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黄帝下都,学者制图标出位置,现实中竟真挖出一座古城

作为中国古今第一奇书,《山海经》书途坎坷,其价值一直被严重低估,古人阅读山海经,仿佛只是为了消遣娱乐,或寻奇异刺激,因此司马迁直言“余不敢言也”,纪晓岚将之归于荒诞不经的志怪小说,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

那么,山海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现代一个学者研究山海经数十年,复原出4200年前的地图,并在其上标注出了《山海经》中的“黄帝之城”地点,令人惊讶的是,考古竟然在其附近发现一座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罕见的石头古城,比良渚古城还要大。

王红旗,1946年出生,河北涿鹿人,197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学术研究文化创作,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红旗开始研究《山海经》,经过二十余年研究,王红旗发现《山海经》并非一时之作,而是历经大禹、夏朝、商朝、周朝四个时代,即大禹时代的《五藏山经》、夏朝的《海外四经》、商朝的《大荒四经》、周朝的《海内五经》,最终合并而成。

由于岁月变迁,地形地貌不断变化,最贴近黄帝时代的是大禹的《五藏山经》,因此想要根据山海经寻找“黄帝之城”,最直接的资料是《五藏山经》。根据王红旗的研究,《五藏山经》是大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其地形地貌符合中国四五千年前的实际情况,具有丰富的科学与文化价值。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红旗与画家夫人孙晓琴合作,历时五年,根据科学运算古地貌变化与史书记载的地理变迁,绘制出数十幅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最终在1999年42万平方米的《帝禹山河图》,将《五藏山经》记载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26条山脉447座山,及其相关的258处水系、348处地望、673处矿物、525处植物、473处动物、95处人文活动场景,全部标注在《帝禹山河图》上。

在《帝禹山河图》上,王红旗将黄帝都城昆仑的位置标注在黄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之上。《帝禹山河图》于1999年9月9日问世之后,王红旗就期待着考古工作者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先夏时期古城遗址。

起初,不少考古专家对《帝禹山河图》标注的黄帝之城并不在意,因为史书记载非常明确,古史传说都将黄帝都城昆仑与黄河发源地联系在一起,《山海经》称“昆仑之墟”为“帝之下都”,具体来说即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方,因此黄帝都城“昆仑之墟”在今日黄河发源地附近,比如山海经记载: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既然如此,为何深研《山海经》的王红旗,却做出黄帝之城在鄂尔多斯高原之上的判断?原因很简单,王红旗认为:在先夏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人们所知道的黄河发源地,实际上在今日的河套地区,在4000多年前此地曾有许多大湖泽,后套湖泽即《山海经》所说的黄河发源地泑泽。简单的说,古今对黄河之源认知不一,带来判断上的偏差。

所谓“帝之下都”,结合春秋战国燕国有上都和下都之分,上都在蓟,行政经济中心,下都在易县,军事防御中心,因此山海经中的“帝之下都”可能就是黄帝的军事防御中心。

令人意外的是,王红旗标注的昆仑之墟附近,果真发现了一座上古之城,距今4300余年。

1976年,在陕西榆林神木高家堡镇石峁村,在王红旗标注的“黄帝下都”附近地区,考古专家发现一座上古遗址,只是当初以为一般遗址,进行了初步挖掘,直到2011年之后,这一遗址开始大规模发掘,随后奇迹发生,原来这是一座庞大的“石城”军事要塞,出土无数珍贵的文物,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史前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被史学界称之为“石峁古城”。

尽管石峁古城城墙中嵌入大量玉器的情形,与史书记载中的黄帝之城“以玉为槛”和“以玉为兵”描述高度一致,但由于石峁古城并未出土文字,所以难以100%判断主人是谁,但不少学者结合《山海经》、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认为这就是“黄帝下都”,除了王红旗之外,还有著名学者沈长云,撰写了一篇《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认为石峁古城是黄帝部落居邑。

学者之所以如此判断,单从《山海经》而言,有这么一个重要记载。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黄帝作为中原正统来看,但实际上根据山海经记载,历史上的轩辕黄帝应该是白狄姬姓。

《大荒西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大荒北经》: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汉王符所作《潜夫论·志氏姓》:隗姓赤狄,姮(姬)姓白狄……短(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于黄帝。

《山海经》与《潜夫论》指出,历史上的黄帝,其实是白狄出身,白狄的一支是犬戎,曾经联合申国攻打周朝,杀死周幽王掠夺褒姒。黄帝、犬戎与周人等系出同源,都是姬姓。有一个观点,黄帝是周人祖先,因此周朝建立之后,将黄帝定为五帝之首,目的是热捧黄帝抬高祖先。

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典型的游牧民族风格,与炎帝农耕文明记载大不相同,佐证了《山海经》的黄帝白狄身份。

而根据春秋《左传》记载,白狄当时就分布在雍州北部(如今陕北一带)。公元前550年,受秦国挤压,无奈东迁到河北石家庄一带,此后建立威震八方的中山国,被誉为战国第八雄。白狄与黄帝活动区域高度重叠,进一步佐证黄帝白狄身份,以及活跃在石峁古城所在的陕北一带的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在4300余年前,陕北地区出现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果不是黄帝又会是谁?

总而言之,种种迹象表明,石峁古城就是传说中的“帝之下都”与“黄帝之城”,只是如今缺少一锤定音的证据罢了。尤为重要的是,从石峁古城出现来看《山海经》价值,尽管王红旗判断的黄帝之城与石峁古城距离略有偏差,却应该在允许范围之内,证实《山海经》或许真可谓是“人类最早的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记录”,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现代学者应该重新审视《山海经》。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研究《山海经》,不能以今天地理地貌判断,而需要考虑4000余年的岁月变迁,在此基础之上,或许还能挖掘出更多的远古信息。

参考资料:《山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