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在冥想中,其实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锻炼对于身体内在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对于这些感知的平等心(Equanimity)

就这两件。

当你开始用一颗平等心去观察身体内在的各种感知——即使愉悦也不企盼它持续,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只是观察,你便开始通过实际体验,从最根本的层面将自己一点一点地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最终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这就是我们观察身体上下感知的目的。这个方法,也就叫做「内观」。一切变得越发清晰了。

察觉自己身体内部感知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的行为有多少是被体内的感知无意识地、被动地操控。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你将要锻炼的,是观察你自然的呼吸,这个方法也就叫做「观息」。”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你的鼻子上。观察(不是看,也不是想,而是感知,你可以一边感知,一遍用语言来描述)空气从你的左右鼻孔周围,触碰到左右鼻沿,进入左右鼻腔,再流出左右鼻腔。可能有的时候它只经过右鼻腔,可能有的时候它只经过左鼻腔,或者也有的时候同时经过左右鼻腔。这些都可以,你要做的只是去观察自然的情况。(“比如说,你们会渐渐观察到进入鼻孔和流出鼻孔的气息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观息——不要去想像大海、海滩、这个神、那个佛、什么圣光、或者任何画面,心里也不要数数字、念佛、诵经——你要做的只是用全部的注意力去观察最真实的实相,也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区域内,你自然的呼吸。'


“我们现在这样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单调地观察呼吸的每个细节,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老师说:

“练「定」。前三天半,你都会是练「定」。”


“我发现在观察呼吸的过程中,我意识中会渐渐地开始浮现气息从鼻孔外进入鼻腔再出去的画面,这似乎很真实,也有助于帮助我集中注意力。但Goenka老师在之前的指导中说不要去想像画面。那我究竟该怎么办呢?”

老师回答:

“这都是幻象。”

这个答案确实有力——对啊,我连眼睛都闭著,“看”到的怎么会是实相呢?

同样的,我脑中浮现的各种关于过去的美好或痛苦的画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人是无法“感知”过去的,最多只能“回忆”过去,而回忆必然是偏离真实的,带有自己的主观渲染的幻象;人也无法“感知”不存在的未来;人唯一能够真实感知的,就是当下。其余都是幻象。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上嘴唇以上、包括鼻子以内的三角形区域里,观察呼吸所带来的感知。也就是说观察气息在进入和流出时,触碰到你的鼻翼、鼻孔、鼻腔、还有人中区域的细微感知。“


我们在这里的十天一共只按顺序做三件事——持戒、修定和锻炼智慧。


那五条重要戒律是所有修行的基础——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如果不好好“持戒”,不先把“定”给修好,就不能锻炼智慧了。


Goenka强调,冥想和他所教授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智力游戏”(Intellectual Entertainment),而是为了将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的理解,构筑于实际的体验上。前者只是知识,后者才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录音里Goenka的指导又有了变化: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上嘴唇以上、包括鼻子以内的三角形区域里,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当你的注意力足够集中以后,你可能会感到这个区域内有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这些感知可能出现了一会就会消失,也可能出现了很久才消失。这些都可以。“ “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去观察这个有限的三角形区域内发生的一切真实的感觉。不要想像,也不要强求任何感觉。观察。观察。观察。”(突然开始不再只强调呼吸,而是这个范围内所发生的一切。)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有生以来,我只知道身体的外在表象、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地一些器官及技能。但却对不受我控制地体内器官一无所“知”(真实经历的感知,而不只是智力层面的知识或道理),对构成我全身地细胞组织一无所“知”,这些组成部分都无时不在变动。这些部位一直产生无数的生物、化学反应,但我对它们一无所“知”。

