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表里山河话三晋

“苏三离了洪洞县”,我们的国剧京剧乃至诸多地方剧种,在传统剧目《玉堂春》里,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唱词。应该说,它大大提高了山西洪洞的知名度。而在整个中国,在史书上特别是民间话语中,山西洪洞原本就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数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着两句民谣:“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元朝时,天灾人祸不断。异族占领者跑马圈地,杀人如同割草。史载黄河至少有八次决口,抗元起义则多达三十余次。元朝灭亡之后,中原逐鹿,群雄并起,相互攻伐,战乱不休,又有二十多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大半个中国已是人烟稀少,赤地千里。明朝于是决定从山西向外移民。从公元1370年到1416年,从明太祖到明成祖,朝廷先后八次在洪洞地面集中三晋人丁,办理迁移手续。

山西表里山河,相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奇迹般地为中国保存了丰富的人口资源。

众所周知,地处山西中部的太原,一直是山西省的行政首府。然而明朝决定从山西向全国移民,移民的集合地点,为什么不在省会太原,而是一个普通县份洪洞?

对于这一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积年的思考追索,笔者自信找到了相对合理的答案。本文主旨,是要大略介绍山西形胜,强调山西在中国整个地理大格局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中,关于“明朝移民集中地最终何以选择洪洞”这一问题,下文中予以解答。

早在春秋时代的儒家经典《左传》里,山西这片地域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这一定义,后来成为一个成语,概括了山西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和内外环境格局。

山西,像是飘落在中国地图上的一片南北走向的菱形树叶。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成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注而下,一泻千里。千里峡谷,山西与陕西隔河相望。陕北“信天游”与晋西“爬山调”,伴着黄河的涛声,激扬两岸。山西南端,母亲河折转而东,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仿佛依依不舍,黄河抚摸着山西,缓缓地、默默地,与这里的山川告别。这片菱形地域的北端,则是布满雄关要塞的长城。内长城与外长城,晋长城、赵长城与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绵延横亘,划分出农耕山川与大漠草原的疆界。

自古以来,一统天下的朝廷君主,分封诸侯或者设置郡县,始终都严守着所谓“割裂山河”的原则。出于中央政权的安全考虑,藩镇诸侯管辖的地域,一般都不得独踞天险。比如,许多省份对长江、黄河以及秦岭的跨越。山西,几乎成为唯一的例外。

与中国大多数东西走向的山脉不同,太行山自北而南,雄踞于黄土高原东部,俯瞰华北平原。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八百里太行,处处雄峰险峡。最典型的是位于壶关等几县的太行大峡谷。其中,王莽峡,两侧耸立着赭铁色的绝壁,层层叠叠,不愧“铁壁铜墙”。龙泉峡,山岭奔突,奇峰插天,欲与天公试比高。五指峡,苍松翠柏,林涛吼唱,仿佛盘古开天的呐喊。

我国许多著名的古老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等,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诞生在太行山里。人所共知,尧帝长子的封地长子县,境内有一座发鸠山。传说,填海的精卫鸟就栖宿在发鸠山上。而现在的上党盆地,远古时曾是一片湖泽,被称为“东海”。平定县古贝乡东浮山顶,建有娲皇庙,还保存着据说是女娲补天时炼石的遗灶。

在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里,那位伟大的老人要率领子孙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王屋山在阳城县境内。神话传说,曲折传递着华夏民族先祖们生命的伟力与创造的天才。

太行山南端,山西陵川县境内,有一座棋子山。据学者考证,这里是围棋的发祥地。在语言文字诞生之前,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符号时代;对那一时代,我们知道得非常少,但知中华民族为全人类保存了那一时代的两大法宝:八卦与围棋。围棋只分黑白两色,这与只用阴阳两个符号指代万物的八卦,具有同等的卜筮功能。商朝时,纣王的一位兄长叫箕子,善卜筮。箕子最早的封地在山西太谷的箕地,而地处商都朝歌正北的棋子山,山上布满黑白两色浑圆石子,也许这儿就是箕子作法占卜的场所。──商朝灭亡之际,箕子远走高丽而去。至今韩国尊奉箕子,大礼祭祀;其国旗上仍然画着古老的八卦图形,其含义非常明白显豁。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天然地负起了滋育整个东亚的职责。

