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献给孩子学习的文学宝库
声律启蒙分上下两卷,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下卷四豪的第一部分。
《四豪》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武夫工骑射,野妇务蚕繅。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琴对瑟,剑对刀
这是两组单字对联,刀和剑是两种很常见的兵器;琴瑟现在一般用来指乐器。其实在古时候,琴和瑟是两种不同的乐器。琴与瑟都是由梧桐木制作的,带有一个空腔,用丝绳作为弦。琴最初有五根弦,后改成七根弦,所以也叫作七弦琴;而瑟却有二十五根弦。关于琴瑟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对联:“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下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对联,其中对仗工整、机巧严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研究。
地迥对天高
这里的“迥”是“遥远、僻远”的意思,地迥的意思就是地远。天对地,远对高,地远对天高,这是非常工整的对联对法。这里主要是地迥的说法比较生僻。这个词在古诗中比较常见,象清朝诗人汪懋麟曾经有过一句诗:“时艰为政好,地迥得官闲。”用的就是地迥来指地远。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这是两个常见的成语,说的是古代的服饰。峨冠博带是古代读书人的服饰,古时候学习儒学的人都带着高高的帽子叫做峨冠,穿的衣服宽衣大袖称作博带。紫绶绯袍是指古代官员穿的官服。古时候的官员都穿制式官服,一般颜色选择红色,所以叫做绯袍。他们腰间都会扎一条紫色的丝带,主要是为了系自己的官印。这个带子就叫做紫绶。紫绶绯袍也就特指官服。
煎异茗,酌香醪
茗就是茶,醪就是酒。茶需要用开水煮叫做“煎茶”;我们平时说的词语“斟酌”来自酒文化,斟是“倒酒”,酌是“喝酒、品酒”。酌醪就是喝酒。茶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茶的煎煮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叫做煎异茗;而酒就是乙醇,乙醇有浓郁的香味,所以古人就称酒为香醪。
虎兕对猿猱
兕是犀牛,虎兕是老虎与犀牛。一般用来比喻凶恶残暴的人。《论语》中有句名言:“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猱是一种猴子,猿猱泛指猴子,代表着那些很灵活的人。在李白的《蜀道难》中,李白用了“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两句来形容进入四川的路非常难走。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繅
攻是“研究、学习”;务是“从事”;繅是抽丝的意思。这一副对联写人的职业,上联说的是:练武的人学习研究骑马射箭。下联对的是:乡村的妇女从事养蚕抽丝织布。
秋雨一川淇澳竹
春风两岸武陵桃
这是一副写景的对联。上联秋雨一川淇澳竹写的是:绵绵秋雨中,淇水曲岸的竹子葱葱郁郁。下联春风两岸武陵桃写的是:款款春风里,武陵源桃花溪边的桃花争奇斗艳。其中有两个典故。“淇澳竹”来自《诗经·淇澳》,原文:“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武陵桃”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桃花源中,溪水两岸桃花盛开,“落英缤纷”,而桃花源又在湖南的武陵源境内,所以桃花源又叫做武陵源,武陵桃就是指桃花源中的桃花。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这是一副十字长联。上联写的是傍晚远处的青山,这个山的形状象田螺;也像小女孩头上的发髻;山色是非常浓郁的青色;叫做“螺髻青浓”,“楼外晚山”交代的是山的方位和时间,“千仞”则是写山的高度。下联写春天碧绿的溪水。“鸭头绿腻”写水的颜色就像绿头鸭头上的绿色一样青翠欲滴;“溪中”写水的出处;“春水”则是交代季节;“半篙“是水深有撑船的篙一半的深度。这副对联在写作技巧上,采取了倒装的表现手法,把“螺髻青浓”和“鸭头绿腻”提到正文晚山和春水前面,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