这一条细微的脉动,打开了一扇觉知的门。


“第三天已经过去。明天下午开始,你将进入修智慧的领域。过去的三天你所修习的「定」,是可以搭载你通往智慧的工具。 “每个人都知道整个宇宙不断地在改变。这个事实若只是知识上的理解,对你并无帮助,你必须在自身内体验。这种体验,你从今天开始在鼻子的三角形区域内可能就已经有所感触了。“ “通常一般人认为痛苦是指不愉快的感觉体验,但愉快的感觉体验也同样会成为痛苦之源,如果你对它们产生依赖(Attachment)的话。因为苦和乐都同样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Impermanent),只是一些维持得稍微长一点,稍微短一点。对于转瞬即逝的事物的依赖,必然带来痛苦。”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集中的范围进一步的缩小——缩小到人中的区域里。当你观察的区域越小,你的心就会变得越发敏锐。“ “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发热的、或发冷的、或麻木的、或刺痛的、或振动的、或发痒的、或细微的、或粗重的、或完全无法形容的。这些感知可能出现了一会就会消失,也可能出现了很久才消失。这些都可以。 “如果你什么都感知不到,那么你总是可以回来观察呼吸在人中的这个小区域里带来的感知。”

(唯一的区别是,区域变小了。)


“从现在开始,你将进入智慧的修行。“ “将你的所有注意力从人中转移到你的头顶心的区域上。观察这个有限的区域内所发生的所有感知,发热的、或发冷的、或麻木的、或刺痛的、或振动的、或发痒的、或细微的、或粗重的、或完全无法形容的。”


“现在,将你的注意力从头顶心慢慢向下移动,观察整个头顶往下的部分,再观察你的后脑勺,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然后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动到你的脑门,移到眉毛,移到眼睛,移到鼻子,移到脸颊,移到嘴,移到耳朵,再移动面部剩余的部分。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然后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右肩,往下移动你的右臂,移到你的右手腕,移到你的右手,移到右手的每个手指,再移到每一个指尖。“* ”然后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左肩,往下移动你的左臂,移到你的左手腕,移到你的左手,移到左手的每个手指,再移到每一个指尖。“*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喉咙,往下移动到你的左胸,移动到你的右胸,移动到你的上腹部,移动到你的下腹部。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头颈,往下移动到你的背部,移动到你的腰。一小块一小块,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右大腿,往下移动到你的右膝盖,移动到你的右小腿,移动到你的右脚踝,移动到你的右脚,移动到你右脚的每一个脚趾。“* “再将观察的注意力移到你的左大腿,往下移动到你的左膝盖,移动到你的左小腿,移动到你的左脚踝,移动到你的左脚,移动到你左脚的每一个脚趾。“* “就这样,从头至脚,从头至脚,按着顺序,一块一块地观察整个身体正在发生的所有真实感知。“


“如果你什么都感知不到,那么对于那些被衣物覆盖的部位,你至少可以感知它们与衣物之间的摩擦;而那些没有衣物覆盖的部位,你至少可以感知它们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而当你在一个部位获得感知以后,就可以马上移到下一个部位,不要留恋。如果你在一个部位没有感知,那么就静静地停留一两分钟的时间去观察它。无论结果如何,都继续移到下一个部位。“ “不要期待任何的感知。也不要对任何的感知有任何的留恋或反感,保持一颗「平等心」。在观察中你会发现,这些感知都具有无常的共性。你要做的只是客观地观察。” “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Observe it as it is, not as you want it to be.)


我发现身上有太多太多的盲点,即一开始感知不到的区域。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能观察到一些细微的迹象。


你必须不加选择地观察,绝不挑选感知,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知。 有愉悦的感知时,不企盼它会持续;有不愉悦的感知时,也不企盼它会消去。在观察中,保持一颗「平等心」。这是最最重要的。 慢慢地,你就会亲身体会到这些感知不断变化的本质,也就是「无常」(Anicca)。“


接着,他回答了很多冥想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要按着顺序移动注意力经过全身?” “假如注意力在一个部位时,身体另一个部位有感知,要不要跳过去?” “从头到脚一圈需要多少时间?” “注意力要在多大的范围内观察?” “只要观察身体表面的感受就好,还是要感觉身体内部的感受?“

在抑扬顿挫的印度英语中,我记住了他在开示末尾的一句话: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通过亲身地观察这些最根本的感知,从最本质的层面改变以往的积习已久的行为习惯,让自己不再被身体内发生的感知所控制。


“老师,我不懂,我们花了三天半的时间才把鼻子那么一小块区域给感知清楚,现在一下子要感知上下全身,而且每个还只停留一两分钟,我发现很多地方,我有感知到,但是非常模糊,非常不清楚。怎么办?“

