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学院到独当一面,青年医生要付出多少努力?
【寻找明医】本专栏是青竹中医寻找国内优秀的青年中医、临床明医的一档栏目,访谈优秀“明”医,讲述成长故事,分享临床经验,传承中医大道!
本期专访嘉宾:青年中医叶晟医生
➤医师简介
叶晟,字学谦。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内分泌专业硕士,师从李灿东校长。
(导师李灿东校长)
自幼爱好医学,高中起自学中医,后求学湖湘,大学第二年开始跟师湖南国医大师熊继柏弟子尹周安老师临证诊病,扎根临床,先后随厦门陈三才主任、湖南道少斋主人毛以林教授、金匮名家周衡教授学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理出先贤,药必经方。研究生期间于福建省人民医院工作三年,学习现代医学,并随吴雄志教授学习中西汇通思想三年余,学中参西,发扬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临证擅长运用经方六经辨治,并采用耳穴,针灸,方药等多种方法身心同调。
1、听说您是从中学时期就立志要学中医了,是什么契机让您产生这个愿望,并且宁愿降段降分也一定要学中医呢?
当时这个举动现在回头看,如果了解了中医学子如今的生存处境,不知道会不会有所犹豫。当时真是满腔少年热血。
我有个疼我的外婆,她喜欢极了我这个调皮的孙子,可惜在我高中的时候她得了糖尿病,接着便是坏疽,截肢,义肢康复,我时常去看她。有一次去看她的时候,要换拖鞋,穿隔离衣,进去病房的时候空调好冷,密密麻麻的管子插在外婆身上。后来学医我才知道,那间房叫ICU。后来外婆在我高中的时候离世,离开前一天,我推她海边吹风,她精神不错,回来后食欲比往常都好,第二天中午便离开了。原来竟是假神…亲人离世,那种无助感,深入骨髓,一颗种子自此埋下。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时,偶尔服用抗生素,感受到一部分医生的不耐烦,以至于到后面,我自己通过百度都知道医生会开什么抗生素,就自己尝试用中成药治疗感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一次自己发高烧,自己用了中成药拿不下来,打电话给父亲,那一天他带我去了一个中医门诊部,里面的荀醫生问了几个症状,把脉看舌,没有抽血,药后第一贴就很舒服,越喝感觉到身体越来越好,比以往的西药都来得更为快捷。三天后就回学校上学了,感叹中医之奇妙,比西医的就诊体验,疗效都还要好。
在高中的时候,正逢方舟子之流诋毁中医,掀起了一股中医热,于是开始接触曲黎敏、中里巴人等关于阴阳五行经络以及中医科普的书,在生活中加以实践。也曾用简单的中成药去帮助身边的人,如用正气水治疗急性胃肠炎,正柴胡饮治疗风寒感冒等。
后又受南怀瑾老师的影响,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想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能了解他,于是改变了当公务 员的想法,在报考大学时我都选了中医专业,由于高考失利,害怕没法学中医,只得降段降分求学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下面的独立学院。
2、我们的初心都很美好,但中医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刚从高中课堂进入大学,肯定有各种的不适应,您是如何让自己中医入门的呢?
