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不食嗟来之食;富而有德,不取不义之财。
《公孙仪吃鱼》是战国时期韩非所作古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昨晚帮女儿清洗外套,发现一枚小巧可爱的发卡,不是我买的,那是谁送的呢?于是问女儿。女儿答,是一个跟她要好的同学送给她的小礼物。由于最近也有一两次发现有小吃,小礼物出现在女儿的书包里。于是便发自肺腑地又跟女儿谈起了公孙仪吃鱼的故事。
我说:“你怎么又收别人的小礼物了,之前你也老是吃人家的东西,难道你忘了公孙仪吃鱼的故事了吗?”女儿委屈地回:“妈妈,在学校我也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同学吃了,她们就送我的。”
我回:“可是人家是特地给你选的小礼物,可能比零食更珍贵,你是随手帮助了他人而已,因此你应该不求回报,不能接受人家的礼物才对啊。”女儿思考了一会,气鼓鼓地回:“如果实在是太珍贵的东西,我也不会接受的!她也买了送给其他同学的,别人也都有的,为什么我不能接受?”
我发起最后一波训诫:“别人都可以接受,就是你要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你可以与众不同,你不要轻易地接受他人的礼物。如果你真的想要,家里都可以给你买到!”女儿强势反攻:“好,你的是有道理,但不妨听我说完!我想问你,对于这样的事情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因循守旧?你应该知道我接受了同学的小发卡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告诉我得空的时候挑选一个精美的小礼物,再去回送给人家,那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啊!再说,你在办公室跟同事相处,那你下次千万别吃庄老师陈老师的好东西,严老师的蔬菜,徐老师的网红零食 ,你自己吃人家的,还拿回来留给我吃,吃那么多,你却不允许我吃或接受同学的任何小东西?你好好想想,怎么教育小孩子的!”女儿的话,像一把把小刀子,毫无保留地向我飞扔过来,还例无虚发,一下子把我震的四分五裂~
我一时无语回对!就差喷出一口老血。我该不该发一波狮吼功应对?咆哮吗?咆哮有用吗?现在估计没用了!我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孩子的青春叛逆期。
我的思想是不是墨守成规了?教育是否因循守旧了?到底我要想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教育的路上还是值得反思。那就让我们找到恰当的点切入,慢慢磨合吧。你的观点是同学之间,确实略可以近似等同于妈妈工作的同事之间,同样的一个小小平台,同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礼尚往来,确实是情之所至,理所当然。但是,妈妈担忧的是,以后你踏上了社会,接触的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小环境、小团队。你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上所站的位置,在社会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式各样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小小的集体、团队那么简单。妈妈让你尽量保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原则,不要去收受他人的小礼物,是希望你一直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社会是复杂的。希望小小的你,清心寡欲,少一点物质的玩味,多一些志趣情感的熏陶;少点物质束缚,也会少很多牵绊,那是现在的你体会不到的。不过不管墨守成规也好,因循守旧也罢,请你还是要记住公孙仪吃鱼的故事。
穷且益坚,不食嗟来之食;富而有德,不取不义之财。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