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特别宠信身边宦官。有一天,武...

汉武帝晚年,特别宠信身边宦官。有一天,武帝正与钩弋夫人嬉戏,近侍苏文蹑手蹑脚进来,说了一件事。汉武帝闻听,神色大变,低声道:'太可恶了。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原来,事关太子刘据。

这一天,太子进宫给母后(卫皇后)请安。早晨去的,太阳西斜才出宫。儿子陪母亲说说话,多待一会,本无可厚非,可是,偏偏遇到了小人苏文。

卫青死后,一众小人看到太子刘据失去了母亲娘家的靠山,加之刘据性情宽厚,小人们就上蹿下跳起来,处处设计陷害太子,其中就包括太监苏文和常融等人。

《资治通鉴》记载,苏文看到太子【尝谒皇后,移日乃出】,于是就跑来告诉汉武帝说:'太子今天偷偷进宫调戏宫女。'

这不是叫花子变戏法,无中生有嘛。

汉武帝竟然信了。可是,刘据毕竟是嫡子,这事关乎皇室威严,实在不好求证。于是,汉武帝下旨:'给太子宫增加200名宫女。'

汉武帝的意思:你不是喜欢美女嘛,我给你增加二百个宫女,你就闭门自娱自乐吧,别有事没有跑宫里来打野食。

太子有点晕,老爸这是啥意思?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苏文暗中摆了自己一道。老爸给自己200个宫女,这哪是什么恩赏啊。

太子虽然生气,但因生性敦厚,并没有采取反击行动。苏文、常融、王弼、江充等人,一看太子软弱可欺,更无所顾忌,经常暗中寻找太子的过失,然后再去添枝加叶地向汉武帝报告。

对此,皇后卫子夫恨得咬牙切齿,对太子说:'我的傻儿子,小人如此肆无忌惮地诋毁你,你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好好跟陛下谈一谈,让他杀死了苏文等人,否则后患无穷。'

太子怎么说呢?《资治通鉴》这样记载,【太子曰:'第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

翻译过来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我不做错事,何必怕苏文等人!皇上是圣明之君,不会相信邪恶奸佞的小人,没什么可担忧的。”

好幼稚!

没多久,有一次,汉武帝病了,很想念太子,就派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回来后对汉武帝说:“太子听说陛下病了,面带喜色,一点都不忧伤。”

汉武帝默然无语。

一会,太子来了。汉武帝偷偷观其神色,见他脸上泪痕犹在,却强装有说有笑,不断安慰自己,汉武帝感到很奇怪。

于是,汉武帝暗中派人查问,这才得知,常融去传旨时,太子神情悲伤,大哭了一场。进宫时,为了宽慰自己,才强颜欢笑。

真相大白后,汉武帝震怒,将常融处死。

常融虽然死了,苏文等人并没消停,只是玩的更隐秘,更巧妙了。谗言听多了,汉武帝对太子愈发疏远,因钩弋夫人之故,皇后也不再得宠,可怜的娘俩,经常几个月见不到汉武帝一面。

公元前91年,江充玩了一个更狠的,这小子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个人勾结,制造了'巫蛊之乱',太子异常恐惧,被逼无奈之下,起兵诛杀了江充。

汉武帝得知消息,派丞相刘屈氂捕杀太子,太子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亦自杀。

这个故事,《资治通鉴》记载很完整。太子刘据为什么被小人所害,因为他犯了三个致命错误,所以才被小人钻了空子。

第一,疏于沟通。小人想诬陷你,无非就是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和偷梁换柱三个手段。捣鬼之所以有效,往往是利用了时间差和信息差。所以,保持与领导的沟通非常重要。

第二,被动防御。守正持身没有错,但是,守正的根本是守住心理阵地,不能被小人突破底线。面对小人的恶意攻击,不能软弱和退缩,必须及时、主动地进行回击。

第三,资源缺位。为了巩固信任,消灾化难,聪明人往往会在领导身边安插自己人,或者极力笼络领导身边人,这样,才能及时得到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信息。

职场也是如此,你不害人,不代表小人不害你。面对小人构陷,有人认为自己站得直、行得正,问心无愧即可。这是非常愚蠢的。谗言就像死结,刚开始的时候,解开很容易,如果不及时处理,则越结越紧,最终解于可解。

怎么样,历史有意思吧。读史可以明智,鉴古可以知今。读一读《资治通鉴》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人性,什么是谋略,什么是危险,什么是机会,什么是愚蠢,什么是智慧……

我正在读一套《资治通鉴》+《史记》+《四库全书》史书套装,很不错。一,开本非常厚,而且是彩图,好读又好看。二,原文+注释+译文+解析,通俗易懂,不但大人能看,也适合孩子阅读。

孩子一定要读史,一是可以增长智慧,二是可以提升写作。《资治通鉴》和《史记》中很多故事,如果悟透了,会少走很多弯路。

这套书厚厚三本,仅89元!没错,彩图精装,才89元。暑假来了,自己没时间看,也得给孩子来一套。

如果喜欢,点击下面蓝色横条就可拥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