关于中医入门,我也是不断探索,分享一下我的经历,给大家些启发。
当时暑假的时候,得知自己即将学习中医,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就去拜访了我们当地一位李可的弟子,他给我的启蒙建议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我通过暑假的时间,把这本书的前半本看完了。给了我思维的启发,主要是关于阴阳五行以及气机升降的规律,感受到了什么是天人合一。上了大学开学时,对于里面的方药却不大理解,理论和实践如何统一?学医第一难,我们的中医教育里面,中医究竟应该如何入门?这些抽象的理论如此优美,那么临床怎么用呢?于是又旁看了一些中医书,启发自己的兴趣,甚至借来《黄帝内经》阅读,但其文简,其理奥,其趣深,读来朗朗上口,但似乎成了炫耀夸饰自己的工具,看病却是落不到实处。
同时忽视了教材的学习,第一学年,中基和中诊的成绩也并不理想。每个夜晚,依旧坐在教室的自习室里不停地翻阅医书,然而用力多,而助力少。
黑夜走路,盲人摸象。迷茫,抱怨,焦虑,找不到进入中医的大门,我想每个热爱中医的人都曾经历过这种过程吧。叶天士云:“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也一次次怀疑自己没有学医的天赋。
直到有一次参加学校的经典小班和一个大三的学长聊关于中医的入门问题,他问我“中基、中诊期末考试多少分?”我尴尬地笑了,说就很一般。后来我才知道学长每次中医专业的考试都是接近满分,湖中医大学霸云集用来读书背书的玻璃房,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常背诵至深夜才归寝休息。课程结束后,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我读书时,中医的网络论坛很火。很多言论都比较偏激,总是抨击教材如何如何不堪,加上部分授课老师的照本宣科,并没有重视教材,但一个想学好中医的人,如果连教材上的基本的东西都掌握不熟,又拿什么去证明他对中医的热爱呢?万丈高地,总要有个落脚的地基。所以,我想与其追求太过抽象的圆运动,不如先从眼前的教材学起,由易到难,或许能柳暗花明吧。下学期即将学习中药学的时候,我先利用暑假在药房打工认药,开学后,在药植园观察植物,培养兴趣,学习取类比象,每天学习中药学,理解了古人中药取类比象的方法,后来期末考试也随之拿了高分,那种踏实的感觉,让我上了瘾。
再后面打好《方剂学》的基础,随之就跟着我的授业恩师尹老师上了临床,慢慢地能够学以致用,每周我都至少跟师一次,看到了太多经方的神奇疗效,相信经典的魅力。一有疑问,就去反复阅读教材,然后逐渐熟悉经典,掌握了常见经方和时方的使用,对于常见疾病有了一些简单的思路。也开始给身边的人看些小病,身边的朋友也开始有些小病来咨询下我。用两剂三仁汤治疗朋友食用生鱼片后的发热,后以保和丸善后,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朋友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用五苓散治疗学妹食用麻辣烫后出现的水样腹泻,三剂即愈。这些病谈不上疑难大病,但慢慢地树立我们对中医的信心。
(跟师陈三才主任)
中医入门简单概括其实就是9个字,读经典,跟明师,做临床。
读经典,包括教材,教材是前辈们对中医的通俗理解,有利于我们最快时间对中医有个全面的了解,《伤寒杂病论》我个人认为是经典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汤方之祖,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太多的营养。有了这两部分比较扎实的基础,我们的跟师临床才有意义,不断地尽可能地还原老师的临床思维,不断模仿,继承老师那套思维体系,最后再通过自身的实践,完成对思维体系的检验。
经常听到别人感叹中医入门学习很难,但我觉得舍弃最难,学中医,既然是门医学和技术,要一切围绕治病来学习,注重疗效。就像熊老所言“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另外最重要的建议是来自于我的老师——彭坚老师,他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针,在大一就可以练起来,先从自己扎起,然后扎室友,不断积累,到你毕业时,就已经是个有着5年经验的大夫了。针见效快,难精但易学,有利于树立大家对中医的信心!