老师回答到:

“观察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你这种念头,已经是希望感知成为“清楚的“了。但清楚也好,模糊也好,都是感知。“


“痛苦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一生中。而痛苦的来源,是我们自身的贪求(Craving)和厌恶(Aversion)。“ “我们贪求什么呢?是贪求外界的物质吗?美丽的景色?所爱的人?稳定的工作?令人艳羡的财富?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们真正执着的东西永远不是外在的。“ “我们贪求或厌恶的,是自己内在的各种感知。“ “我们人有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当这六个触角和这个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相接触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内部就产生了物理的感知。“ “这个过程中有四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步骤——意识、辨别、感知、习性反应。“ “比如说:(1)脑中有一个画面出现。。。(2)是当年他向我求婚时的画面。。。(3)太愉悦、太美好了。。。(4)真想再得到这种感受(如果能回到当年该多好/为什么他变了)。“ “我们贪求的并不是当年求婚的那一刻。我们贪求的是在回想那一刻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生理、化学反应(荷尔蒙、肾上腺素等等等等)所带来的感知。“ “又比如:(1)手臂上有东西和一种感觉。。。(2)是个蚊子块带来的痒感。。。(3)太不愉悦了。。。(4)真想这种感知快点消退掉。。。“ “发现没有?求婚画面的感知本身并不痛苦,对于蚊子块痒的感知本身也不痛苦。但当你贪求过去的某种愉悦感知却始终得不到,或者当你想要不愉悦的痒感消退它却一直在那里的时候,痛苦和折磨就开始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呢?因为我们的无知。我们对自己身体内部发生的事情,缺乏实际体验上的感知。虽然道理上理解,但是我们完全没有感知到(1)(2)(3)(4)的过程,我们也根本不知道我们身体正在起化学反应。“ “所以更不可能意识我们是在贪求或者厌恶身体内的这些生理和化学反应。我们无知地纠结于最表象的事物——美好的回忆、或是蚊子块的瘙痒。“ “有一些冥想方式尝试从表象的六个触角着手,锻炼视力、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和思维的灵敏度。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只是隔墙瘙痒,因为它始终是在关注外部事物(包括思维在内)。“ “要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行为习惯,就必须回到身体内在的感知。“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痛苦的缘起是我们对于愉悦和不愉悦的感知的两种习性反应——贪求和厌恶。在无知的情况下,我们就是这两种习性反应的奴隶。我们甚至完全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无时不刻地受着它们的控制。“ “而在这十天里,当你开始用一颗平等心去观察身体内在的各种感知——即使愉悦也不企盼它持续,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只是观察,你便开始通过实际体验,从最根本的层面将自己一点一点地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最终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这就是我们观察身体上下感知的目的。这个方法,也就叫做「内观」。一切变得越发清晰了。


站在两盆菜前,我清楚地观察到胃部饥饿的感知,以及它给全身带来的细微影响。而且这种观察带有较为清晰的平等意识: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

我只是观察着,这个“饥饿”究竟是怎样的感知。

我发现当我可以观察到这种感知时,习性反应(也就是后续地“哥要打好多菜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啊“)就自然而然地停止了。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这绝对不是去下意识地克制欲望。

因为“克制”本身意味着厌恶,意味你在希望它消失。例如,你想念某个人了,然后理智地逼自己不要去想,这时候你已经升起了对这种感知的厌恶心。结果呢?你越厌恶,它越是纠缠着你不放,甚至越绕越深。克制,是很多人曾陷入的误区。但当你静静地去观察想念所带来身体内的感知,后面的一切漩涡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而这一刻,我观察着自己的饥饿,又看了看眼前的两盆菜,非常的高兴——因为至少在这一刻,我的行为终于不在被自己的感知被动控制和奴役了。


一切困苦都缘于对身体内在感知的贪求和厌恶。


在世俗中,贪念会有,但感知永远是先于贪念的。察觉自己身体内部感知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的行为有多少是被体内的感知无意识地、被动地操控。


