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龙门石窟就位于伊河西岸的龙门山上。
发源于洛阳南部山区的伊河在洛阳东部汇入洛河,伊洛河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支流。
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大桥横跨伊河两岸,龙门石窟的入口就在龙门大桥旁边。
龙门石窟博物馆位于景区北入口处,这里陈列着龙门石窟的一些碑刻和史料。
禹王池:为纪念大禹在龙门治水而建,池水清澈透明,无论天气如何干旱池水也不会枯竭。
进入石窟的步道沿山依水而建,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缓缓流淌的伊河水。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
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分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从南向兹依次为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摩崖三佛 :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摩崖三佛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咸享三年(公元672年),完工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
洞中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
东山之上也有很多石窟,其中万佛沟就有佛像上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