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潮来袭,央行不加息背后有何玄机?
毋庸置疑,全球经济正步入“加息”模式。继今年英国、加拿大、韩国加息之后,美国本月又宣布再次加息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1.0%-1.25%上调至1.25%-1.5%。这是美国央行当前加息周期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内的第3次加息。
对此,中国央行马上做出反映,分别上调公开市场7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来首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央行此举意在通过调高货币工具的利率,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行,从而达到收紧流动性,稳定汇率的目的。
应该说,面对全球央行加息潮的来袭,我国央行也面临着较大的加息压力:一方面,中国在利率方面已经渐失优势。中国目前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而此次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1.25%上调至1.50%,已经和中国看齐。同时,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在本月再加息25个基点,则美联储一年期存款利率将变成1.25%至1.5%,将与中国看齐。
而从今年以来中国央行释放的信号看,中国不会轻易被美联储牵着走。但放眼2018年,情况就更不乐观,不要说美联储明年加息4次,就是最保守的一次都将意味着美联储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将超过中国,如果真的是4次,美联储一年期存款利率将超过中国一个百分点。游资流出中国的速度将会加快。
另一方面,在稳汇率上,央行也会面对极大压力。2018年美联储若加息三次,会给我国央行带来加息压力。如果中国央行坚持一直不加息,而2018年美联储加息次数达到3次,那么2018年美元指数将会走强,这会对现有的人民币汇率构成为极大压力。
实际上,虽然中国央行在是否跟进美联储加息的问题上一直持审慎态度,既使是经历了美联储五次加息也不为所动。但有一点是明显的,那就是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金融监管政策,政策偏紧的趋势将不可动摇。当然,央行始终强调将通过“削峰填谷”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尤其是到了年末,流动性吃紧的情况就越来越明显。反映在股市表现为流动性紧绷,两市场成交额持续萎缩,上证综指3300点关和深成指的11000点关反覆经受严峻的考验。反映在债券市场也是出现大幅下跌,十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分别突破4%和5%,而M2增速则再创新低,这种趋势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综合观察,即使是中国央行没有跟着发达国家一起加息,但实际上在货币政策收紧方面是趋同一致的。同时,也不排除明年二三季度我国央行有一至二次加息的可能性。那么,央行为何宁愿承受全球加息潮的冲击,游资撤离的风险,也不愿意在短期内跟着国际潮流一起加息呢?我觉得央行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首先,国内通胀并未到3%,甚至还在2%以下,离开加息还为时尚早。同时,国内经济能否持续回暖尚需进一步观察。所以,短期内央行在加息问题上难有实质行动。值得注意的是,PPI持续超预期上涨,将会在明年逐步传导至CPI之上,所以明年二三季度通胀可能会抬头,我国央行2018年加息概率很大。
再者,年末尽管美元指数开始反弹,特朗普税改计划已被推出,但人民币汇率还相对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失控状态。而且央行近期主动连续调低了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彰显维持年末汇率保持稳定的决心。
为此,央行是希望通过货币工具有针对性的调市场的流动性,并不想轻易把加息这个重磅炸弹拿出来使用。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市场流动性明显趋紧,加上人民币汇率还比较稳定,还没有出现游资大规模辙离问题。所以央行也不愿轻使用加息这一剂“猛药”,好钢要用在刀口上。
再次,中国经济经历了二次加杠杆,第一次是2009年,地方政府和企业加杠杆,把这二者的负债率推向高潮。第二次是2015年股市和房地产加杠杆,股市加杠杆后,场外融资被禁,市场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而房地产加杠杆,直接导致房企和居民家庭的负债率急剧上升。如果中国央行跟着全球一起进入加息周期。那么,地方政府、居民房贷、企业债务都将承受空前的利率支出压力。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央行还是在尽量避免一刀切式的加息。
最后,相对于加息而言,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工具可以更灵活的、适时的、有针对性的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这样既可以起到扶持中小企业,又可遏制资产泡沫。10月初央行的定向降准,就是采取定向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同时,目前利率已经市场化,也就是说央行尽量减少对利率市场的干预,只是通过引导货币工具利率上行,来调降人们对利率市场预期。
全球各大央行都纷纷加入收紧货币和加息的队列中,而中国央行仍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其中既有通胀水平、人民币汇率尚未持续恶化,也有顾虑国内房产泡沫破裂、企业债务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当然央行也有使用新型货币工具,有利于适时对市场流动性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