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陈君石院士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肿瘤营养学大会暨2021中国医学营养整合联盟学术会议、2021国际肿瘤代谢与营养学会学术会议于2021年7月2日-4日召在北京顺利举办!

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与国内肿瘤知名专家一起,围绕大会主题《Nutrition, the First Line Therapy》,为参会人员奉献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本期内容回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讲解的《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

人群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 2018》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比24%。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我国2015年癌症发生率392.9万,死亡233.8万,较2014年增长2.5%。

2018年世界癌症基金会发布了《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提出了预防癌症的十大建议:

  1. 维持健康体重
  2. 多做身体活动
  3. 食用富于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食物
  4. 限制食用快餐和其他高脂肪、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
  5. 限制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
  6. 限制饮用高糖饮料
  7. 限制饮酒
  8. 不要使用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9. 母亲们:如果可以,给婴儿喂哺母乳
  10. 对于癌症病人:按照上述建议(如可能)

除此之外,同时强调全面实施十条建议,不强调个别食物和营养素;要减少患癌风险,不吸烟和避免暴露在烟草和猛烈阳光下同样很重要;遵循这些建议,很可能会减少摄入盐、高饱和及高反式脂肪,而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其他非传染性疾病。

建议 1: 维持健康体重

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成年后应避免体重增加,作为第一条预防癌症的建议提出。目前,研究显示与身体肥胖有关的癌症发生危险性增加的癌种有食道(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绝经后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肝癌(证据充分);胆囊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口咽喉癌、胃癌(有可能性)。此外,与腹部肥胖有关的癌症涉及结直肠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绝经后期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证据充分)。

图片来源:《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 WCRF, 2007

肥胖导致癌症发生风险增加的作用机制:
  • 肥胖个体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和瘦素水平升高,这些因子能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 脂肪(尤其是腹部肥胖度)可增加胰岛素耐受,胰腺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进行补偿。
  • 性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在肥胖和癌症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肥胖的特征之一是具有低度的慢性炎性状态,这种慢性炎症可促进癌症的发生。

建议 2: 多做身体活动

第二条推荐建议为多做身体活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已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可降低癌症发生危险性的涉及结肠/直肠癌(证据充分)、绝经后期乳腺癌(很可能)、子宫内膜癌(很可能)。

建议 3: 食用富于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膳食

第三条建议为食用富于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的膳食。研究表明:植物性食物对胃肠道、呼吸道和前列腺的癌有保护作用,简单举例,水果有益于口腔、咽、食道及胃、喉和肺的癌;大蒜减少结肠/直肠癌的发生风险;食物中的番茄红素和膳食纤维分别减少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建议 4: 限制食用快餐和其他高脂肪、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物

建议 5: 限制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

接下来,陈君石院士高屋建瓴的讲解了《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对当前我国的重要意义。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膳食模式的“西方化”、身体活动减少和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因此,报告中的10条建议完全适合于中国当前情况。

从1992年到202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成人低体重率显著降低,由9.7%降至4.2%。与此同时,成人超重率和成人肥胖率却逐年升高,成人超重率由16.2%增至34.3%,成人肥胖率更是由3.6%激增至16.4%。

从饮食的摄入情况分析看到,1992年至202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膳食能量摄入量均有所下降,城市:2450Kcal/标准人日降至1940 Kcal/标准人日;农村:2509 Kcal/标准人日降至2054 Kcal/标准人日。然而,从膳食模式30年的变迁中,我们看到城市和农村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逐渐下降,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逐渐增高。

最后,陈君石院士强调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同时, 还能预防其他一些慢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是仅次于戒烟的个人防癌措施。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