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也要讲究效率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弗兰克·奈特有个著名观点:

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当然这不是否定努力的作用,而是因为很多人每天多工作三五个小时的「努力」,天然是很低效的。

最近在翻李笑来老师的新书《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也恰好我最近对「赚钱效率」有点思考,今天特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

如果你真的想赚钱,那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看。

-  01  -

普通人的「努力」

在时间上微不足道

普通人的努力,在时间长度上都是微不足道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算过,假如按照每个人的平均寿命 78 年,按照小时数计算:

睡觉时间大约为 28.3 年;

工作时间仅有 10.5 年;

花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有 9 年;

做家务的时间有 6 年;

吃吃喝喝的时间有 4 年;

真正花在教育上的时间仅有 3.5 年;

花在梳妆打扮上的时间仅有 3 年;

花在购物上的时间也有 2.5 年;

照顾孩子的时间有 1.5 年 ;

花在路上的时间有 1.3 年;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仅有 9 年。

这还不算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中,有些时间情绪低落,有些时间被你浪费了……

其实不难理解,一年 365 天当中,有 115 个节假日,即便是工作日你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休息、吃喝、社交。

即便两个同等水平的年轻人,A 每天工作 10 小时,B 每天工作8 小时,其实也不过是多出了 2 小时,剩下的 14 小时 A 和 B 没什么不同。

如果你既没有出身,也没有运气,仅靠像普通人一样努力,那你注定是无法跳出泥潭的。

因为你的收入增速,注定会被生活成本增速打败。

-  02  -

普通人的「努力」

注定会被生活成本打败

如果只是像普通人一样努力,任何个体都难以摆脱,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的束缚。

你最初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后来就要照顾好自己的配偶,再后来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子女,甚至父母……

人这一辈子的生活成本线,是日益平稳增长的,直到儿女离家、自己退休之后,这条成本线才会有所下滑。

一个人所能赚到的钱,要超过这个日益增长直至平稳,最终才有所下滑的成本线,才能够有钱剩下。

更不用说,你的收入增速,大概率赶不上物价的增速,就看这 2 年猪肉价格涨了几倍,而你的工资又涨了几倍?

仅仅靠你每天多工作两三个小时,看起来已经十分辛苦了,但你的结局大概率仍然是:

收入增速,赶不上生活成本的增速。

个人努力的效率,远远低于生活成本增长的效率。

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算下两道数学题:

如果你能健康活到 100 岁,你花在个人日常、养儿育女、赡养父母等方面上的钱,最少应该有多少。

如果你能健康工作到 60 岁,你靠现在的工作能赚多少钱,你活到 100 岁时又能拿到多少退休金。

大多数人算下来,一辈子靠工作赚的钱,也就是勉强能跟现在的生活水平持平。

我跟很多人分享过这两道数学题,算过的人都吓一跳。

吓一跳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数字,而是当你把眼光拉长到一定长度,你会发现我们累死累活的工作,竟然只能带来这么个结果。

-  03  -

如何让赚钱效率倍增?

如果说每天多工作两三小时,这种加强度的模式,很难大幅度提升赚钱效率,那么应该怎么有效提升赚钱效率呢?

1)打破原有的时间管理规则

李笑来说自己25 年来从不过节假日,因为他发现法定休息日是用来强制企业的,而不是强制员工的。

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赚钱(比如有个副业),那么你大可以不休节假日,或者节假日也可以每天工作 4 小时。其实绝大多数人也没累到需要频繁休息的地步。

特别是要学习「深度工作」,因为我们一天工作 10 小时,能有 4 小时保持专注就不容易了,其实效率并不是特别高。一天下来虽然累,但也没干多少活。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那篇专门讲深度工作的文章。高手的深度工作,与注意力管理:深度工作的 20 条干货(深度好文)

2)投资,用你的钱帮你去赚钱。

你一年只工作 250 天左右,而你的钱可以 365 天不眠不休的帮你赚钱,效率可比你高多了。

很多人一谈投资就畏之如虎,觉得这就是一个割韭菜的无底洞,实际大可不必,投资一家好公司,跟这家好公司一同成长,是致富的重要途径。

如果你实在不懂投资理财,可以每月定投一定比例的收入,在指数或者行业指数基金里,长期持有,让钱随着企业的成长自动繁殖。

不要幻想以此一夜暴富,但哪怕你存下的钱,在这里能获得 10%的增速,你也就相当于开了 buff,何况还能有固定的钱存起来。(我去年定投的指数基金,一年涨了 43%)

当然这个话题很大,这篇文章只是指出个方向,具体怎么搞以后慢慢探讨。

3)加入牛 x 的创业公司,为牛 x 的老板工作

我朋友之前去了快手,快手上市分了他价值大几百万的期权,而且年薪也拿到了百万,一举致富了。

但你要说他能力多么很强,怕也不是,其实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知道一个人赚钱很厉害,那最大的捷径就是为这个人工作,让他带你发财。当然前提是你也不错,人家得愿意用你。

同样是付出一天 12 小时的努力,但是为不同的平台、老板工作,那增速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当你发现一艘火箭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坐上去。坐火箭、坐电梯,可比爬楼梯快多了。

4)把时间出售一次以上,升级个人商业模式

李笑来老师在《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中说:

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出售一次以上,是一次个人商业模式的升级。

它是如此重要,乃至于没有这个升级的话,你根本无法跑赢通胀和生活成本的增速。

升级个人商业模式的办法有:

投资,比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但前提是要认真学习,不要完全不懂就杀进来。

写书、写文章、拍视频,文化产品几乎没有边际成本,1 个人看和 100 万人看成本接近,但是收益可以无限高。

5)副业赚钱,但请你郑重其事

最近两年「内卷」这个词火了,大意就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大家都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结果就是越来越累,赚的钱却越来越少。

与其在职场上内卷,还不如换道超车,为自己发展一项副业。

我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我第一份工作在报社,我发现无论再怎么拼命,我的稿费也注定只会增加一点点,还必须要跟很多优秀同事竞争。何必呢?

那就不如把目光投入到单位外面,看看有什么可以赚钱的门道。

有很多人说自己没出路,实际上大把的出路摆在面前,就看你能钻研多深,你愿意付出多少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时间我在招主播和剪辑、写手。

有的剪辑上来就说,我先简单搞搞,如果你能够雇我,我再认真学习、认真做。

我擦,我一个月花那么多钱,怎么可能让你认真搞搞呢?

有的写手上来说,发我一篇很普通(其实有点烂)的文章,说你起码得给我 1 万吧,怎么不得跟你稿费对齐。

被我拉黑之后还说,你怎么开不起玩笑?

拜托,我给你个机会赚钱,你跟我来开玩笑?那你确实挺搞笑的。

你没有郑重其事的态度,那肯定赚不到钱。

还有人说,你这个活儿不划算,不值得投入那么多时间学习。

可是如果你连开始的小钱都不愿意赚,那你怎么能赚到后面的大钱?

有时候是你不敢想,有时候是你不愿试,有时候是你没有学……

聚焦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不断探索,用十二万分郑重的态度,主动去跟可能有需求的人不断碰撞,就一定能够找到赚钱的门路。

但现实是,很多人以为钱很好赚,但自己的技术不过硬,又没有认真对待,自然不可能赚到钱。

赚钱是一种硬本事,有的人付出 10 分,才能收获 3 分;有人付出 10 分,却能收获 1000 分……

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赚钱的效率差,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去寻找更大的财富杠杆。

在这个时代,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最后,祝你发财。

——如果你觉得不错,点个转发、在看 吧。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