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标本脉诊法”的实际意义如何?【一点资讯】
《灵枢·卫气》篇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标本部位,结合《太素》、《千金要方》的记载,十二经脉的标本部位为:
足太阳经之本在足跟以上五寸处,相当于跗阳穴部位,标在命门目(两睛明穴)处;
足少阳经之本在窍阴之间,相当于临泣穴处,标在耳前(《千金要方》曰:耳前上下脉,以手按之动者是也);
足阳明经之本在厉兑(《千金要方》曰:足趺上大指间上三寸骨解中也),标在人迎穴周围;
足太阴经之本在中封前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
足少阴经之本在内踝下二寸中,标在背俞与(《千金要方》无“背俞与”三字)舌本两脉;
足厥阴经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
手太阳经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太素》作三寸);
手少阳经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
手阳明经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颊下合于钳上;
手太阴经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
手少阴经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俞;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
一般认为,此经脉标本指人体经脉的上下部位,由于躯干头面与四肢相较,部位有上下之异,故十二经脉的标部均处在部位靠上的躯干头面,本部皆在部位靠下的四肢。《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总结经脉标本理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诊断,即《灵枢·卫气》所说:“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但对此“上”、“下”的具体含义并未明确说明。另一方面为治疗,包括标病取本、本病取标以及标本、根结穴位的配合应用等,这方面在先前的文章中已有专门论述。
《黄帝内经》对标本脉诊法十分重视,《灵枢·卫气》在论述十二经脉标本部位的同时,即明确指出:“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灵枢·禁服》亦云:“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灵枢·邪客》则说:“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黄龙祥教授研究认为:十二经标本原本就是脉诊部位,标本脉诊法的诊察内容如《灵枢·邪客》所论为寒与热、坚实与陷下、滑与涩六项,即根据上下标本皮肤之寒热及脉之坚实与陷空、滑与涩来诊知有病之脉,此与《素问·三部九候》所论脉法相合。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坚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其中面部、足背跗阳脉处正是足阳明之标本脉位,“候在足少阳之本末”,正是标本脉诊法的应用。又如《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灵枢·杂病》日:“颔痛,刺手阳明与颔之盛脉出血。”无疑则为针刺标本脉的方法。
标本脉诊法是在三部九候诊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三部九候诊法将人体上、中、下诊脉部位分成“天”、“地”、“人”三部,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古人必定要探寻上下脉诊部位之间的特定联系。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发现人体头面颈部及四肢腕踝部某些脉象变化可以诊察疾病,同时发现手足腕踝部的脉不仅可以诊断局部病变,而且可以诊断远隔部位的病变,这种远隔部位的病变不仅可表现为固定部位的脉动异常,也可表现为该处络脉的虚实变化及皮肤温度的改变,由此即可发现人体上下特定部位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在经络学说建立前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人对于脉诊病症的治疗,即在相应的诊脉处或针或灸,此即《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将用针,必先诊脉”之本义。当人们认识到某两处异常脉动可以反映相同的病候,刺或灸此两处脉口又可治疗相应的病症时,由于手足腕踝部之脉诊知远隔部位的病症,则被称为“本”脉,头面颈部之脉诊治局部病症而被命名为“标”(末)脉,并由此推论上下标、本脉之间相通而为同一条脉,经脉的循行方向自然是从下而上,此即最初的经脉循行线,也是经脉概念以及经络学说产生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