山西的西部,与太行山遥遥相对,是新太古造山运动时期崛起的吕梁山。太行、吕梁之间,由北而南,依次斜向排列着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五支山脉。这些山脉,将狭长的山西中央裂谷划分作五大盆地。断陷盆地与起伏丘陵、崇山峻岭,错杂纵横于黄土高原台地。山地占了全省面积的四分之三,在山西古来的“九府十六州、一百单八县”,可以说县县有山,无县无山。

雄踞塞北的北岳恒山,跻身中华“五岳”。内长城与外长城,蜿蜒曲折盘绕在恒山的身躯之上。恒山,成为五岳中托举着民族象征万里长城的“永恒之山”。在恒山南北两峰夹峙的金龙峡,千仞绝壁上,有中华古建的奇观悬空寺。简直是鬼斧神工,险绝超群。难怪诗仙李白当年游历恒山,慨然写下了“壮观”二字。

李白壮观碑,原在上华严寺,今存大同市博物馆。对此,清人方坦曾有诗云:

苍崖恍惚蛟螭走,壮观二字大如斗。

李白当年恒岳游,自喜名山落吾手!

而“天下名山僧占多”。包容万象的中华文明吸纳了西天而来的佛教文化,将这种异质文明发扬光大,化作了自身文明的一部分。传说佛祖当年早有预见:佛法终将东去。五台山便是象征“如来佛手掌”的佛法东来之所。如来的五指即是著名的五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座峰台拱卫着台怀镇上那成百座佛寺千百年来的香火钟磬,拱卫着佛教文化与寺庙建筑的硕大宝库。号称华北屋脊的五台山,最高峰北台叶斗峰海拔超过三千米,又暗中卯合佛教文化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而这座高峰雄称华北第一,自信地标志了五台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地位。

仿佛要与太行山一争高下,崛立在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吕梁山同样处处名山,直插云端。

位于吕梁山脉中段的北武当山,是我国北方道教圣地。由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涧构成庞大的文化风景名胜。北武当的山形山势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天然生成的龟蛇风动石,栩栩如生;一树两杈的擎天探海松,仙风道骨;建造在山峰绝顶的玄天大殿,巍峨峻拔,早在唐朝以前便是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圣地。

吕梁山脉北端,有我国华北地区林貌最好的管涔山森林。管涔主峰芦芽山有如万顷碧波间葱翠的芦芽,耸立在云表天际。

芦芽山的对面,有一座荷叶坪,属于山西四大高山草坪之一。平旷的山顶是万亩高山草甸,传说是杨家将当年驻马练兵的操场。练兵场的点将台遗址犹在,阅尽了千年春色。每到春耕夏忙过后,邻近各县民众就放牛马上山。牲灵们一时回归了大自然,在这片神妙的“荷叶”上自由驰骋。

芦芽与荷叶,在北方高寒地区,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名字!那简直就是神仙们在天宫拨开云雾,才可能看到的景象,才可能产生的联想。

这里的生态系统保持完好,因而国家级珍稀动物还在山林间出没。其中,一类保护动物,首数褐马鸡。这种飞禽,在受到鹰隼攻击时,死战到底,极其勇烈。因而古代帝王将它的尾羽做成“褐冠”,以奖赏武士。远在清代,一双褐马鸡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就值两千银币。

据说,这儿竟然还栖息着濒临灭绝的东北虎!莫非它们的故乡森林砍伐过度,它们不远千里迁徙而来,选中了这片人间仙境?

