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21)天下皆不可市

易经(121)秦二世与赵高

秦始皇首先重用赵高,二世当政几乎将国政全交与赵高,而国亡。而赵高呢,在始皇帝在世的时候,对始皇帝也的确是忠心。王夫之叹曰:小人之心,智者弗能测也,刚者弗能制也。料其必不能,而或能之矣;料其必不欲,而或欲之矣。项羽之暴也,沛公之明也,章邯之怨方新也,尽天下欲食高之肉而寝处其皮也,使高灭嬴氏之宗,开关以讲于诸侯,岂能免于刀俎,而况受纳地之封乎?则以智者料高,而固知其与秦相终始;以愚者料高,而亦决其与秦同齏粉也。然而必弑胡亥以徼幸于一得,岂徒胡亥之愚,矢入幄而不觉哉?明而熟于计者,未有谓为且然者矣。祸福之外,有无藉之欲焉;死生之外,有无方之谲焉;俄顷之閒,有忽变之情焉。利亦有所不喻,而无所不逞,而后君子莫能为之防。故圣人且犹难之,诚哉其难之也!“濡有衣袽,终日戒”。终日者,无竟之辞也。舍禔躬慎微而求驭之之术,不堕其阱中者鲜矣。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此一爻言人之得其所随,而戒以必出于正也。

秦始皇和二世,都能得其所随,然而,无论是赵高或者李斯皆存心不正。

周公系随三爻曰;四阳在上,丈夫之象,所当随者,初阳在下,小子之象,不当随者,三近四而远初,则惟近之从,而不暇及于远,为系丈夫,失小子之象。夫四阳当任,而已随之,何求不获?何欲不遂?然使以有求必得之故,而苟于示,则又岂君子之道义自重者哉?故必利居贞,不为苟且,图侥幸之富贵,而致入邪媚,庶乎其无失矣!

易经说的都是推演,吉凶皆人自选而以,假如心地正,李斯又如何会和赵高同党要追随二世,而将公子扶苏杀之。李斯心正,则即使扶苏当政,蒙氏一族权倾天下,以蒙氏一族为人也会如赵高一样将其剐刑。

站在二世的角度,用了赵高,以为得当所随。自己能掌国政,然而赵高用之何心,自己一点也不知道,赵高的野心,都是二世的愚蠢所激励的。我们今天读史,会叹息当时的国政如何会落入这两个愚蠢到极顶的人手上?李斯是那么聪明有才华的人,为何也被迷了心智,而贪权贪财?随卦讲自己随的人,李斯认为自己随了二世会荣华富贵,自己也是随有所得,而不愿随了公子扶苏,因为扶苏做人仁义,为人得正,又在将军蒙刮军中学习,能力必然很强,怕自己能力不够而相位不保。二世愚蠢,自己的小聪明,能忽悠二世。

然而愚蠢的人,你能忽悠,别人赵高更能忽悠。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孔子释三象曰:三之系丈夫,岂独势之弗兼与哉?盖其取舍之极定于中,志在从四,终身以之。其视在下之初,固非所当随者,毅然舍之而不随也。

赵高和李斯,决定舍扶苏而从二世,这两人志皆不是要终生从二世,只不过求其权位富贵。

然而此随也不过侥幸一时之荣,而身名一玷,千载长羞。

随则系之终生,如徐庶,因为随了刘备,即使进了曹营,终生不言一句,曹操也一样敬重他,没有加害之意。

古代农业社会,大多数的财富都有土地有关,人的流动性要小,财富才能积累,而积累的速度也是相当的慢。

到了工业社会,要求人的流动性大,这样会提升效率,把有效的人力资源用到极至。然后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人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没有变,一个人的生命短暂,能做的事依然极少,那么,和谁一起,心地正否就非常关键。

碰到愚蠢的人,即使有短期利益也不能随之!否则10年一过,人生就去之宝贵时间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