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不一样

朱自清的《春》绝对称得上是经典,它收入中学课本,想必也几十年了吧?

我从上初中时就特别喜欢这篇文章,自然按课后要求,把它背了个滚瓜烂熟。后来,当了语文老师,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为了督促他们背诵,我也顺便把《春》复习了一遍又一遍。

可以这样说,《春》的字字句句,甚至是标点,都已经清清楚楚印进了我的脑子。

可是,教这一届的时候,我们改用了部编教材,一学之下,竟发现这个“春”不一样了!

在早自习上,学生们高声朗诵“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我还提醒他们,是“巢”不是“窠巢”!学生反驳说,书上就是这么印的啊······

我大惊,赶忙翻开课本,仔细查看——哇,还真是!不但是这一处,在其下还有一堆改动!我向来是不惧怕改的,如果你改得越来越好,我当然欢迎。可是,如果改得不伦不类,那何苦来哉呢?

请看课文都做了哪些改动:

1.把“巢”改成“窠巢”

原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改句: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中当中。

2.把“跟”改成“与”

原句: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改句: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把“嘹亮地响着”改成“在嘹亮地响”

原句: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改句: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把“儿”改成“子”

原句: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改句: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5.把“民”改成“夫”

原句: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

改句: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

6.加“的”

原句:披着蓑,戴着笠。

改句:披着蓑,戴着笠的。

7.把“房”改成“草”

原句:他们的房屋。

改句:他们的草屋。

8.加“他们”

原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改句: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9.把“它”改成“他”

原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改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我特别相信编教材的人这次有充足的理由,比如尊重原著啊,尊重作者啊等等。诚然,朱自清的原著是那样的。可是,你不想一想,那原先编教材的人做了一些改动,就毫无道理?你这次又改回去,让上一拨编者情何以堪?而且从改后的效果来看,我又觉得特别无所谓。

以上9个例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改坏了,改还不如不改;二是没必要,改不改没啥大用。

改坏的有例1、3、4、5、6、8、9。

例1的“窠巢”就是“巢”。一个“巢”就能清楚简洁地表达,何必增加另一个字形较繁难的“窠”呢?例3改得韵味全失,不改之前,连上上句,让我们觉得牧童的短笛吹啊吹的,余响绵长;改后笛响戛然而止,好像牧童在吹笛时突然让人打了一棒子。例4,要么说“树叶儿”,要么说“叶子”,现在改成了“树叶子”,显得面目伧俗。朱自清当时可以那么说,但现在还那样说就不好了。例5也是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农夫”总不如“农民”来得通俗明白。例6不加“的”字时,原句多工整,而且和上句连起来,表意完整。如果加上这个“的”字,整个读,好像话还没有说完。例7加上“他们”完全多余,因为前边的主语“老老小小”后边没有任何陈述的内容,本句开头就不必加指代他们的“他们”。再说,这一大句因为“他们”的加入而显得节奏迟滞憋屈,不那么简洁明快了。例9把“它”改为“他”,意思是那娃娃一律是男孩儿,这不太可笑了吗?记得我的初中语文老师还给我们讲“它”的道理,小娃娃嘛,性别特征不那么明显,而且也不具有人性,所以用“它”,英语中也一般用“it”来指称娃娃。我觉得很有道理啊。你现在这么改,是何道理?

没必要改的有例2和例7。

例2中“跟”和“与”都是连词,作用相同,改了也没大的区别。例7中“房屋”包括“草屋”,我相信农民的房子也不都是草屋吧?还可能有泥屋、石屋之类的,何必要改。

我们对对经典课文,改时一定要慎重。要尊重原著和作者,但也一定也要尊重历史流变和使用对象。

上一拨教材编者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他们字斟句酌地考量了半天,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工作。

初中教材是给十几岁的孩子看的,不是给搞文学研究的人看的。该要减轻认字识字难度就要减轻难度,该改成易于他们理解的形式就改成易于他们理解的形式。不能因为要保持原貌而让孩子吃生鸡蛋。

也要尊重约定俗成,尊重广大教师和老一辈的学生,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如果父亲背的跟儿子背的东西不一样,让他们怎么辅导儿子?