这里有一座神奇的万年冰洞,冰洞中万古不化的寒冰来自地质史上的冰川时期。

这里还有一个高山天池群落,共有十五座天然湖泊镶嵌在高山之巅。其中最大的一座天池,唐代曾设立牧监,专门为朝廷养牧军马,所以又称“马营海”。

大唐帝国整顿边备、养马练兵之前,骄奢淫逸的短命皇上隋炀帝则是在这儿修建了它的行宫“汾阳宫”。公元615年,隋朝灭亡的前三年,这家伙竟带领文臣武僚宫娥彩女十万余众,前来避暑游猎。如此场面浩大的旅游靡费,堪称世界第一。劳民伤财,空虚国库,他的江山社稷不完蛋才怪。

最值得山西人感戴的,管涔山脚下,雷鸣寺前,是对山西如同命脉一般的汾河源头。

雷鸣寺,坐镇汾水源头。顾名思义,汾源曾经是激流喷涌,气势夺人,声若雷鸣。历史上,歌舞升平的年头,汉武帝的龙舟可以楼船箫鼓,泛流汾河河心。往前说,即便是攻伐交战,汾水也足以“水灌晋阳”。到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管涔山的粗大圆木还能够以一千根编作木排,顺汾河浩荡而下;经由黄河,进入京杭大运河,北上直达京都。

山西,山脉交错,因而河流纵横。穿越太行,奔注华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滹沱河与漳河。属于黄河水系的,则有三川河、昕水河、涑水河与沁河。最是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纵贯大半个山西,千万年来滋润灌溉着晋中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它与黄河一道,哺育了古老的三晋文明。

《诗经·魏风》中,这样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那曾是一幅让人何等向往的古老图景。

“可持续发展”的命题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在三晋大地上,今天已经建立了以保护天然林木为主的芦芽山、庞泉沟、历山、蟒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舜耕历山”时的历山,也许成了永远的过去,沉入历史背后的地平线。而太行猕猴们在蟒河流域天真嬉闹,真诚希望它能够预示一个未来的永恒。

由于山西南北纬度差距大,河谷盆地与丘陵山脉海拔高程不同,农耕作物与天然植物种类繁多。晋南盆地,古称河东,盛产小麦,是国家著名的粮仓。晋中与晋东南一带,五谷杂粮,品种齐全。太原晋祠大米,上党地区著名的小米“沁州黄”,历来还是进入京都王宫、贵族府第的贡品。至于中北部高寒山地,正像民歌《交城山》里所咏叹的:“交城的大山里没有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

莜面、荞面、高粱面,如今却是叫作降压食品、低脂食品、贫糖食品,起码也是风味食品了。而千百年来食用这些食品的山西老百姓,却难免消化不良。山西人因而最早发明了人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醋。醋,古语叫作“醯”。所以,山西家才有了一个著名的别称:老醯儿。

明太祖第三子分封山西太原,叫作晋王。晋王有个儿子宁化王,入乡随俗,王府吸收民间工艺,于公元1377年创建了老字号“益元庆”。老太原则直接称呼这儿是“宁化府”。王府作坊的精湛工艺又返回民间,在太原郊区清徐于1644年崛起了民间字号“美和居”。随着健美醋、健身醋行销海内外,我们看到,喜欢“吃醋”的早已不仅仅是老醯儿了。

人所共知,山西深厚的黄土地与绵延起伏的山脉,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这一地质板块之下,除了金银铜铝等有色金属外,还有大量的高品位铁矿。特别是蕴藏着占中国总蕴藏量三分之一的煤炭。这里,铁的冶炼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而煤的开采利用,则天然地开启了时代的先河。当晋商祁太榆平(祁县太谷榆次平遥)商帮远涉大漠,驼铃打破西伯利亚的寂静时,潞安帮与泽州帮正在山脉地底的矿井里挥汗如雨。山西煤铁行销邻近各省,经营矿产的豪商巨贾同样富甲海内。