于此同时,“麻木问题”的答案也有了。

我完全没有对这些菜感到麻木。恰恰相反地,带着平等心的观察让人比无知时更好地体验到了每种菜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下午开始,Goenka给了新的指导。我们对于身体感知的观察从一遍一遍的“从头到脚,从上至下“,变成了“从头到脚“然后再反过来”从脚到头“。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不断正逆交替地观察着上下全身。


“人在通过冥想修智慧的过程中,会遇到有五个敌人。“ “第一和第二个敌人就是贪求和厌恶。冥想本身是为了去除这两种根本的不净。但是它们在冥想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你可能会贪求细微的感受,或者厌恶自己停滞不前。“ “第三和第四个敌人是昏沉和焦躁。你的心志的昏暗、心念上的躁动、心生的忧恼,都会阻止你的修行。这些我们都已经提到过,如何通过观察去克服它们。“ “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怀疑。


每个人都有感知。它的本质是人类最根本的 “心” 和 “物质” 交互的科学(Science of Mind and Matter. How one reacts to another, and how the other reacts in turn)。


“首先,当你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地观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感知时,你可以开始尝试着一小块、一小块对称地观察——同时观察你的左眉毛和右眉毛部位,左眼和右眼,左耳和右耳,左肩和右肩,左手和右手,左胸和右胸,左背和右背,左腿和右腿,左脚和右脚,左脚趾和右脚趾。再从下至上,始终对称地观察。“ “无论是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 “在观察中你会最终发现,所有感知升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失。因此,不用去贪求,也不用去厌恶。“ “不要将其他人的感知与你的感知相比较。每个人的感知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他或她之前所积累的习性反应的体现。“ “甚至不要将你这一刻的感知与你之前的感知相比较。他们升起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失。所以不要带有之前的期望,不用期望之前出现过的感知这一刻会出现在同样的地方。“


“「内观」这个方法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他的发明者在寻找这样一种修智慧的方法过程中,认为这种方法必须满足三点:“ “一、它必须是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解释清楚的,因为这是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从身心的习性中解脱,而不是为了高深的哲学或者宗教讨论。” “二、它必须要通过体验自己内在的实相来实践和验证的。因为只有经过亲身体验,而不是通过读书或智慧分析得来的智慧,才是真正带给人改变。“ “三、它必须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不分性别的,不分宗教的,不分信仰的,不分文化差异的,真正普适于任何想要修习智慧的。“ “你们还剩下三天的时间。而这其中,最后一天你们将被允许可以说话。也就是说,你们真正可以非常严肃地修行的时间只剩下了明后两天。好好把握这最后的两天时间。“ “专注于你内在的感知。因为他们会决定你的外在世界。“


那天的开示后,我看了看公告板,上面的正中央写着“第七天”。

我想,“这对我们而言究竟是代表着什么?“

是代表着“在这里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天?”

还是应该理解为“还有3天这一切就终于要结束了?“

又或者是“我们只剩下3天可以精进的时间了?“

不是。都不是。我想。它意味着这一刻,就是第七天。


“从头顶心到脚趾,再从脚趾到头顶心,如果你可以感知到身体所有部位自由通畅、细微的流动,那就这样一遍遍地扫过你的全身上下。如果你只能感知到一部分部位自由通畅的流动,而其余部分的感知是粗重的,那就先将自由通畅的部分扫一遍,然后逐个观察感知粗重的部分。“


“我抱着一颗平等心去观察它们,但是粗重的感觉在我的膝盖和腿上始终没有消失,它们会越来越痛。怎么破?“

老师回答:

“接受它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它成为的样子。你做到了吗?“

我懂了一些。又问:

“那么在观察的时候,我是否应该告诉自己去'享受’,而不仅仅是'观察’呢?前者好像会让修行变得更容易一些。“

老师回答:

“观察也好,享受也好,你只需要记住,任何一种身体的感知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像所有感知一样,它的升起都是为了最后的消失。所以,观察它,对它产生感觉,但是不要执着于它。“


持续的实践是成功的唯一秘诀。(The Continuity of Practice is the Key to Success)


