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式思考

反刍式思考是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对情绪也有重要的影响。 [1]

  • 中文名

  • 反刍式思考;反刍思维

  • 外文名

  • ruminative thinking

概念

编辑

首先对反刍思维(rumination)进行研究的是 Nolen-Hoeksema,她和同事们对反刍思维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研究,她把反刍思维定义为一种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它是一种被动、重复的思考负性情绪、专注于抑郁症状及其意义的无意识过程。反刍包括专注将注意力放在他的消极情绪和这种情绪可能带来的结果的行为或想法(Lyubomirsky and Nolen-Hoeksema 1995)。一些反刍的个体会隔离自己,使自己处在抑郁症状中并担心 这 些 症 状 可 能 带 来 的 后 果 (Koole et al. 1999 ; Nolen-Hoeksema 2000 ;Nolen-Hoeksema et al. 1994)。当个体在生活中遭遇负性事件时总会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我总是这样想很多”“我无法控制我的思想,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来做事情”,个体对所遭受事件的原因、结果和对事件的感受进行重复性的回想,这不但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反而使个体再次陷入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中。编制悲伤反刍量表的 Conway 指出当个人经验到自己所重视的事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个人的专注力会锁定在获得重要目标有关的想法上,脑海里不断思考的内容具有弥散性、不具体,且多是指向自己的负性信息。 [2] 
前人关于反刍思维结构的研究,使用广泛的是 Nolen-Hoeksema & Morrow(1991)的反刍思维量表,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反刍思维是单一维度的,只有少数研究的量表里认为反刍思维是多维的。即使是一维结构,反刍思维的定义也被多种方式概念化,例如有目的的对思想法、感受和症状的分析(Nolen-hoeksema,1987),是一种压 力 应 对 时 的 思维闯入。关于反刍思维的后一种定义在理论上和经验上更接近思维闯入。为了验证这个关系,Connor-Smith 和他的同事(2000)对压力反应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思维闯入与反刍思维都与无意识因素显著高相关。这种无意识因素无需意志努力,在个体意识之外,指导个体应对压力情境。反刍思维可以作为 Nolen-Hoeksema 定义的反刍反应的一个分量表,它是对问题和情绪的一种更有目的的洞察(Lyubomirsy&Nolen-Hoeksema,1995)。反刍思维和思维闯入都与忧虑、思虑特性有关,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对压力的非适应性反应。
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把反刍思维看成是病理性的,它与多种消极情绪相关。但是很多学者对于反刍思维构成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Treynor等(2003)认为反刍思维由倾向于认知性的问题解决的适应性反省深思(reflective pondering)和倾向于关注负面刺激的非适应性的强迫思考(brooding)两个因素组成。前者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而后者会使个体沉溺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中。Martin等(1996)提出了状态说观点区分出两种反刍状态:正常反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风格,它能缩短目标距离,接收来自环境间接的暗示,促进目标行为;而病理性反刍则是适应不良的反应风格,阻碍目标的达成。
反刍思维是一种伴随认知、情感、行为的复杂现象,它出现持久且难以摆脱,关于反刍思维的概念界定研究者们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反刍思维是一种心理病理性的认知风格,表现为对消极情绪和经历的反复思考。采用韩秀(2010)对反刍思维的定义:“反刍思维是个体反复思考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的症状、原因、结果的思考方式”。 [3] 

理论

编辑

反应风格理论

反刍思维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的Nolen-Hoeksema 将反刍思维定义为“个人在无知觉的状态下倾向于对个人消极情绪一直循环思考,把目光聚焦在事件的原因和后果而不能积极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Nolen-Hoeksema(1987)在反应风格理论中提到两种不同的反应风格:非适应性的反刍反应和分心式的转移反应。反刍反应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不断回想消极事件的前后经过与原委及自己的感受,易增加个体的消极记忆,对事件的消极归因也会使扭曲其对事件的解释,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中的个体能从消极情绪中转移出来参加其他活动,这种方式是适应环境的,有利于个体向他人寻求解决现状的帮助,积极情绪也会产生更多的创造性。
对反刍思维和心理障碍问题关系的大量研究也支持了反应风格理论即发现个体的抑郁会因反刍思维而被加重和延长;研究也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陷入反刍思维,且女性的反刍思维多发生在抑郁、悲伤的时候而男性的反刍思维多发生在愤怒的时候,可知性别差异存在于反刍思维中,社会角色可能是导致性别差异的原因。

