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青 ||【万寿宫夜话】汉晋时丰城人的发明:火照
经验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经验往往带着不确定性,它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带模糊性,尚未形成确切的量化的东西。
丰城烧制陶瓷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在汉代以前是以烧陶为主的。根据丰城的陶土,烧陶的温度可以在850至1150度都能烧成陶。这个温度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有一般的烧制经验就能够掌握。在西汉时期丰城的陶器烧造水平已经很高,已有订制品和普品之分。当然这种水平在全国也有很多地方也可以达到。此时烧陶有足够的经验就可以成功。
火照原物
但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在西汉时丰城的陶工们发现和创造了青釉并将之使用到陶坯上,由此开创了洪州窑的青瓷时代。为了烧出漂亮的青瓷,这时的烧造温度提高到了1100度以上,而且在保持陶坯不变形的前提下,温度越高,烧出的青釉越漂亮。但时,此时人们对陶坯的耐温性原理没有完全掌握,烧制温度很容易超过坯胎的软化温度,造成整窑产品的报废。
一方面是人们对追求产品完美度的愿望,另一方面则是面临整窑产品损毁的风险。窑工们夹在冰火两重天中煎熬,只能企求把桩师傅(负责观察窑火的颜色变化而调整柴薪的投放,从而控制窑温的师傅)的经验能掌控适当的火候。
然而柴窑烧制有大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柴薪甚至相同的柴薪部位或大小不同,烧出的火的颜色与温度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再好的把桩师傅在烧制青瓷的时候,损毁率也要过半。窑工们此时除了企求神灵的保护外也在苦苦的思索着办法,希望上天能给他们一些启示。
随着一次次的重复烧制,聪明的把桩师傅终于从产品的损毁品种和损毁程度上找出了规律:在同一温度下简单单片的产品和结构复杂相互支撑的产品,其变形的快慢和程度是不一样的。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发现,当简单单片的器物开始软化变形时,其它的产品还没有开始软化变形,如果此时开始减薪适当降温或保持温度不上升的话,既可以获得最好的产品,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于是窑工们特意的制作一些最为简单的坯片或坯环,或者是从制作好的盘碗上掰下一片,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现代所称的“火照”。在产品入窑时,火照就竖立的粘放在底座上,安置在窑中观火孔易观察到的地方。当窑温升至一定程度时,窑工们随时都在观察着火照的变化。当火照开始软化向下倾倒时,窑工们可及时减少或停止柴薪的投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成品率。
火照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洪州窑的窑工,只要有一定的经验,就可以通过减少柴薪的投放,将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
烧塌软化的器物
火照是洪州窑在汉晋时期的发明,它的使用是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明,不仅使产品的质量得以保证,也不仅仅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人们从主观经验向客观标准过度的升华。这种升华极大的拓宽了人们思维方式,也为洪州窑窑工们为其后的一系列创造发明打下了基础,这也就是洪州窑在两晋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即使在科学技术昌盛的今天,尽管热电耦温度计能准确的反映窑内的温度,但由于窑内烧制气氛的瞬息万变,火照仍是现代窑工们掌握停减火候的最主要工具,温度计只是起辅助作用。只不过现在的火照是由专门的研究机构研制和生产,改名叫“测温锥”,使用时三个一组,随温度上升依次软化,提供了更为科学的预警时间,但本质上与火照是一样的。
我们丰城人的祖先在汉晋时期就发明了火照,这项技术一直延用至今。这既是丰城人的骄傲,也给了我们鞭策与启迪。亦步亦趋的跟随别人的步伐固然不会出错,但只有敢为人先,创造性的工作,才能让我们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古人已如此,我辈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