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尝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卧轮的偈子讲的是修为,因此是一首修为偈。)。祖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卧轮非名即住处也)。 ——摘自《五灯会元卷第一》

卧轮禅师修行了几年,来到六组之处想一试禅功。

他见到六组慧能,便做了一首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慧能的偈子讲的是觉悟,因此是一首觉悟偈。)

六祖慧能禅师看到这首偈子后,对徒弟们说:“卧轮还未真正明白佛法真义。如果依此修行,就要死掉了。认为‘对境心不起’是功夫好,那是错误的。我们修道是要修成活佛,绝不是修成死佛,变成金木土石,那还是什么佛?不能普度众生,又有什么用?”徒弟们听后似有所悟。

六组也做了一个偈子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徒弟们不解其意,于是请禅师开示,六组禅师解释说:“所谓有伎俩,就是有功夫,心有所住,就是着在功夫上了,这就是法执,是不行的。思想也用不着断,断了就不能起作用了,如果思想断了,就像一块大石头,那还有什么用?凡事一念不生,同样也不行,所以我说‘对境心数起’。就像我们说法、听法一样,也要起心动念,虽然心动念而不着相,等于没有起心动念。菩提表明佛之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使修炼成佛,也没有增加一分,又如何会有所增长呢?”

徒弟们听后恍然大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于《坛经》,它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无数迷茫的人点亮了一条明路。

出处背景

话说,禅宗第五祖弘忍年纪已大,想传衣钵给大弟子神秀,便让他作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以此考查他对教义的禅悟。

神秀想了半天,才结巴地叨叨出这么一段话:“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听了,眉头紧锁,总觉得差点意思,没有满意。

后来,一个大字不认、只会挑水劈柴的名为慧能(又称“惠能”)的小僧,脱口而出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显然,后者这偈要比前者听起来要顺畅许多,且见解也高明许多。

五祖弘忍听了,高兴不已。心想,一个大字不认的人,竟然能够有如此这番大彻的“顿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人才。于是,便将衣钵传给了慧能。

【注:最后,慧能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成了禅宗六祖。】

如今,关于这段故事,鲜有被提及。很多人只记住了此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何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理解为:

菩提是个觉悟,哪里有什么树可言,心如明镜一般,又哪里来什么台;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惹尘埃一谈?还有人将其理解为:

人的身体就犹如菩提树一样,有根,心灵就像明镜台一样,敞亮。但是明镜有时候也会变得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时常擦拭它,以免它惹上灰尘,障蔽了光明的本性。总言之,有各种各样不同版本的理解。不过,可以确切的一点是,我们对这的理解,大体是一样的。

这也由此可见,中国人深受传统的禅宗、佛道文化影响。

禅宗,“悟”之始终

禅宗,是我国古代的主导宗派,当年,六祖慧能所提出的“顿悟”学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被视为“经典”。即便到了如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且屹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精神,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其核心是顿悟。一个“悟”字,包含了许多的内容。“悟禅”、“悟佛”、“悟宗”、“悟道”……皆为悟。

人们通过读经、打坐、悟道、修行等方式来“悟”之,感悟本源之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里所说的“菩提树”,尤为提一下。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修炼悟道的,六祖惠能也是在菩提树下削发受戒的。在《金刚经》里,“菩提”为“觉悟”、“觉解”的意思,为此,菩提树一度被视为神圣之树,信仰之树,寓意有“大彻大悟”的象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表达的,是一种悟道修行的高境界。这可以理解为人无物,物无人,一种万事皆空的清净、“无为”状态。

禅宗和儒道文化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差别。

禅宗将一切的现象均视为一种“空”。在禅宗看来,一切皆为六根(眼、鼻、耳、舌、身、意)所感知的对象,而这些东西都是无穷尽的,继而形成了不同的“相”,这些“相”共同构成了这个大千世界,自然万物。

而世界又是在不停地变化和循环流转的,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一切又皆为因缘和合的结果。把这些视觉的表象抽空,使之与具体客观之物脱离,那么剩下来的便是一种“纯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禅宗看来便是“空”。

所以,说到这里,再回头看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其实非常具有现代教育意义。

启示

在这个快节奏的,喧嚣的时代,人人都在忙着各种各样的活儿。然而,很多人都是越忙越迷茫,越忙越困顿,越发失去自我。

这时,听听六祖慧能的这句禅悟,或许就能“柳暗花明”许多。

都说“世间万物皆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我们人生中的许多烦恼,是自找的,学会“悟空”,便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禅宗所讲的,一旦进入人与物一体,人无物,物无人的状态,许多事情就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了。

“清净”、“慈悲”、“平和”、“无我”……

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一切外部万物之相都不存在了,就没有了物相,也就不会再去惹尘埃了。

苏东坡曾:“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陆游曾说:“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关汉卿说:“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鸟巢禅师说:“来时无迹又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终归黄土大地,生与死都是一样的。

大千世界,一切事物实体,其实不过都是虚空的东西。

洒脱、自然,不争不斗,不忧不虑,任随斗转星移,世事变幻,人生应皆能应得如云水……

文字:老昌(原创)书法:老昌

禅:一读[ chán ],为佛教用语,也泛佛教事物,如坐禅、参禅,禅林、禅杖……

二读[ shàn ],是一种盛大的仪式。如受禅,禅位……《说文》曰:禅,祭天也。

禅,古文中通“蝉”,指世间事物万变而不离其宗,如蝉(蚕)与蛹,鸡与蛋,轮回变化,无有先后,无有始终,不同时空,不同体态,终是其一!

禅意书法,是书法作品中带有佛家禅的意蕴。这种意蕴,一在书写内容上体现,二在书写法度上体现。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是梵语的音译。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参透人生,这便是禅。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中曰:“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不动于心,是禅;对内,了无贪嗔痴慢 ,是定。

禅定人生,犹如暗室生光。

在古代哲学体系中,精通军事谋略为智;清心静虑,洞察真相为慧;醒来感知清晰为觉: 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简单无为,自然率性为禅。

很难设想书写没有禅意的词语的书法作品能够称得上是禅意书法。

也很难设想没有禅意的书写能够称得上禅意书法。

中国书法历来讲求书写内容与书写形式的高度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中国书法创作的不二法则。

禅意书法应该讲求回归自然,回归自性,回归生命的本源。

禅意书法不是矫揉造作。

不是故弄玄虚。

不是以丑为美。

不是以怪为美。

更不是恶意操作的自吹自擂。

禅,是灵魂的觉醒,灵魂的觉醒是最美的觉醒。

禅意书法,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是千姿百态唯美的觉醒。

禅意书法是质朴的美,是本源的的美,是能够让灵魂都能为之起舞的美。

没有最美的禅语,就没有禅意书法,没有质朴无华、没从骨子里往外美的书写形式也没有禅意书法。

觉悟一词,有两层含义,一为觉醒,二为领悟领悟是一个过程,觉醒是一个结果。

觉醒者,不是睡醒了的人,而是猛醒过来的灵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