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丽水黄店镇
秀山丽水黄店镇
黄店镇位于东经119度,北纬29度,位处风景秀丽的白露山西麓,镇所在地离城13公里。东与女埠街道毗连,南与兰江街道交界,西南与永昌街道接壤,西北、东北与建德市相邻。总面积135.25平方公里。
黄店镇地处兰溪市西北部山区、半山区,山脉属千里岗分支。地处甘溪河谷小盆地。四面环山,森林植被多。海拔51——977米。地势复杂,低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无霜期长。
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带山、白露峰,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45米,山下有清澈可鉴的镜潭泉,山间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间有酷似玉带的白岩(白露山因此而得名),岩下有高峻突出的仙人石,山颠还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
甘溪,旧名干溪。据县志记载:干溪沙汀岸阔,骤雨暴涨,浩淼弥漫,霁即干涸,故名。1910年建造甘溪桥时易名:甘溪。甘溪源出建德马目源,经芝堰、甘溪、官堰头至泉湖入兰江。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约140平方公里。是兰江在市境内第二大支流。1979年芝堰水库建成,此河得到治理。
黄店镇人文古迹遍布境内。白露山黄岩下有建筑古朴的乘仙殿,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宰相舒元舆受仁宗之命与李训为除宦官仇世良专权而遭杀身之祸,史称“甘露之变”。宣宗八年(公元854)年昭雪,封“乘仙公”,故建有“乘仙殿”以示纪念。白露山山腰建有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3年)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有赵朴初提写的“浙西第一道场”、“大雄宝殿”等字匾。北麓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和忠隐庵。周三畏,南宋汴梁人,隐居于白露山,卒葬于此。宋理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赐匾“忠隐庵”。西南有三相坟景区,内有舒元舆墓和有丞相范钟墓。
柱竿山下三泉村有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仕厅。
芝堰村有明清古建筑群60余座,其中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孝寺堂,经1985年整修如前而远近闻名。素有“文房四宝”古村落及明清一条街之称,而且元、明、清、民国等四个朝代的各种建筑集于一体,像一座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博物馆。
桐山后金村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金履祥先生的故乡,学者称仁山先生。村有仁山书院,面积600平方米,三进三间,建筑结构宏伟,保存完整,2005年被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唐元璋为抗元将士,壮举业绩,传颂至今。金履祥是宋末元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精于经史之学,为浙东学派的中坚。元代,王镜潭为太医院御医,著有《标幽赋》。明代聪明过人博学强记的黄傅,弘治三年中进士,历任江阴县令、贵州道监察御史,著有《江阴志》、《白露山遗稿》。
“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上包的廉政文化、芝堰的驿道文化、三峰殿口村的孝道文化、桐山后金村的理学文化、三泉村的世德文化、王家村的养生文化、肥皂村的孙权文化、黄店村的白露文化等等都为黄店镇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平台。
随着兰溪市委 “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兰溪城乡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黄店作为兰溪城市后花园的功能已日益凸现。
黄店依山傍水,民风淳朴,黄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一心、实干苦干、迎难而上,将以打造旅游强镇为目标,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努力构建“乡村记忆风情镇,农旅融合示范区”的镇域发展新格局。集中力量,重点做好“鸿香源”这只“蜜蜂”的蜂产品开发;发展好栀子花、茉莉花、玳玳花、菊花和美国紫薇等“五朵金花”的种植;打响大红柿、白枇杷、红心李“三大果”产销的特色产业牌。以此加大农旅融合力度,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型发展。以乡村休闲、农耕体验、文化养生、高端民宿、油菜花海等旅游特色为抓手,建设以兰芝风情线、白露山风景区和芝堰古村落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小镇,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引进品质业态,打造“大芝堰”旅游商业区块,建设乡村记忆风情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