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礼器碑》长卷,书友们收藏吧
第一集 序
大家好,我是张善军,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素昧平生,因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而走到一起。通过书法交流,我愿意与大家成为亲密的朋友。
从今天开始,将按照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轨迹,启动“每日一字”课程。隶书,我首选《礼器碑》,因为《礼器碑》是一件艺术性极高的传世瑰宝,是东汉时期的隶书名品,历来被推为“汉碑极则”,书风端严俊逸,细劲雄健,方整秀丽,正大气象兼而有之,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学此碑,利于我们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明代郭宗昌《金石史》中评价《礼器碑》,认为“汉隶当以《礼器》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工,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代王澍《虚舟题跋》中说:“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劲瘦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阔。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清代王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唯推此碑。要而论之,寄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攻汉隶的历代书家,多从此碑入手,并奉为圭臬。
自第一部《礼器碑》开始,我们将于每年度推出一部经典碑帖与大家共同学习,计划有《曹全碑》、《张迁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多宝塔碑》、《勤礼碑》、《集字圣教序》、《书谱》等等,这将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期待学习队伍越来越壮大,更期待对大家有所帮助。本人水平所限,但我会尽力将学习书法四十余年的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得到诸位同好的指正!
现在进入《礼器碑》的讲评,希望大家坚持收看,坚持学习。
第二集 笔画1
大家好,欢迎来到“每日一字”第一部《礼器碑》的第一讲:《礼器碑》基本笔画。
之于书法,很多人属于“小白”,还有一部分曾经学过或正在学习书法的朋友,但是,方法、理念、对书法的认知,可能并不是很正确,所以,学则“明师”,而不是闭门造车尤为重要。
现在,先为大家示范《礼器碑》的基本笔画,在此说明,《礼器碑》的笔画具有高度代表性,希望大家认真揣摩,强加练习。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对线条的美有很高的要求。《礼器碑》的特点:苍润、朴厚、遒劲、挺拔、端庄、秀丽,用清代刘熙载的六个字概括,叫做“逆入、涩行、紧收”,说的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动作,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为大家画了一张双钩的笔画形态示意图,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我们如果学会了梳理、整合、总结,并通过练习,掌握了笔法要领,其实比较简单。
日常,我们会将这两个笔画称为“横”、“竖”,实质上这两笔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接近于直线,所以我称其为“横直画”和“纵直画”,笔法大同小异;再有,《礼器碑》常见的“方框”的所谓“左竖画”,往往是直中带曲的,它的笔法与“纵直画”没有任何差异,只是行笔过程中略加曲度,提按力度相反,纵直画往往起笔稍轻,收笔方厚,而“弯笔”是起笔粗厚,收笔轻灵;在此弯笔基础之上,曲度更大、书写轨迹更长、收笔发力更强烈的笔画,就可以视作为楷书当中的“撇”;再有,将直画加以倾斜,头部与尾部粗细对比比较大的笔画,也与楷书中的“撇”是一回事;然后就是“点画”,我画了很多不同形态、大小和方向的“点”,外观轮廓不是非常具象,甚至很不规整,所以说,“点”要像碎石子,不宜雷同,各具姿态,虽然在每个字当中占有空间很小,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有方向性,笔法不能含糊;另外强调一点,《礼器碑》为代表的汉碑中,几乎见不到“折笔”,“折”的处理方法,都是两笔相接而成。但是......
只要大家将这些“零件”的基本笔法能熟练的驾驭掌握,后期,我们临摹、组装《礼器碑》中任何字都不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