金融界历来有“自古黄金无大锭”的传统说法。市面流传与保值聚敛的黄金,从来都是寸条金和蒜条金。由于潞安帮与泽州帮经营浩大,朝廷依法所征的税款数额也极其可观,成为充填国库的重要来源。这时,山西商人向朝廷缴纳税金就铸造了重达五十两乃至一百两的黄金大锭。乌黑的煤铁,确实参与铸造了历史上晋商无比骄人的辉煌。

山西,由于县县有山、无县无山,山岭阻隔,造成了人们往来交通的相对不便。山西的每个县,就都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方言。一个县通行的语言语音,到另一个县就行不通。甚至一县之内,鸡犬之声相闻,语言差异极大。

而整个山西,表里山河的地理特征,造成了与周边省份的阻隔。“山西话”在我国北方语系中,成为唯一例外的“晋方言”。晋方言,特征多多,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发音极富入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当北方音韵、中原正音,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流行“官话”时,人们讲话的字音四声“平、上、去、入”里,入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当今普通话已没有入声)。李白、杜甫、王维、李贺,诗仙、诗圣、诗佛、诗鬼们书写吟诵他们的伟大诗歌时,不免要步入声之韵。是山西话晋方言为我们最早的“国语”,提供了最宝贵最丰富也最有历史的入声资源。

晋方言,除了山西人使用,太行山东麓河北河南若干县份、河北张家口一带,几乎整个陕北,尤其是内蒙古中西部广大地区,也极为流行。万里长城,雄关要塞,并没有隔绝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讲,残酷的战争与和平的边贸都曾是文明之间的磨合与对话。长城,到底没有成为永远的天堑,而最终变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条纽带。

行文走笔至此,稍一思索,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

万里长城,横亘古中国北疆,但却只有在山西北部,唯一修筑了两道长城。一道外长城,在大同盆地北缘,史上著名军镇大同、左云和右玉一线;一道内长城,在忻州盆地与大同盆地的分界线一带。内长城,自东而西,排列着著名的三关,是为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修筑于山西境内的两道长城,东端分别在北岳恒山的北麓与南麓形成开叉,西端直到位于黄河边的偏头关,方才碰头。两道长城,自此复归为一道长城,从山西的河曲县跨越黄河,在陕西的府谷县墙头镇继续一路向西。

那么,山西为什么会修筑两道长城?是山西家特别有钱,多修筑一道长城以壮观瞻,还是朝廷格外眷顾山西,给山西吃偏饭,特意要在这儿劳民伤财修筑两道长城?

答案当然不会是这样。

敞开来说吧,笔者所以率先提出这一问题,已经就此有过思考,以为有了相对合理的解释。虽是一家之言,愿和盘托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长城,作为中原农耕文明针对草原游牧部族南侵的防卫工程,它依循了两大文明的天然分界,大致修筑在380毫米降水线上。从中原内陆的角度来看,这一防卫工程,位于大中国的北方,主要处在河北、山西和陕西几省的北部边境。

河北省的北部,是纵深数百里的燕山山脉。陕西省的北部,则是万里黄河的中段那个巨大的弓形;而且,还有广袤的毛乌素沙漠。非常显然,这“两头”均非游牧部族南下的理想地段。唯有山西,表里山河的山西,它的北部边境,恰恰成为最脆弱的防卫地带。从后蒙古时代的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经由土默川,直奔山西右玉的杀虎口,兵车快马,一个昼夜就到。于是,山西最薄弱的防卫地带,同时成为华夏文明中原政权最薄弱的防卫地带。

于是,此地非有两道长城不可。双重防卫,不可或缺。

纵观整个中国的大历史,是山西为保卫华夏文明、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南侵掠夺和杀戮,付出过最惨烈的代价,做出过最大的牺牲。

