,用不着,四川人民去年辛苦了,都歇了吧,我一个人趟一路没问题. 白起决定直接沿着汉江往下打,直捣楚国统治中心地区,后世给此次战役起了一个很形象 ...

  • 第九战:鄢郢之战(2)名将的隐性素养

    司马错率大军由陇西进入四川,然后增补了当地的巴.蜀军队10万,接着乘坐大船万艘,载米600万斛(一斛大概相当于27斤,可以想象川府之国的物资动员能力),从巴地延涪水南下,进攻楚国. 这是中国战争史上, ...

  • ​鄢郢之战,白起水灌鄢城,屈原魂断汨罗江

    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昭襄王约战楚国,楚顷襄王不顾怀王客死秦国之仇,惧怕秦军,派使者入秦迎娶秦国公主,秦.楚两国重新交好.在公元前285年和前283年,两国国君分别在宛.鄢城.穰会见,保持和约亲善的融洽 ...

  • 汴州之战——十数万秦军溃败下食人魔王的末路穷途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节选] 唐僖宗广明元年,也就是公元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