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胖了嘛?动手前先看看医学界这些减肥新发现!
每逢佳节胖三斤,过年更要胖五斤。春节期间看着大家在朋友圈晒出了那么多的美食,满满的年味,和~~~卡~路~里~~~天气回暖,打开衣柜,去年的小裙子是不是又要穿不上啦?鲁迅(没)说过——“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你是不是又要开始信誓旦旦减肥瘦身了呢?
关于减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也有很多人长期精炼于此,修得绝世心法。当然科学家们也不会放过这个宏大的命题,他们殚精竭虑想打开这扇健康的大门,为人类谋求持续的发展。正确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维持身体健康,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你着手减肥前,不妨先来看看医学界那些减肥新发现吧!
1
AACE/ACE 指南——管住嘴,迈开腿,别企图依赖减肥药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先提到减肥书里的扛把子——AACE/ACE 指南。
相较于减肥爱好者手里的各类饮食运动的书籍,医学界的AACE/ACE 指南算得上是减肥书里的扛把子,它是由美国内分泌学家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在2016年共同发布的肥胖患者综合医疗管理指南,书中给肥胖患者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基于循证证据的减肥指导。
知识点:什么是循证证据?
循证证据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
循证证据也有等级,数字越小,字母越靠前,证据等级越高,指导建议越靠谱。
摘录其中几条,颠覆一下大家的减肥世界观吧。
1
管住嘴
① 减少总能量(热卡)摄入应该是任何一种减重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A级,最好推荐等级1级);
② 膳食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减重的影响小于依从率(A级,最好推荐等级1级)。
翻译成大众语系就是: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减肥,管住嘴是必须的,别再问“饭前吃还是饭后吃”的问题了。只要能长期坚持管住嘴,吃什么不重要。
2
迈开腿
① 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应该将有氧运动训练指定为生活方式干预的一部分(A级,最好推荐等级1级);
② 对于正在进行减重治疗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应该指定抗阻训练以在帮助保留无脂体重的同时促进减脂(A级,最好推荐等级1级);
③ 包括运动生理学家和有执照的健身专业人员在内的管理计划应被考虑,以使运动处方个体化并改善结果(A级,最好推荐等级 1 级)。
翻译成大众语系就是:只要胖,就要养成有氧运动的习惯,这个习惯与你是否正在减肥无关;如果胖,并在减肥,运动时加点抗阻训练,可以帮助减脂;比起自己盲目探索减肥方案,找个有证的教练指导一下更靠谱(并没有推销健身房的意图
)。
3
别企图依赖减肥药
① 对超重或肥胖的药物治疗只能作为生活方式治疗的辅助治疗,不能单用(A级;最好证据等级1级);
② 目前认为设立一个适用于所有患者的药物选择通用分级公式并不科学(A 级;最佳证据等级1级)。
2
Lancet:实不相瞒,快速减肥更容易成功,减肥不仅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
人们通常认为,减重快,反弹就快,所以提倡缓慢减重。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oseph Proietto教授就做了一个挑战“共识”的研究,这项研究的结果被发表在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上。他们招募了200名BMI在30~45kg/m²的参与者进行快速/缓慢减肥的效果对比实验。实验分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是两组志愿者用不同的时间减重12.5%,快速组的减重期为3个月,缓慢组的减重期为9个月;第二周期是体重维持36个月,期间饮食被维持在减卡状态,从而观察体重回弹情况。
研究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减肥者哭晕在厕所:
① 快速减肥的肥胖患者更可能达到减肥目的,快速减肥组中有81%的人达到了减重≥12.5%的目标,而缓慢减肥组只有50%。
② 无论是快速组还是缓慢组,在后续的3年观察期里,都有76.3%的人发生了体重回弹。
图片来源: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看到如此残酷的事实,突然对那些成功减肥并始终维持体重的人们肃然起敬,同时提醒正在减肥的兄弟姐妹们,应该为减肥大计做长远打算了,减肥不仅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
3
比减肥更恐怖的事情:瘦下来以后,更容易饿了
记得在早年《康熙来了》的访问中,乐坛天后郑秀文就自爆从踏入娱乐圈开始,就从未吃饱过,有时几天只吃一个苹果,甚至忍到饿晕在家里。
图片来源:《康熙来了》
初看采访时,觉得郑秀文是为了节目效果做了夸张的表述,而事实上,挪威特隆赫姆科技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恰好佐证了郑秀文的话。
挪威团队召集了34名严重肥胖的患者,为他们制定为期2年的减肥计划,并在减肥期间,检测和评估了多项身体指标。志愿者们在2年期间平均减掉了11公斤的体重,但糟糕的是,这些患者体内的饥饿激素水平增加了,饥饿感也随之增加,并且一直存在着。
减肥成功者,想维持体重,要比以前更扛饿,多么痛的领悟!