自我调节执行功能模型理论

Wells 和 Matthews(1996)认为把自我调节加入到对反刍思维的解释,从认知角度来看,个体对外界刺激进行登记编码再在脑中对此进行评估最后形成指导个体行为的认知。该理论看重反刍思维元认知和负性情绪的关系,认为个体产生负性情绪的根源是对反刍思维的元认知。在临床半结构访谈中发现绝大部分病人都对反刍思维持积极和消极的元认知。前者将反刍思维看成是一种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如“反刍思维可以帮助我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认识,防止我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后者认为反刍思维是有危害的,具有不可控性,使人不舒适 (如“一旦反刍我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一旦反刍人们就会拒绝我”)。当面对负性事件的时候,对反刍元认知阻碍了对积极应对策略的使用和适应性自我认知的重构,因此,反刍思维得以继续使人陷入无尽的烦恼当中。Papageorgiou & Wells(2003)对此作出理论结构图,“对反刍思维的积极元认知会促使个体持续处于反刍状态,而一旦引发反刍,个体通常会评价这种思维加工是有害而且不可控的(消极信念 1),并造成不良的人际社交后果(消极信念 2),消极元认知的激活直接导致了抑郁。因此,反刍思维、抑郁、元认知信念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身心健康”。 [4] 

目标进程理论

目标进展理论(goal progress theory)认为个体的反刍思维是因理想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自我管理的认知方式。当个体觉察到理想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的时候就会在头脑里不断地进行思虑,试图借由此种反刍来降低目标受阻的落差状况。反刍思维可以使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变得更加清楚,促使个体向这个目标努力从而使目标与现实的距离得到缩短。如果个体放弃了目标或实现了目标,那么反刍思维就结束了。
Matin等人用思维镇压实验证明了目标进程理论,实验要求A组被试想象北极熊,其他两组禁止想象北极熊,B组没有任何反馈信息,而C组是被告知他们成功控制了自己的思想的。之后让三组被试快速指出电脑屏幕上与北极熊有关的词(例如“白雪”等)。结果符合实验预期,单纯抑制想象且没有任何反馈的B组其反应速度比其他两组都要快,这个实验表明思维镇压适得其反,越是试图控制的信息反而越容易闯入到意识里来。把反刍思维看成是蔡加尼克效应的一个实例,与已经完成的事情相比,未完成的事情更容易被个体记忆。从这个理解,目标进程理论认为反刍思维的可能性会因个体达到目标或者放弃目标而降低或结束。

测量

编辑

关于反刍思维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问卷调查法,一种是实验法。研究以问卷法居多。被广泛用来测量反刍思维的量表是Nolen—Hoesksema(1991)研发的反刍反应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该量表区分了三个反刍维度,采用从“从不”(1分)到“总是”(4分)的四点计分方法,以得分高低表明反刍思维倾向的严重程度,得分越高越表明该倾向越严重。国外在对临床和健康人群的研究里广泛使用这个量表,国内许多研究也表明RRS在中国高中生、大学生群体里试用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由于对反刍思维的定义不同,此外还有一些在研究中表现出较高信效度但没有广泛使用的量表,比如Conway编制的悲伤反刍量表(rumination sadness scale,RSS)测量包括反刍思维强度和反复性的13个项目。Sukhodolsky愤怒反刍思维量表(ARS),包括报复想法、事后记忆、愤怒记忆和理解原因四个维度。Butler & Nolen-Hoeksema(1994)反应风格量表(RSQ)共有20个条目,10条测量反刍思维,10条测量分心。Robinson& Alloy(2003)提出压力-反应性反刍思维(SRT),注意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特定反刍思考倾向。Treynor等人(2003)把反刍反应细分为反思(reflective pondering)、忧思(brooding)和忧思想法(depression-related)。但因忧思想法分量表与忧虑量表的题目有重叠受到质疑,后续的研究大多用反思与忧思两个分量表进行研究(Harris,2008)。 [5] 
实验法设计的过程是先让被试听一个悲伤的故事,再把被试分为两组:反刍任务组、转移任务组。前者被“我是多么无助”等文字诱导产生悲伤的情绪,而后者的注意力则被转移到其他情境。最后在任务结束的时候由专业人员对两组被试进行反刍思维的评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