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光源的生命体:我们可不是外星来客哦

纷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自带光源的生命体:我们可不是外星来客哦

城市之光

人类的城市夜火流转,通透的亮光令黑夜宛如白昼。然而,地球上最丰沛的光源之一,其实正来自生命本身。

在广袤无垠的地球上,有无数生命自带光源,请跟随我的叙述,一起了解这些神似外星来客般壮美神奇的发光生物吧。

最为人熟知的发光生物当属萤火虫了。这种夏夜森林里随处可见的小生物在全世界共有2000多种,但并非全都可以发光。它们属于肉食性昆虫,菜单上最常见的食物是蜗牛。

流光溢彩般的夏夜萤火虫

新西兰的著名景点,维摩萤火虫洞

萤火虫的真身,怎么样,吓了一跳吧

萤火虫为了求偶而发光,有些一闪一闪如同灯塔打信号,有些则长亮不衰,有些则按自己的节奏闪闪停停;萤火虫有一种独特的光信号编码表,雌雄体之间通过光信号彼此沟通交流,看对眼了就双双结对去过快活的小日子。

生物发光仰赖三种元素,氧气、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值得一提的是,在英语中,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词根都是Lucifer,路西法。这正是《圣经》中堕落地狱的恶魔撒旦还在天堂担任天使时的名字。在拉丁语中,路西法意为“光的使者”。

闲话少叙。第二种要介绍的发光生物是水晶水母,它学名为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又称水晶果冻水母。

在深海发出淡蓝色荧光的水晶水母

水晶水母生活在北美洲西海岸,它几乎通体透明,且没有任何颜色,如果它不发光,人们很难分辨,甚至发现它。这种水母能发出蓝色的荧光,在水中缓慢漂浮时姿态平静而祥和,如同一架UFO般神秘美丽。

水晶水母吃软体生物为生,偶尔也会捕食甲壳类浮游生物,如藤壶或蟹的蚤状幼体等。它们胃口很大,能吞下占其体型一半的食物,有时也会吃其它凝胶状生物,包括下一节要讲述的栉水母,和水螅,饿到极限时甚至会同类相食。

2008年,下村脩联同马丁.查尔菲、钱永健对水晶水母及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第三种生物是大名鼎鼎的栉(zhi四声)水母,这种生物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其状如胡桃或大脑或两肺的腔肠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海胡桃”。

古老神秘、美丽炫目的栉水母

栉水母可以说是发光生物中资历最老的生物。作为老前辈,空灵缥缈又绚丽异常的它能发出不止一种颜色的荧光,常常令人目眩神迷。

在自然界里,栉水母的奇光异彩常常能令其他捕食者望而生畏。闪烁着的亮光向捕食者表示这一餐可能味道很糟,甚至有毒;栉水母生活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海,它的发光能力能帮助它很好的辨识方向或是查看周围的环境。在适当的条件下,一次强烈的闪光足可照亮100米的范围。

第四种生物生活在陆地上,它发出的荧光或许没有上述几位耀眼,但很多人对它视若无睹、习以为常,甚至不知道它还有发光的特性。

这种生物就是马陆。

在黑暗环境中发出绿色荧光的马陆

一条拥有618条腿的雌性马陆

马陆又被称为千足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大多数以枯枝落叶为食,但有时也会啃咬植物的幼苗,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害虫。

除了腿多,马陆还有另外一种特征,那就是它有一股臭不可闻的味道。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味道奇丑无比,导致很多鸟兽都不愿下口食用它,它就能存活下来了。据研究,马陆身躯表面的分泌物味道虽臭,但却是一种有效的驱虫驱蚊物质。

说句题外话,有次在山上露营,小虫子小蚊子多到受不了,各种骚扰根本无法好好睡觉。于是我想到了马陆,我就捉来一条,受到威胁时它会将身体缩成一小团来装死。同时身上就开始分泌恶臭的粘液,我将它身上的粘液涂抹了些在帐篷四周,然后在地垫上也抹了些。一会之后,小虫子小蚊子果不其然都被熏跑了,我心中虽高兴,但那臭味却也令我一夜难眠,第二天昏昏沉沉,烧水时把篝火都浇熄了。

回到正题,马陆散发荧光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对捕食者的警告。不同于团成一个球状的装死和分泌恶臭粘液这类被动的防御机制,发光警告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机制。

它用身上的异光警告所有捕食者:我绝不是好惹的!任何忽视警告的家伙都会咬到一口毒液!

有趣的是,一些夜行性捕食者,如老鼠等相当惧怕发光的马陆。一旦看到马陆发光,立刻头也不回地逃之夭夭。

长在木头上的发光真菌

如外星生物般的萤火鱿

地球上会发光的生物千千万万,地面上有超过90种真菌会发光,居住在白蚁丘中的叩头虫也会发光;而海洋中,数以百计千计的水母、鱿鱼和各种鱼类也都会发光。

限于篇幅,本文就先介绍以上四种发光生物,其他的有机会日后再说吧。

1、变态还食尸,这是种什么蝴蝶?

2、Ta鄙视全人类的生育力:75亿毛毛雨啦,我2年能生1千万亿

3、别吃我!我只是条700公斤重的深海怪鱼

4、90年,百战磨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史

5、浅海珍宝,猛毒玳瑁

©2014-2017  张涛拉罕,all rights reserve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