4
切胃手术,除了改变进食量,间接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也能帮助你更瘦
最近,娱乐圈著名营销达人杨天真因切胃手术,引起大家的关注,原因是她的切胃行为与她的“胖并不是错”flag不符,以致人品遭到大家的质疑。其实切胃手术,除了改变进食量,有减肥的效果外,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比如糖尿病,这种治疗效果可能与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有关。
图片来源:快资讯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Fredrik Bäckhed教授对14名接受了缩胃手术的女性进行了九年多的跟踪研究,监测了术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研究发现,两种减肥手术(Roux-en-Y胃旁路术和胃绑带术)可以改变手术患者肠道菌的种类和丰度,使微生物组重塑,从而影响机体的代谢和消化系统向着降低肥胖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改变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甚至10年之久。
图片来源:Cell Metabolism
图示说明:OBS,将肥胖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有明显的发胖现象。RYGB和VBG,将胃旁路术后患者和胃绑带术后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没有有明显的发胖现象。
虽然缩胃手术有很多风险,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它对健康的有益影响可以持续十年之久,这或许可以为杨天真和那些打算做此类手术的人增添一份信心和勇气吧。
5
孕期肥胖更可怕,孕期减肥有方法
孕期肥胖相较于普通肥胖,有更可怕的疾病风险,具体危害包括:
1
巨大儿、大于胎龄儿、剖腹产风险增高;
2
孕妇产后感染(伤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炎)的风险增加;
3
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是普通人的4~5倍;
4
胎儿的神经管缺陷、脑积水等先天性疾病风险增加;
5
分娩者发生出生窒息、胎儿死亡、死产、围生期死亡、新生儿死亡和婴儿死亡的风险增加;
6
后代的脂肪堆积、脑瘫、哮喘、肥胖的发生率升高等。
由于孕期肥胖风险高,美国医学研究所给不同体重人群推荐了适合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
数据来源:《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正常情况下,适龄妇女应该在备孕期进行体重控制,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干预或手术。孕期妇女控制体重,则主要是通过饮食来完成,特别是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NEJM医学前沿》上也曾发表过孕期体重药物干预的研究,发现中度和重度肥胖患者妊娠期使用二甲双胍可以减少妊娠期体重增加和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对婴儿出生体重或大于胎龄儿造成影响。但在国内,妊娠期使用二甲双胍并未得到批准,还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因此准妈妈们还是从适度运动和饮食管理两方面来控制体重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早孕期摄入的理想热量为30~35kCal/kg,中、晚孕期每日热量增加200kCal即可满足需求,饮食以均衡饮食为主,清淡少油,卫生干净;运动方面美国妇产科协会建议每周进行最低16个能量代谢当量的运动量,若每周能达到28个能量代谢当量则更好。28个能量代谢当量相当于每周走路11.2h×3.2km/h,或骑室内单车4.7h/周。
6
肥胖也有相关基因,基因检测可以评估肥胖风险
肥胖不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它与人体多个基因甚至肠道菌群都有关系。最早发现的肥胖基因是OB基因(以obesity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它编码的产物就是痩素。最复杂的肥胖基因是FTO基因,该基因是1999年发现的一个长达数十万个碱基对的区段。研究发现FTO杂合突变的人平均增重1.2公斤, FTO纯合突变的人平均增重3公斤,而且肥胖风险提高1.67倍。2014年《自然》杂志发表文章,FTO基因的一段序列可以与控制脂肪组织发育的基因相结合,像发动机一样促进后者在大脑中的表达,使褐色脂肪(能“燃烧”脂肪)变成白色脂肪(不“燃烧”脂肪)。如果缺失FTO基因,那么小鼠的白色脂肪又可重新变成褐色脂肪,体重也会降低25%~3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又发表一篇论文指出,FTO基因中一个碱基的不同,就能决定小鼠是胖还是瘦。虽然有关FTO基因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但这些研究远没有完整揭示FTO的作用机理,因此FTO基因也被称为最复杂的肥胖基因。
目前,研究报道的肥胖基因不胜枚举,通过对肥胖相关基因的检测以及肠道菌群基因的检测,可以从遗传层面了解肥胖风险,为预防和治疗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乘风破浪的姐姐》再次热播,女人三十,热辣劲爆的姐姐们,用完美的身材管理,打破了人们对于30+岁女性的固有印象,取而代之的是性感、知性与自信。其实无论是镜头前的演员或明星,还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都需要做好身材(健康)管理,以体会晚情所写“越自律越自由”的真意。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AACE/ACE指南》:美国内分泌学家协会和美国内分泌学会肥胖患者综合医疗管理
2.Purcell K., et al. (2014). The effect of rate of weight loss on long-term weight management: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DOI:10.1016/S2213-8587(14)70200-1
3.Coutinho S R.,et al. (2018). Impact of weight loss achieved through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on appetit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besity[J].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DOI:10.1152/ajpendo.00322.2017
4.Tremaroli V., et al. (2015). Roux-en-Y Gastric Bypass and Vertical Banded Gastroplasty Induce Long-Term Changes on the Human Gut Microbiome Contributing to Fat Mass Regulation[J]. Cell Metab.
DOI:10.1016/j.cmet.2015.07.009
5.Sahin M., et al. (2016). Metformin versus Placebo in Obese Pregnant Women without Diabetes[J]. N. Engl. J. Med.
6.吴伟珍等(2017). 孕妇孕期体重控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DOI:10.3877/cma.j.issn.1673-5250.2017.03.023
7.Frayling Timothy M., et al. (2007). A common variant in the FTO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predisposes to childhood and adult obesity[J]. Science.
8.袁登越等(2017). 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都已经看到这了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