表里山河的山西,由于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差异,天然地获得了不会有大面积大范围自然灾害的优势。勤劳的三晋百姓,在盆地,在丘陵,在山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生息繁衍,子子孙孙无穷匮。深山老林、荒坡野岭,又使人们增加了逃避战乱、保全生命的某种可能。

而在真实的历史进程中,元明之际的灾荒战乱,相对而言并没有太大地危及山西民众的生存。封闭的,甚或还有几分恶劣的环境,给当时的三晋百姓以巨大的庇佑。养育人民的山河,担负起保护它的儿女的天职,建造了无上功德。

明朝决定移民。

政令强迫之下,成百万的山西人,不得不携儿带女、背井离乡,不得不告别古老的家园,告别祖宗的坟茔,告别熟悉的山川。不得不被军士兵丁的枪刺与刀锋驱赶了,甚至被捆缚了,艰难地去往远方。长途跋涉之间,也许在他们需要方便需要解手的时候,押解军士才给他们一点“方便”,才允许他们“解手”。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了。

——明朝决定从山西向全国移民,最终的移民集合地点,为什么不在省会太原,而是一个普通县份洪洞?

对此,笔者同样曾经有过属于个人的思考与发现,形成了一点个性化的见解。

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和忻州盆地,相对而言,地广人稀。而农耕文明发育最早,人烟辐辏人口相对密集,是在省会太原所在的晋中盆地、晋东南的上党盆地及晋南地面的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明朝初年数次大移民,主要外迁的是这几个盆地的原住民。

从地图上看,运城盆地、上党盆地及太原盆地,这三个盆地与临汾盆地的距离大致相当。人们向临汾盆地集中,而不是向晋中盆地集中,相对而言最为合理也最为经济。

再一点,值得我们好生探讨。成百万山西原住民向全国各地迁徙,到底采用了什么具体办法?全部是步行吗?不管男女老幼,无论年迈苍苍还是裹足妇女,大家都必须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吗?

我认为,非常可能的事实是:根据朝廷政令,集中到临汾盆地的洪洞县之后,外迁的原住民,绝大多数都采用了乘船航运的办法。如此,既免除了长途跋涉的过分艰难,也极大程度防止了人们的逃亡。

山西人,我们的明朝年间的祖先们,大家被强迫,包括被欺骗,首先来到洪洞集中。然后,有如晴天霹雳,他们被告知,朝廷移民!他们甚至听不懂当官的所说的“官话”,也从来不知晓要去的那个陌生的地方。在根植于洪洞县的那株著名的大槐树下,人们牵衣顿足,一片哭声。哭声惊动了大槐树上老鸹窝里的禽鸟,乌鸦哀鸣。随后是大雨滂沱。滂沱大雨和着百姓的泪水,溢满山川。

再见了,山西。再见了,这表里山河。

泪眼模糊,回望里,只剩下那株著名的古老的大槐树。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汾水悠悠,泪水悠悠。泪眼模糊回望里,大槐树也只剩下一个轮廓。团团树影,大家最后还能“想见”的,是大槐树上那个大大的老鸹窝。

于是,在河北山东等地,说起祖上家乡,有的这样讲:

听老辈人传言,咱们是从山西洪洞老鸹窝来的!

所以,在那句民谣之后,还有一句同样有名的民谣:

“问我老家在哪厢,洪洞县里老鸹窝。”

山西洪洞方言,那厢的厢,读音如(xio),与老鸹窝的窝(wo),是押韵的。

成百万移民的痛苦悲伤,溢满山川。他们念叨着永远记忆着那两句民谣,走向远方。

他们付出的代价,换取到的是华夏人种在大半个中国的再次繁衍。

仅是北京,如今还保留有霍州营、蒲州营、洪洞营等地名。

移民后裔,早已遍布全国;有的,播扬海外。

他们,有的不远千万里,返回洪洞祭祖。有的终其一生,故乡只是梦里山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