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穷又忙,找不到目标,怎么办?

    晚上好呀,上周发了条副业变主业的故事。

    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留言中求助:

    工作时间久了,总觉得自己成了一台麻木的「工作机器人」:

    不断循环、重复,却始终没有停下来思考和复盘的时间。

    好像忙了一年,薪资提升有限,个人成长发展也找不到继续行动的方向。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何让自己的思维走出瓶颈,告别穷忙。

    *节选自「简七VIP」晚上聊财经,欢迎订阅

    01

    自我成长是第一位

    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兴趣驱动、成果驱动还是自我价值驱动。

    这三个驱动因素各有不同。对于兴趣驱动来说,你喜不喜欢这件事情很重要。当你不喜欢时,你的热情就没有了,你可能会更容易做一些放弃的决定,比如离职跳槽,甚至频繁跳槽。

    对成果驱动的人说,同事、上司如何评价你,以及是否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很重要。

    你会更在意有没有完成KPI,能不能快速升职、加薪等等。一旦没有在自己预期的时间、计划之内达成目标,你可能会有些失落。

    相比之下,如果是自我价值驱动的话,会把自我成长放在第一位。

    即使暂时的薪水、职位不是最满意的,但你也会更在意自己每一天的进步,更看重工作内容本身能带来什么价值。

    如果正遇到转折期,不知道前进还是后退的时候,不妨试着切换到这个模式中去思考,帮助自己看得长远。

    02 

    做对的事,而不仅仅是把事做对

    第二点,不妨自查一下,我们的时间管理是否需要改善。

    成年人的日常,要么没时间,要么没钱。在我看来,两者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那就是稀缺。

    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想要完成的事情是无限的,感觉哪怕不眠不休,都不够用。

    怎么办呢?你可能会说,把要做的事情排好优先次序。

    但在设定优先项时,你可能忽视了一项最重要的思维训练就是,在采取任何行动时,考虑它对未来的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看看这项任务做或者不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你有10项任务需要完成,而其中的两项会比其他所有任务加起来都更有价值。

    这意味着,这两项任务中的每一项,都值得你至少花五倍的时间来完成。

    专注于这两件事,你就能在时间投资中获得最高回报。

    比尔盖茨大力推荐的一本书,《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中提到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效果是做对的事,而效率是把事情做对。在设定优先选项时,你必须关注做对的事,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对。

    我有一个朋友发现自己总是很忙,但好像做琐碎的事情更多,能真正让自己成长的工作,反而常常匆匆一过,事后总是非常懊恼。

    后来他调整了思路,每天把需要耗费精力最大,且预期产能更高的任务,优先放在一天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来完成。完成了他心中最有价值感的事情后,发现比想象中更有成就感。

    时间长了,他也有了底气和上司提出,适当拿走一些初级、琐碎的工作,这样他能为整个项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

    在工作中,我们期待获得更重要的任务之前,其实要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是不是努力做了对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日复一日中,仅仅追求把事情做对。

    03 

    适当留白,找回“心力”

    第三点,我们需要适当给自己留白,时不时给自己一些停下来的时间。

    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大家都想马上知道一个答案,或是立刻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反馈,仿佛错过这一刻,就错过了很多。

    不妨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两天的思考时间消化后再去反馈,可能这个时候输出的结果要比即时决策好很多。

    今年很喜欢的一个词是“心力”,字面意思是心的力量。

    有时候按下暂停键,可以帮助我们在焦虑的生活之外,重新找到和世界互动的方式,累积更多心力,去面对挑战、转折,甚至是危机。

    我们能走多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心力有多少。

    最后,希望大家2021年能越努力越富有,在精神和财富上,都充实而丰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