还有一点要补充的就是,如何合理分配精力的问题,舍得舍得,有舍才有所得,大家既然是中医学子,如果以后真的要做一名中医,在学校时,就要把最多最宝贵的精力给到中医专业课,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在追求西医专业课、社团活动、英语、计算机等其他的项目上。毕竟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临床疗效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是中医系毕业的,又有一部分家学渊源,与同行交流起来时就是临床诊断方法侧重点不同,受老师影响,我临床诊断独重脉诊,凭脉诊病,四诊合参,很多临床疾病望诊和问诊得到的只是患者的客观症状和主观感受,并不是真实的致病病因,这个时候只有切诊最可靠,通过脉象来定虚实寒热,尤其对疑难杂症来说,凭脉定证,治疗效果比望诊和问诊要好,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的同行往往忽视了脉诊,认为脉诊玄虚,摒弃掉了脉诊,导致实际临床当中小病、常见病治疗效果尚可,但对疑难杂症治愈率和有效率上不去。
而且大部分同行临床受西医思维影响明显,被西医的病名干扰,反而丢失了中医自己的思维,约束了自己的手脚。我的临床诊疗思路是:有是脉定是证、有是证定是药是方。先以脉象有力无力定虚实,虚实大方向确定了,治疗就不会走弯路,即使有少许差错,亦不会犯大的错误。
(老师李学麟主任)
3、跟师和阅读医籍都能让自己更好地掌握属于中医的“语感”,请问您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师友是哪位?医书又是哪一本?
我学医生涯跟了很多老师,他们都给了我不同程度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教诲,也没有如今的我。要说对我影响力最大的老师,应该是我的授业恩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尹周安老师。他对我的影响既有专业上的严格要求,也有他高超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在极其努力地为我们创造成长的环境。
我和尹老师的故事要从这里说起,有一学期学习方剂学的时候,听闻朋友班上有个讲课特别有激情的年轻老师,推荐我去旁听看看,名师难求,我欣然前往,一听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老师从临床中来,八点上课,七点便到课堂,引导同学们背方歌,七点半掏出自己的门诊案例,一个个讲解到八点上课。
课堂上不照本宣科,而按照中基的气血津液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讲述方剂,贴近临床,甚至给出了自己的医案作为参考,病历+处方签,真实可靠。原来,中基不仅仅只是教材,他所讲述的思想和理念是我们解释中医的必要手段。这样的老师引来了不少愿意学习的同学。
当时是在小教室上课,座位只有五十来个,大量旁听的同学占用了本班的位置,扰乱了本班的听课秩序,所以,这位老师决定清退旁听生,他说:拒绝旁听生来听课,真要听的,请你自备小板凳坐在后面,不要抢占本班同学的位置。这个举措,阻挡了很多旁听生。但我不想放弃。于是便每次上课前,走五分钟的路,到楼下活动室拿个小板凳到教室坐在最后面开始听课,在腿上做笔记,下课后再把凳子还回去。如此一学期,风雨无阻,一课不落地学习了这门方剂学。
而这位年轻有为的老师就是我如今的恩师——尹周安老师。在这一学期,我又学了一遍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以前有点模糊的东西,重点理解,有豁然开朗之感。尤其是气血津液精的这部分。如气滞则津停,气不行则会导致津停成痰饮水湿,气滞则血瘀,气血不行,血不行则成瘀,血不利则为水,故须血水互利,以桂枝茯苓丸为代表。气滞成郁,郁而化火,所以逍遥散加丹栀,久咳肺气不宣,总带有点热象,极易火化,常需清肺热,有百部、黄芩、鱼腥草、金荞麦等可用。气血津液精虽为四种不同物质,但四种物质,气是最为主要的,中医治病,首重气化(升降出入)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杂病从肝治等思想,就明白多了,看罢中基,居然对圆运动的理解也深了许多,发现奥妙之处。
同时由于中药学扎实的基础,对于方剂学的理解易如反掌,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注重方剂之间的联系,而非单纯的记诵。如杏苏散和参苏饮作为对比记忆,都用了二陈为底,枳壳桔梗升降气机,针对胸闷的症状,人参败毒散也有枳壳桔梗的配伍,这样子记忆下来,运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血府逐瘀也有此等配伍,四逆散加上桃红四物汤,以及桔梗牛膝一升一降。这样记忆下来,知识在临床上更容易调用。
