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酷热未消,秋燥来袭!处暑养生有4点建议(含食疗方)
8月23日将迎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据省气象台预计,随着今年第13号台风“天鸽”的到来,23~24日我省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风雨影响过程,届时高温天气将缓解。不过台风带来的降温是短暂的,南方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因此,防暑降温依然是主旋律。另外,现时时节具初秋之“燥热之气”,也要注意开始防秋燥。
台风“天鸽” 明日登陆!佛山今天同时挂起高温红色预警和台风蓝色预警
多吃滋阴润燥物
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指出,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应多喝水补充水分,还可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梨、葡萄等水分充足的新鲜水果,避免燥邪伤害。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
处暑节气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胃弱者可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
晚上室温不宜低
处暑时节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白天虽然酷热,但夜间凉爽,钟伟泉提醒,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以上为宜,或改吹风扇,但不要对着直吹。频繁出入空调房的上班族要注意预防感冒。
适量运动保阴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可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补养肺气选灸法
冬季易患许多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等,往往与秋季肺阴受损有关。因此,秋季最应注意养肺。市民可通过叩击督脉、膀胱经、廉泉至天突等穴位以补益肺气,亦可温灸关元、涌泉等以收藏元气。
下面再推介3款时令养生保健膳食,市民不妨试试:
材料:西洋参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竹丝鸡半只、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竹丝鸡洗净,切块;将西洋参、党参、麦冬、生姜洗净备用;将材料一同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加盖隔水炖约2-3小时,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与益气生津之药兼顾,肺脾双补,尤宜立秋处暑时令食用。
材料:雪梨1个、百合15克、莲藕300克,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去内核,切成小块;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备用;莲藕洗净(保留藕节),切成小块;把雪梨与莲藕放入清水适量煲约2个小时,放入鲜百合片再煮约十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清暑解热、润肺化燥、护脾
材料:黑米60克,小米25克,红豆25克,百合15克,红糖或盐适量(淡味也不错)
做法:黑米、红豆淘洗干净,在冷水里浸泡1-2小时;锅中加入冷水合约1500毫升;小米淘洗干净,捞起,沥水并加入锅中;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1小时。待粥浓稠时,放入红糖或盐调味,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补肾、润肺、养胃。
专家简介:钟伟泉
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学会外治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一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以整体治疗为原则,运用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治疗,内外兼治,擅长中药结合针灸、贴耳治疗失眠、痤疮、减肥与身体调理、月经病、黄褐斑、鼻炎、慢性胃炎、咳嗽、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面瘫,运用火针、放血、浮针等手段治疗多种痛症、疑难杂病及中药调理身体。撰写论文10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
开诊时间:周1、3、4、5全天,周2下午
开诊地点:2号楼四楼第2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