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拜都莲:老西儿
老西儿
文/拜都莲
老西儿一词,在我,最早来源于戏曲《寇准》,剧中主角儿寇准,人称寇老西儿。因为是儿时的经历,模模糊糊中记得寇准生活在山西,山西人因为地域和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不同,给外界的印象形象相对比较固定,于是老西儿就成了山西人的代称。老西儿外化为精明,内化为小气,外化为睿智,内化为抠门,外化为富于谋略,内化为谨小慎微。外化为陈醋的刺激劲,内化为生活的酸儒气。
老西儿,老西儿。
一个词语诞生之初,也许并没有歧义,只是在后人的使用过程中,人为的地添加了一些歧义进去,褒化甚少,贬化较多。以至于有时候我不得不怀疑,人性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
老西儿,一词,最早源于山西的醋,据说醋在山西方言里有一种称呼,原字我不会写,只知道读音为xi,醋xi,于是山西人得了这醋西的影响,被外人称为老西儿。再后来,山西人身上其他的特质在被戏谑化后,便被附在了由醋得来的这个绰号上了,山西人的智慧谋略被冠以精明,节俭被冠以吝啬,山西人善于经商,精打细算的优点被冠以抠门。
再后来,老西儿不仅仅是山西人的代称,更是山西著名人物的戏称,例如称阎锡山为阎老西儿。
山西真可谓地杰人灵,人物辈出。然而这个寇准他真不是山西人,而是地道陕西人。可是为什么戏剧戏曲文学作品中给寇准角色定位以山西口音呢?恐怕这里边有几点可供探究。
第一,可能是角色塑造的需要。
评书塑造人物,除了文学手法,声音造型也很重要。同一张嘴,不同音色,不同腔调,塑造不同角色,对于听书的,绝对是一种享受。
第二,地缘关系导致的误会。
寇准先祖曾居山西太原,后移居冯诩古郡,最后迁址华州,也就是说,寇准的先祖可能操一口山西话,但寇准确实是出生在今陕西渭南华县。
山西陕西地缘相近,古代华州即今华县,与山西紧邻,寇准又曾在同州任知府,同州与山西一水(黄河)之隔,两地民风相似,口音近似也不无可能。今有很多地方的移民,迁至他乡几十年后,被当地方言同化,但后世子孙仍然保留着其祖籍的方言,与人对话时,完全是看人选方言,这实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
寇准虽出生在陕西,但其祖上在家里一直用山西方言交流也无不可。
第三,个人生活习性导致的误解。
寇准爱吃醋,此吃醋非彼吃醋,人家腰里挂酒葫芦,他腰里挂醋葫芦,这些生活习性,再加上他的山西方言腔调,不能不让人把他同山西人之间划个等号。
总之,寇老西儿与阎老西儿,一个是假老西儿,一个呀,是真老西儿。无论真假,山西人的精明,节俭,直爽,率真,却实实在在地透过这二位,表现了出来。
作者简介:拜都莲,陕西省大荔县官池镇拜家村人,1974年生,中学语文教师。爱好剪纸、摄影,文字。在文字中回味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生命,将生命累积成文字,以文字承载生命,愿不负生活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