尹师说大学毕业时,因为要和熊继柏熊老上门诊,自己背诵了将近1000首方歌(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以及教材的方剂),才能看懂和理解熊老的东西,因此他要求我们要将方剂学的所有方剂都背下,包括附方。再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子全部记诵下来,这样子才有资格和他上临床,才能看懂他的处方。
我那时人胆子小,性格也比较内向,甚至有点自卑,不奢求能和老师上门诊,但也尽力试试。那一学期,我将方剂学连附方一起近500首记下,并反复翻阅教材,以求理解,每天晨起六点半出门,晚上自习到十点半回到寝室。天道酬勤,那时候打下的方剂学的坚实基础,如今看处方的时候,眼睛一扫,方剂名字不假思索而出,同时让我在日后的跟师和考研过程中都受益不少。
后来便机缘使然,便有幸跟着尹老师门诊学习至毕业。我开始和恩师上临床,接触大量的病人,掌握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常用经方治疗,旁听恩师的每一个学术讲座,尹师推崇陈潮祖前辈的气血津液理论和黄煌老师的药人方人学说,还有吴雄志教授中西汇通的思想,强调体质以及经方时方合用。在迷茫的路上,我也有了一个方向,以经典为自己的方向,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先从方证学起。
及至毕业后,老师仍常在群里分享病历,分享他寒暑假读经典的感悟,鼓励我们,“要为中医之崛起而读书!”医书的话,对我影响最大,看最多遍的还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思维体系,以及用药的精准程度,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解,让人赞叹不已。如果是近人写的医书,那应该是吴雄志教授的一系列太湖教材。
当时我得机缘,蒙北京中医医院刘宝利老师推荐,加入巴山夜语做后勤,也在这里结缘吴雄志老师与一众师兄弟。吴老师每周不定时的义务讲解伤寒论,衷中参西,他的真知灼见解答了诸多关于中西医学对的困惑,高屋建瓴,凌晨夜深,也有他讲解《内经》的声音,白天的音频还传来风声,机场通报的声音,吴老师利用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心得体悟分享出来,我从刚开始的质疑,中医西医怎么能汇通,到后来的中西包容,我自知天性愚钝,久久浸之,对从前看过的书竟也有了新的理解。站在中医的角度上去理解西医的疾病模型,这是标本法。吴老师博览群书,抽枝去节搭了个骨架,这个骨架容得下伤寒温病,容得下经方时方,容得下中医西医,剩下的是自己的精进感悟去填充其中的血肉,而这个全赖自身努力了。
学习吴老师的理论体系,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一统,从前在图书馆学习,博览各家,却也不经意间被各家之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去伪存真成了必备的技能。临证看病,脑子里冒出几个念头,却也不知如何定夺。读书虽多,至理未明,不过是个书匠罢了。得吴老师启发先破伤寒与内经,从理论源头,相互参用,内经涉猎虽广,但方药体系与《伤寒论》乃一脉贯通,《内经》中的生理学,可为伤寒论所用。如《内经》的太阴阳明论,到《伤寒论》的桂枝加大黄汤,麦门冬汤,太阴兼顾阳明,阳明为主兼顾太阴,二者相互影响,是为“阳道实,阴道虚”“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典范。
其次破伤寒与温病寒温之谜,吴老师讲六经传变,将温病的卫气营血分归太阳、阳明、少阴、厥阴。融温病于伤寒体系之中。尽可能还原了温病“羽翼伤寒”之本意,温病的治疗重点在阳明也。伤寒方炙甘草汤到三甲复脉汤,小柴胡汤到青蒿鳖甲汤,方剂之间,有传承,有变通。
再后破经方与时方之惑,经方是法式,相当于基础公式,而时方是后世因时因地因人化裁,富有时代特色,相当于演绎推理,右归丸的爸爸是肾气丸,八珍汤来自薯蓣丸,清燥救肺汤是炙甘草汤的变方,甘桔汤到玄麦甘桔汤到百合固金汤是补充,明白后世时方之变,皆可融入经方化裁,找到源头,方能驾驭其变无穷。
最后破中医与西医之争,关于二者能否汇通,能否结合,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曾经自己懵懵懂懂,认为西医的诊断有可取之处,治疗上一塌糊涂。而西医已经从麻黄中提取了麻黄碱,从水蛭中提取了水蛭素,从丹皮中提取了丹皮酚,从童子尿中提取了尿素,他们在自己的体系下尽可能的吸收中医,而我们却连西医的诊断设备都无法包容,更不要说消化西医了。
吴老师站在中医的角度对西医的体系和知识做了阐述,给了我们一个思路,用中医理论大胆地吸收现代药理的成果,吸收西医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根据西医的疾病模型用中医理论提出中医治疗的基本大法,明确诊断,让治疗更加精准。根据西医对疾病的分类,填补中医既往对病的模糊认识,医无中西,存乎一心。
(恩师尹周安博士)
