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从书出”——邓石如篆刻艺术作品欣赏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原名邓琰,字石如,年五十四岁是,因避清仁宗顒琰的名讳,遂以字行,名曰石如,字完白,号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或完白。安徽怀宁人。据邓石如家藏《邓氏宗谱源流序》记载,邓石如祖辈原住在江西省鄱阳县,是汉代高密侯邓禹支裔,元末明初迁居到了安徽,到邓石如时已经有十三代了。

邓石如是中国的书法家、篆刻家,是邓派篆刻的创始人。他年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邓石如在印坛中的异军突起是晚明时期和浙派篆刻衰败后仿佛被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当时的篆刻创作乃至整个中国的篆刻艺术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一身布衣,成为了清代富有创新精神的篆刻家。他将书法中以隶意作篆的笔意论对入印文字做了重新的拆分和整合,丰富了线条的变化了律动,形成了“印从书出”新的创作观念。

汉代以来篆刻当中崇尚以“方”为美,邓石如劲健婀娜的印风开创了新的篆刻风格。邓石如用刀如用笔,强化了笔意在篆刻当中的表现。他将自己的篆书风格作为入印的文艺,以刀代笔,丰富了印文的线条。他计白当黑的章法构成,也表现了他独特的章法意识。

他在书法上提出了“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将这种观念也安排在了篆刻艺术当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他“印从书出”的理念,将他独特的篆书风格融入到篆刻的艺术创作当中,增添了篆刻的艺术性,形成独树一帜的邓派,成为清代书法、篆刻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