“在智力层面,人们知道如果起了火,就应该浇水。但是在实际行动层面,如果两个人吵架了,人们的行为却总是在火上浇油。这是因为人们在体验层面对身体内部发生的反应完全无知,于是被它们所控制。“ “每一次像这样的争吵和反击,即是带给别人痛苦,其实也是给自己埋下痛苦。这些习性反应像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地刻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现在内心所有的阴暗和痛苦,都是由过往的习性反应累积而成的。“ “每当你遇到新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这些旧的习性反应就会慢慢地浮到表面上来。然而,只要你不再增加新的习性反应,这些旧的习性反应就会不断地浮上来,以粗重的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慢慢的消除。这就是创造「内观」这个方法的智者最大的发现和贡献。“


“如果你在观察身体上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体所有部位都可以自由通畅地上下流通,没有任何的盲点或粗重的感知,那么你就可以开始将观察变得更加深入。超过皮肤上下三毫米范围,不断延深到更加深层的内在感知。“ “将注意力慢慢地,从身体的正面穿到身体的背面,再由身体的背面穿到身体的正面。再将注意力从左臂进入穿过躯干由右臂穿出,再从右臂进入经过躯干由左臂穿出。如果遇到粗糙的感知,就在那里停留一两分钟,观察它。“ “无论是发热的感知、或发冷的感知、或麻木的感知、或刺痛的感知、或振动的感知、或发痒的感知、或细微的感知、或粗重的感知、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感知,你要做的,就是观察。“ “就这样不断地上下、前后、左右地流动和观察,直到身体内部可以完全地流通,观察身体最深层的感知。“


所有内在的感知都是不断生灭,无常住之时。Anicca。Anicca。


冥想不是为了追求自己能够坚持的时间长度。 冥想也不是为了追求身体内在完全流通的境界。 更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愉快、舒适的感觉或心境。 这些都是过程。有则有。没有则没有。


在冥想中,其实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

锻炼对于身体内在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对于这些感知的平等心(Equanimity)

就这两件。


用智能硬件圈的话说,前者是做硬件,后者是做软件。一定要软硬兼修。

用武侠小说的话说,前者是修外功,锻炼对于身体内最细微感知的意识能力;后者是修内功,锻炼意识到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感知以后,保持平等心的能力。

是这两者中的短板决定了一个人的身心平衡能力。


“在你离开了这个十日修,回到世俗以后,希望你们会开始观察自己每天行为的变化。你会发现内观给你日常生活的为人处事带来了改变。当然,你不会一下子变成圣人。你可能依然会生气,依然会懊恼,依然会伤心。” “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以往你需要一个小时才发现你情绪失控了,但慢慢地,通过不断地修行,你只需要30分钟,15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30秒,甚至10秒你就会通过意识到自己身体内在感知的变化,来发现自己陷入了负面情绪。“ “你们已体会过,一旦你开始观察到身体内在的感知,你就已经开始脱离负面情绪的漩涡。“ “这就是我们修习内观的原因——因为抽象的愤怒是很难观察到的,往往等我们意识到时,它已经强大的足够控制我们了。“ “所以我们学习观察具象的感知,并且通过冥想的锻炼,不断提升这种意识能力。“


“在修习内观以前,你可能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观察别人,观察外界。“ “当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遇到冲突,或者在感情上与爱人遇到问题,或者在社交中与朋友发生矛盾,这些负面情绪,往往会让我们觉得问题100%出在别人身上——他太自负,他太愚笨,她太势利,她太冷漠,他太自私,她太忘恩负义,等等。“ “当你开始修习内观以后,你就发现,噢,原来有一部分问题是在我自己身上。30%是我的问题。70%是对方的问题。“ “而随着你越来越认真地修习内观,你就会越来越多地发现问题是在自己的身上。“ “直到最后,你会领悟到所有问题、所有痛苦、所有负面情绪的根源100%是在你自己身上。只有你身体内在的感知可以影响到你。外在的事物只是表象。一切都是内在的。“


