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的理性正确,只有阶段性正确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324天的第324篇原创文章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思考到“闪电式扩张”这种“作死”式的路径上来。
直到今天看到“观念洁癖”这个词,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
什么叫观念洁癖?
一般情况下,这个词总是出现在文明人身上。
所谓的文明人的态度,是习惯保持理性,稳步发展,不希望卷入野蛮战争。
所谓的理性派精英,认同的是:商业常识、道德、经济学原理,以及一个受到广泛认同的理念,没有效率的增长,就是慢性自杀。
这样的人,看到滴滴们烧钱补贴、混乱管理、产品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等等,不是不认同,而是从没觉得那会是自己的打法。
然而,多少家闪电式扩张的企业几乎都是重复了同样的速度和同样令人诟病的路径。
而且,每一个新市场启动时,一片新大陆进入了蛮荒之战,几乎都是文明人输了,野蛮人赢了。那文明人错在哪里?
观念洁癖。
简直是狠狠砸了一下脑袋,薛兆丰老师说,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所讲:“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今天就想聊一聊和我之前的思想截然相反的激进策略——闪电式扩张。
千万不要被“闪电式扩张”这个词误导,并非任何情况下,任何公司都适用于闪电式扩张,就算是少有的闪电式扩张的方式,也有其阶段性的打法。
梁宁说,在风口,应该应用和我们常规状态不同的商业准则,梁宁把它称之为“野蛮人法则”。
这也是《闪电式扩张》的核心思想:踩中风口,面对市场的不确定,优先考虑的是速度,而不是效率。
用梁宁的话说,突然你眼前的市场,巨大又不确定时,速度第一,速度第一。
为了速度,只要你还能hold住,那就要接受混乱,容忍糟糕的管理,忽略客户的投诉,募集超额的资金——让火焰燃烧!一切速度优先。用最快的速度,拿下最大的地盘。
这个就是野蛮人法则。
闪电扩张需要有四个衡量标准:
第一,看是否处在风口期,或市场净空间不足时;
否则,全球任何地方的竞争者都可能会冒出来击败你。
通过野蛮人法则,实现了迅速攻城略地,但闪电式扩张不是长久之计,还要根据发展阶段,有的放矢。
梁宁谈到了三个阶段,总结来说,分别是海盗阶段、军队阶段和警察阶段。
海盗阶段,就是闪电扩张阶段,需要武器,钱、人,和高激励机制。
到了军队阶段,则开始需要职业化和系统管理了。
而警察阶段,要的是秩序,一切为秩序为准,商业领域就是效率服务。
阶段,这是《闪电式扩张》这本书的另一个打破观念洁癖的词。
所以你看,没有绝对的理性正确,只有“阶段性正确”。
发展战略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策略一定要与环境和阶段匹配才能存活、发展、壮大。
总结来说,在一个成熟市场、强人林立的环境下,初创阶段的策略是先拥有一技之长站稳,再图谋发展边缘,最后包围城市打攻坚。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大陆法则,新中国就是这么打下来的。
而在一个空白市场,初创阶段的策略跑马圈地、野蛮生长、闪电扩张,直到抢到别人没鞋穿后,才停下来追求精耕细作。这是西方发现新大陆的海洋战法,维京海盗侵扰欧洲、西班牙殖民南美都是这种套路。
所以,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认清每个阶段的重点,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坚守某种理念而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