(吴雄志教授)
4、从本科走到硕士毕业,对于中医方面的思考和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在科研方面,我改观很大。如果本科时只是想追求医学技术的提升,在研究生,受益于我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校长的指引,他强调医学的研究生阶段不单单应该是学会治病,还要掌握研究疾病的方法,如何通过研究来推动医学的发展。例如中药颗粒剂、莲花清瘟胶囊等都是通过科研成果诞生的,在这次疫情中,一个莲花清瘟胶囊影响了全世界多少人,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中医中药的魅力。本科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东西重在用,知道是什么就好,在研究生期间,我开始思考很多东西为什么?我想,如果学有余力的话,通过现代研究为中医临床服务是很有必要的。像我导师,他一直致力于中医状态的研究,推动中医智能仪器的发展,使四诊可视化,规范化,这很难,短时间看不到什么经济效益,但是总要有能力的人要去做,守正也需要创新。
其次就是对于现代医学的态度,通过在医院的规培实践,变得包容。我们能否运用中医思维去消化西医,把西医的指标赋予中医辨证参考的意义,我的导师把他们列为微观辨证的要素。毕竟,很多诸如藏红花、乳香、没药这些本不是中国产的药材,古人通过实践,也把他纳入了中医辨证体系,并延伸出了诸如西黄丸、活络效灵丹等名方。
5、就算咱们硕士毕业了,面相上也还是比较年轻的大夫,要如何避免坐冷板凳,打开局面,为自己积累患者呢?
在这点上,我有几个衷心的建议,第一点我觉得是摆正心态,作为一个年轻中医,在门诊部坐冷板凳是所有人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你的实力如何,区别是有的人积极主动去面对,坐得短,有的人消极逃避坐得长,在这段时光中,一定不要自我否定,人容易感觉很颓废,丧失斗志,现实呼啸着,然后仿佛否定了这八年来你所付出的努力,那些背过的书,欣赏过的名家医案,在无人处背读经典的时光。自我否定最为致命。
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这时候和很多师兄、前辈的交流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优秀的医生被群众认识也需要时间。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缩短这个过程。年轻医生确实在经验上存在不足,但年轻医生可以付出更为细致的诊疗,更亲切的服务,事无巨细交代预后及饮食禁忌,我们还能了解最为前沿的医学知识。这是我们的优势,遇到不理想的疾病,我们可以翻阅书籍、请教师兄及老师,花几个晚上去帮一位患者解决痛苦,这是我们相对老中医的优势,既然病人少,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每一次处方。那些厉害的老中医,年轻的时候大多已经小有名气,年轻并不是我们去逃避临床疗效提升的借口,实事求是,用实力说话。
在一方面,虚心去和别的患者多的老中医、学长学习,不要放不下面子,把自己放得低一点,能学到更多。
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回访,前期多和病人互动,及时回访,毕竟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从病人的反馈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处理的多了,慢慢心中也就有了一些定见。没人的时候带上几本书,闲坐翻阅,总归开卷有益。慢慢地到20年4月,每个月的患者就在200个左右,12月份达到360人次,一天最高人次46人次。
门诊部立足的核心除了疗效,还是疗效,师爷熊继柏教授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不必因为年纪轻被他人看低而感到懊恼,万事开头难,年轻医生被人看低是正常的,要做的就是用实力粉碎质疑,老医生也有水平不好而门诊门可罗雀的,年龄与能力无关。不必因为中医的就业环境而自暴自弃,中医专业的学生一大部分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难题,中医受国家重视是不争的事实,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但同时中医目前处于辅助医学的地位,会看病的中医师不多,中医师的整体水平低下,年轻医生的成长坏境、工作坏境恶劣等等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用实力去打破质疑,而疗效是一个医生得到尊重的关键。
(患者赠锦旗)
6、年轻医生在临证过程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①怎么解决虚实并见的疾病?