语文有时候之所以不受一些人欢迎,就是语文没个定性儿,一会这样,一会那样,让人无所适从。

一动不如一静。

(0)

相关推荐

  • 《诗经》第十二篇     鹊巢

    ​<诗经>第十二篇    鹊巢 这是一首描叙贵族女子出嫁时迎送情形的诗.满载财物的众多车辆.庞大的迎亲队伍前呼后拥,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 ...

  • ​诗 // 回忆喜鹊

    胡乱写一通 回忆喜鹊 --你写到的喜鹊我已经多年不见. 只有记忆中,它们还在飞翔:一只 刚落在院墙上,就被狗的狂吠吓得坠落, 一命呜呼.情景让人胆颤.还有的落脚 在白杨树顶端,用叫声寻找配偶. 在苍凉 ...

  • 敬业教师对当今教材的“点睛”与“破足”

    多 些 画 龙 点 睛,少 点 画 蛇 添 足  邹贵虎              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是一本全新的教材,从形式层面来讲,设计与编排比旧版更精致,更优美,更能 ...

  • 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辉煌落幕

    5月7日,国家大剧院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乐声中落下了帷幕.一个月里,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迎来了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支交响乐团,17位指挥家,30余位知名演奏家. ...

  • 张昊辰携手 NCPAO 演绎「山河诗篇」,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今晚落幕

    今晚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音乐会结束,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音乐节也就彻底谢幕了.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算上今天,音乐节的演出我前后听了八场:另有一场虽然买了票,却因为身体抱恙.试图转票未遂而被迫 ...

  • 赏春随吟

    天热预示春光逝,花开展姿初夏天. 鸟语悦耳响林间,牡丹竞艳满花园. 悠闲自在观山景,开心致富赏丽苑. 中华圆梦任重远,民族复兴喜心间.

  • 朱良春:治疗失眠,不得不说的好方药(好文强烈推荐)

    朱良春老师治疗顽固失眠思路广博,用药独特,博采众方,独辟蹊径,崇古而不泥古,尊师而有创新.临床多见遣方新颖,别具一格. 吾辈遵朱师之法,多年应用临床,每收著效,为究其陶铸古今,自成一家之路,今整理朱师 ...

  • 春天一碗“养肝通神汤”,补肝肾,强筋骨,养肝血、解肝郁

    春天自然阳气萌生升发,气温.日照.降雨都开始上升或增多,春是温暖的开始,孕育着生长.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春天,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 初春不宜补 ...

  • 启蒙再纯五律《春林好诗》李再纯(外一首)

    启蒙再纯五律<春林好诗>李再纯[启蒙诗道阐真谛;匡救语言能继承.1;2觉悟韵格知教化;创新绝律懂仄平.3;41起.仄仄平平仄;2承.平平仄仄平(韵).1;23转.仄平平仄仄;4合.平仄仄平 ...

  • 《春之花》闭幕式暨秉乾国酒品鉴会,瓷酒文化赋能焕发新生机

    5月7日,为期22天的2021天智和当代中国陶瓷艺术邀请展<春之花>华丽谢幕.这22天,可谓精彩纷呈.这22天,给我们所有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最高规格的陶瓷艺术盛宴,丰富多彩的文化艺 ...

  • 【七绝组诗】《 春之歌 》

    .(1)禾苗破土暖融融,沃雨催苞恋惠风.柳泛鹅黄舒翠袖,花光飞彩满江红.(2)蝶舞春光妙境生,云传燕信柳芽萌.何人叠卷栽佳句?梦笔狂书韵里行.(3)鲜花灿漫艳迷瞳,满地芬芳醉鸟虫.山水相依听柳浪,烟霞 ...

  • 春天的客家民俗盛典,兴宁陂蓬春祭“美女献花”热闹非凡

    2017年3月19日,广东兴宁市径南镇陂蓬(大陂蓬,含坪埔.陂蓬全境各柏塘部分地区)陈氏开基祖婆熊大嬬人在兴梅二地的裔孙约600人,代表祖婆全体后裔10万大众,越岭翻山到西山嶂祖婆福地"美女 ...

  • 改版风铃:优雅百搭的春夏钩针连衣裙(有编织图解)

    "风玲"--是一个赋有诗意的名字,风玲连衣裙也是我喜欢的,我将网上的版本改为了我自己喜欢的版型还画了图解,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改版风玲. 『 风 铃 』 线材:8号蕾丝线 用量:9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