“你必须不断地放下自我。为了照顾你的家庭,你需要赚钱,需要有所成就。但每当你赚了钱或者有了一些成就以后,你就会有自我。所以你要学会不断地放下。“ “我们对于自我的执着是痛苦很大的来源——“我”是聪明的。“我”是厉害的。这些财富是“我的“。这些地位是”我的“。这些创意是”我的“。这种执着无一不带来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内观中心必须完全免费,以保持修行的纯净。如果收哪怕一点点的钱,你就很容易产生自我,你会对食物有所挑剔,或者对设施有所挑剔。但现在,你在这里得到的一切都是别人给的。你必须放下你的自我。“ “当第一座内观中心在印度被修建起来时,很多人都说我疯了——这个国家这么穷,一定会有无数地人排队到这里来吃饭。我说:'没关系。如果他们能够按照这里的规则,连续冥想十天,好好的修行,这里欢迎任何人。' “ “当第一座内观中心在美国被修建起来时,又有一些人说,'肯定有人会觉得这背后有一个什么神秘集团在操控着。' 而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一切都还好好的。我们仅仅依靠老生自主的捐款,走到了世界各地,因为这一切都不属于'我们’。“ “希望回到世俗中,你依然可以保持这样“放下自我”的心态去冥想和生活。你若能够获得智慧,不是因为耶稣是这样教导的,或者佛祖是这样教导的,或者某本充满智慧的书是这样教导的,当然更不是因为Goenka是这样教导的。“ “你能获得的智慧,都是你自己在内观中亲身体验和感知到的。“


他在过去五六年里对许多禅修和冥想的方法有过研究,却说这是他目前遇到的“最纯净”的方法。


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影响、及其强调科学考据的理科生和不可知论者(接近无神论者,但稍有不同,即认为人类无法证明神的存在与否),我回到世俗后做了许多的考据。以下所有内容都有据可考。

在2500年前的印度,创造「内观」这种冥想方法的释迦族人,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你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这个称呼带有略微宗教色彩,但鉴于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我们接下来就用这个称呼吧。

在释迦摩尼开悟以后,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未教导过任何的宗教主义或是派别思想。

他一辈子只教了三件事——戒、定、慧。

戒(sila),也就是我们在十日修中,新生要遵守的五戒,老生要遵守的八戒(“猪八戒”的来源。)

定(samadhi),也就是所谓的禅定、入定、修定,其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在前三天中所修习的「观息」。

慧(panna),也就是修智慧。而戒和定都是为了让心境达到可以修智慧的状态。


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释迦摩尼同学其实只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智者,就好像中国的老子一样。在发现上述事实以后,就开始传播他的发现,希望能帮助到更多。

但普通人一具有大智慧,就容易被后人拿来搞宗教,将原本纯净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浑浊。就好像老子只是创造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后人却把它发展成了“道教”,把老子变成太上老君供奉起来。


他逝世后的一百年,所谓的“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各种派别间不断争斗。再后来佛教基本变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派。在大乘佛教中,释迦摩尼就从一个智者变成了一个法力无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神。再后来大乘佛教从印度向北方传播,又有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然后大家完全不知道释迦摩尼最初教了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求佛保佑了。

我修行还不到家,所以如果换作我是释迦摩尼,看到后来的这些事真的是血都能吐出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波罗蜜多”意为“美德”,而所谓“般若”就是戒、定、慧中,“慧”(panna)的音译。

上文中所写到的人的六个触角——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所谓的”六根“。

而这六个触角所接触到的外界相对应的六个事物——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所谓的”六尘“。

根尘相触,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写到的四个步骤中的“意识”,就有了“识”。

“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

“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

“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

这就是《心经》中的: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而“受”、“想”、“行”、“识”,再加上所有的客观事物,“色”,就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那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而一直在说的两种对于内在感知习性反应“贪爱“和”厌恶“,相信你也已经想到了,就是“三毒”中的:”贪“和“嗔”。

你可能会想,那么我在思想上,不“贪”、不“嗔”,不就好了吗?

理论上是的,但问题是你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察觉到,真正迷恋或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察觉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发生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回忆。

这种无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所谓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

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释迦摩尼同学作为一个智者,发现的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向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Awareness)和平等心(Equanimity),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被“贪”、“嗔”被动控制。

这一切都和后来的加入了很多神的宗教无关。


而中文中所谓的“禅“,出自巴利语的“禅那”(jhana)。修行“禅那”的方法只有两个:”奢摩他“与”毗婆舍那“,中文称之为“止观二学“。

止,也就是“修定”,也就是奢摩他,Samadhi。

观,也就是“内观”,也就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这,就是冥想最纯净的全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