②辨证准确的基础上,为什么用药效果不佳?
学习理论其实是一个捡柴火的过程,积累原料,通过临床验证,把火点燃,所以找原料的时候,要寻找热能比较高的材料,经典就是高度浓缩的好柴火,一点点都能够应付不少临床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
苹果也是Apple,不必去纠结不同的概念,不必去纠结为什么,更多应该纠结在怎么用。例如《伤寒论》的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其实想告诉我们太阴病是一个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腹满而吐是一种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不怎么想吃,还会拉肚子,这是一种吸收障碍,偶尔还容易肚子痛,这是虚证,不适合用下法。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然后面对临床问题,再去找理论,如何解决问题。就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①怎么解决虚实并见的疾病?
治病的次第先后顺序,其实是一个年轻医生必须学习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书本上没有直接教给我们,需要通过跟师来学习。所谓“上下交损,治在其中”,内科的汤药必须通过胃肠来吸收,所以胃肠功能的好坏是补气血的前提。所以当出现诸多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考虑患者胃口如何?想吃饭吗?有胃气则生,如果饭都不想吃,补益药也肯定没法吸收。第二个考虑患者大便是否正常?如果大便不通,说明代谢有问题,吃补益药也没法正常吸收。先清畅中焦,使气机升降出入,是治疗的关键。已故名医盛国荣教授就强调吃好睡好拉好对人体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只要人体能够正常代谢,就能修复自身的机体。
我身处厦门,气候潮湿,加之饮食偏甜,所遇到的患者大多胃肠都有湿气,因此清畅脾胃多为起手方,老师们也多先用温胆汤或四逆散打底,而后再考虑进补。治病的先后次序是我们治疗中必须要考虑的。
②辨证准确的基础上,为什么用药效果不佳?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辨证病机准确,但治疗效果不如预期的情况。例如湿温发热,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达原饮都有应用的机会,但程度却有轻重之别。在和尹老师学习过程中,他常在课堂上讲,方剂是有梯队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哪些方子是常用方,后备还有非常规的武器,用药如用兵,同样是瘀血,有时候用点当归,再深一点,用点桃仁,再强一些有土鳖虫、水蛭等活血通络之品。完善用方用药的梯队,也是完善自己内科体系。
因此跟师显得尤为必要,一个是直接传承老师的体系,他对治病先后顺序的理解,常用方的习惯加减,以及他对用方、用药梯队的把握。都是无价之宝,直接学习老师的体系,可以让我们成长的更快。
7.结束
非常感谢叶大夫跟我们分享他的成长故事,确实是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说不上轻松,但回过头去看那些脚印,每一步都很扎实。今天听了他的故事,感受到年轻大夫的成长之路,除了需要沉下心来学习接受新事物,还要不断反刍,同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不是那么美好的现实,并抗住压力坚韧生长。不知道叶大夫的故事是否给你新的启发?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啦,各位朋友下次再见吧,拜拜!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