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札记84:找到回家的路

3年多前,2018年1月20日,文澜读书岛的第7期活动,分享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回忆40年前高考的《120个回望》。那本书记录了我们参加高考走进杭州大学的心路历程。而这本《西溪路五十六号》正是那本《120个回望》的前传和后传。前传是讲述我们高考之前1958年杭州大学诞生以后的故事,后传是介绍我们高考之后求学的经历。

西溪路56号,原本只是杭州的一个普通门牌号码,但因为这里曾经居住着原杭州大学的几十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而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了杭州市的历史建筑。

1956年,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在松木场另辟新址建造校舍和教师宿舍,其中教师宿舍建设在西溪路南北。1958年,浙江省政府决定把浙江师范学院合并入新成立不久的杭州大学,刚建好的西溪路教师宿舍就成为杭州大学的教师宿舍。1957年和1958年,先后建成宿舍楼14幢。后来又陆续扩建,迄今在西溪路南北有宿舍30余幢。1982年,杭州市地名委员会将这片教师宿舍命名为杭大新村,新村大门的门牌号码是西溪路56号。因为隔着沿山河和杭州大学校舍相望,又被杭州大学的师生们称为“河南宿舍”。2008年8月,杭大新村建筑群被杭州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历史建筑,认为该建筑“反映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

从1958年开始,先后有几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住进了杭大新村,如一代词宗夏承焘、著名敦煌学家姜亮夫、著名文史学家王驾吾、我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严群、著名数学家白正国、中国近代分析化学开创人王琎、中国比较教育学创始人王承绪、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等。他们在这里开展学术研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释疑解惑,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使这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宿舍大院承载了这些老先生的文人情怀和治学精神,成为一代一代的杭州大学学子乃至杭州市民仰慕的知识殿堂和指路明灯。

今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大学老师汤洵和他女儿唯敏编撰的回忆录集《西溪路五十六号》,讲述了居住在杭大新村的42位老先生的治学和生活故事。我作为杭大的毕业生和汤洵老师的学生,当仁不让地组织了第一场《西溪路五十六号》的阅读分享会。

昨天的这场分享会由文澜读书岛、钱塘文化、我们读诗和唯伊文化共同主办,主题为“思远山:杭大新村里的先生之风”,意图通过杭大校友的讲述,追思山高水长绵延不绝的先生之风,弘扬母校传承给我们的优良学风和文化精神。

薛艳庄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那么多校友来到了昨天下午的读书岛活动现场。我们的老校长、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薛艳庄,今年已经整整91岁。她从1958年杭州大学成立到1998年四校合并,一直在杭大工作,对杭大充满感情。所以,她不仅为《西溪路五十六号》作序,而且亲临活动现场,上台讲述她眼里的杭大老先生。昨天现场第二高龄的,是曾经担任过杭大校长助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的杨树标教授,今年已经85岁了。他在台上讲起当年这些老先生作出的学术贡献,讲起当年杭大的辉煌,依旧激动不已。

作者汤洵、唯敏

因为这本《西溪路五十六号》,100多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杭大校友汇聚在浙江图书馆报告厅,一起回忆共同的母校,共同的先生,场面蔚为壮观。就像我的历史系校友张克夫在这本书的荐文里所写,“如今,杭州大学已不复存在,杭大新村已人去楼空,鸿儒先师相继离我们远去,唯有先生的身影一直留在我们脑海里,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终生受教。师恩如山,从不敢忘!”

分享活动开始前,有一位书友问我,作者汤洵是我的什么老师?我说,是我大学的写作课老师啊!因为“老师”这个词如今用得太多了,听过一次讲座就可以称为老师,所以搞不明白“老师”的确切含义可以理解。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大学四年,造就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如张克夫所言,师恩如山,从不敢忘。所以,我要抢先承办《西溪路五十六号》的阅读分享会,期望把我们老师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书友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校。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母校而骄傲。我们这些杭州大学毕业的校友们亦是如此,始终怀着对母校和先生的无尽眷恋。当我听到活动开始播放的视频上汤洵老师说的那句话,“你只要找到了西溪路56号,你就找到了自己回家的路”,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愿以一个杭大学子的身份,与校友们共同弘扬母校传承给我们的优良学风和文化精神,为我们身处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0)

相关推荐

  • 再有人问你杭州怎么玩,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又要到黄金周了,我这个来杭州不过一年的外地人,已经被好几个亲朋好友问杭州怎么玩了.杭州作为嬉游的大本营,相关的内容写了不少,趁着十一假期来临之际,从玩.吃.住.行四个方面,给大家理一下. 杭州怎么玩? ...

  • 一味中药有“引火归原”一说,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

      "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 ...

  • 读书岛札记77:阅读改变人生

    红五月,果然是火热的,不仅气温骤然飙升到30℃,而且到处都是返家和旅游的人群.因为没有料到购买5月1日高铁票的艰难,所以我们不得不在4月30日驱车前往宁波.往日两个小时的车程,居然跑了4个小时! 昨天 ...

  • 读书岛札记78: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昨天下午,杭州的气温升到35℃.冒着初夏的炎炎烈日,几十位书友来到火车东站边的杭州职工文化中心"植书+"职工书屋,参加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八场阅读分享活动. 昨天的活动有些特别,不仅 ...

  • 读书岛札记76:喜欢宋版书的N个理由

    世界读书日,活动一场接着一场,搞得书友们目不暇接,分身乏术.图书馆终于开始恢复往日的热闹,回到城市文化中心的位置上来. 文澜读书岛力图在世界读书日做一点特殊的分享,从书的印刷.出版.收藏里去看宋朝的文 ...

  • 读书岛札记75:宋朝果然活色生香

    又是周六,又到文澜读书岛活动时间.前天下午,挤过周末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又来到鼓楼脚下的南宋书房.上一次在这里做文澜读书岛阅读分享活动是去年的10月,分享的是吴钩的<风雅宋>.前天下午分享的 ...

  • 读书岛札记80:做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

    今年是建党百年,红色阅读成了潮流.于是,作为文澜读书岛的发起人,我想在潮流中出一点新意,努力做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 今天下午的第80期文澜读书岛活动就成了"有趣鲜活的红色阅读"的第 ...

  • 读书岛札记81:历史是鲜活的科学

    昨天是杭州入梅以后雨水最多的一天,气温从前几天的30℃以上骤降到22℃.下午两点之前,我还担心人坐不满.可是,活动一开始,顶着淅淅沥沥梅雨的书友就陆续进来,把现场的座位都坐满了.以至于有书友在朋友圈感 ...

  • 【散文札记】随笔‖回家的路 河北 蓦然回首

    随笔|回家的路 ☼ 河北 蓦然回首 沿着美丽的子牙河一路向北,是我回家的路. 家乡的小河边,蒹葭还未苍苍,绿水微波荡漾.岸边的杨,依旧挺拔着墨绿的身姿,于水云间勾勒出疏密错落的层次. 天空,一际湛蓝. ...

  • 读书岛札记74:杨小峰的昆虫世界

    最近这几个月,有一个名字听得耳朵起茧. 去年9月,一本名为<追随昆虫>的图文并茂的自然观察随笔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去年12月13日,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演讲视频平台"一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