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十讲,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庄蝶之梦
前天
阅读 1091
关注

来自话题
#有灵魂的古诗词
2669篇

🔉敬告美篇诗友书:

全体诗友们好,感谢大家的信任,来到美篇制作中心,学习交流,共谋发展!

鉴于好多诗友学习古典诗词起步较晚,既无处可寻权威的教材,也无处接受正规的系统培训,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子,零打碎敲地自学,难免有许多失误之处!故而决定召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

用时十周,每周一讲,消化吸收完成一次同题作业。从周二(7月13日)开始!

我虽研学诗词曲赋知识多年,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培训教材,所以一直不敢贸然培训大家学习格律诗词,直至不久前我购得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十讲》,才决定试讲此书精髓,让我们彼此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一、授课时间:

每周一次(初定每周二晚8:00)

二、授课内容:

第一讲:诗韵和平仄

第二讲:五言绝句

第三讲:七言绝句

第四讲:五言律诗和长律

第五讲:七言律诗

第六讲:平仄的变格

第七讲:对仗

第八讲:古风

第九讲:词牌和词谱

第十讲:词韵和平仄

三、布置作业:

每周一次命题作业。

大家好!《诗词格律十讲》今日开讲。基础知识易学易懂,但一定要深钻细研,才能吃透,把握精髓。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很重要!如有不明之处,请下课私聊讨论!如有前一讲的共同问题,可在下一讲课后回答!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一、诗韵🔻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

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

现在先请大家读几首唐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贾”读ɡǔ)

这是三首五言绝句。在这些诗里,逢双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一收音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

🔸例如《登鹳雀楼》:

“流”字读liú(=lióu),“楼”字读lóu,都是收音于复韵母ou的;

🔸再看《相思》:

“枝”字读zhī,“思”字读sī,都是收音于i的。这就显得非常和谐了。

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有了发展。

🔸例如《江南曲》:“期”字读qí,“儿”字读ér,很不和谐,但是如果依照上海话的白话音来读“儿”字,就十分和谐了,因为上海白话“儿”字念n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唐代的古音。

二、平仄🔻

至于讲到平仄规则,就必须先说明什么是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补充说明:现代声调也是四个,但和古代不同的是没有了入声,却从古代平声里分出两个平声,即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大家口头说的一声和二声。上声就是三声,去声就是四声。那么,古代入声到哪里去了?原来随着现代音韵的变化和普通话的普及,古代的入声字都分别归入了中华新韵的四个声调里。所以现代人写诗总是搞不清入声字,这就需要我们寻找规律巧记一下了!】

平声以外,其余三声都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而且是一个平调,不升也不降;其余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对立。诗人们利用这种对立来造成诗的节奏美。

上面所引的三首五言绝句是依照同一个平仄格式写成的。每首只有二十个字,其平仄格式如下:

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 (韵)

【注:中字表示可平可仄,标(韵)处表示押韵,下同。)】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

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声好办,只要把阴平和阳平同等看待就是了。入声归入上声、去声的也都好办,反正上、去两声也都是仄声。唯有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音字典》)。

大概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字,多半是古入声。这三首诗中的入声字是“白”“日”“入”“欲”“目”“一” “国”“发”“撷”“物”“得” “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发”“撷”“得”,它们在普遍话里都变了平声,而它们所在的位置是规定要用仄声字的。

🔸这三首诗是严格地依照平仄格式写成的。

一般地说,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不拘平仄。试看第一句第一个字,“白”和“嫁”是仄,而“红”是平;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第一字,这里三首诗都用了仄声,但是在其他唐诗中也有用平声的。唯独像“平平仄仄平”这样一个五言平仄句式(在这三首诗中是第二句),第一个字就只能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叫作“犯孤平”。 这一讲所讲的是最基本的东西。讲的虽然是五言,但是可以类推到七言。讲的虽然是绝句,但是可以类推到律诗。讲的虽然是诗,但是可以类推到词。

🔸【特别说明:诗词界流行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比如在五言绝句里,第二句的第一字,其余三句第三字第四字都是必须固定的格律。】

入声字补充说明:

古代的入声字,现在已归入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里:

古代汉字也分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但那时的平声,包括了现代普通话四声的阴平和阳平(即第一、二声)。从平仄上归类,则把阴平、阳平(现代普通话的第一、二声)统称为平声;把上声、去声(现代普通话的第三、第四声)和入声统称为仄声。

现在各地的汉语方言,几乎没有一处的声调系统与唐代的四声完全吻合,最不相吻合的是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把古入声字已分别归入了第一二三四声里面。因此,现在写古诗词,在平仄上最容易搞错的也就是古入声字。古入声字现在读第三、四声的仍属仄声,古入声字现在读第一、二声的字,就易于出错。

课后拓展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