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遇到国家博物馆,看看大清皇帝的帝王生活

沈阳的历史地位在明朝的时候,不是那么重要,其地位不如同在辽宁地区的辽阳,那可是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后来满清的崛起,努尔哈赤定都在沈阳,从此沈阳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变。历经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建设,沈阳故宫建成了,成为我国现在的三大故宫之一。

后来满清入关,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定都北京。而沈阳作为大清朝的龙兴之地,一直受到清朝皇帝的特别照顾。清朝的皇帝回老家祭祀祖先,沈阳故宫还承担着行宫的重要功能,沈阳故宫存放着大量的奇珍异宝,都是清朝帝王生活的见证。

这次沈阳故宫带着精品文物,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次文物大展,“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

可以说是强强组合,很多精品难得一见的文物,能够走进普通老百姓的视线,能够第一次近距离与这些宝贝们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不多说了,还是上展品照片,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首先一进门就能够看到最重量级的展品,皇帝的宝座。真是叫人震撼,帝王气派。

下图就是宝座旁边的大象,寓意太平有象,大象还驮着一个宝瓶上面还有“大吉”二字。寓意:“象驮宝瓶,平升三级,吉庆有余”。

一开门就被沈阳故宫的精品文物镇住了。接下来的展品太多了。

下面是几位皇帝的画像,

清太宗皇太极的两张画像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画像

清圣祖康熙皇帝的画像。

说实话,第一张皇太极的画像水平很高,符合宫廷水准,而后面的画像水平就差多了,没有皇家水准,不知道是不是后来临摹的作品。

下面是努尔哈赤的宝贝——谥册和谥宝,连放宝贝的金盒子都一起来这里展出,真身太难得。

下面是当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用过的宝剑和宝刀。

下图是当年皇太极时期的龙纹信牌,上面写着“宽温仁圣,皇帝信牌”。

下图是存放信牌的皮袋,上面也画着龙。

下图是一个组合,一把椅子和一个宝盒。

这把椅子叫云龙纹交椅,过去皇帝在外面出巡的时候,坐的一把椅子。这把椅子应该可以合起来,便于存放和拿取。

这个是乾隆年间制作的存放玉玺的宝盒。

下面的3张图就是乐器,皇家乐队专用,到处都是龙的图案。

下面就是皇家的用品和装饰品,小中见大,奢侈豪华,尽显皇家气派。下面的景泰蓝小壶

下面是存放奶茶的大茶壶,好像暖水瓶。

下面的这个宝葫芦真是奢侈之极,浑身全是白玉的小葫芦。

下面的两个葫芦造型的瓶子,都写着“大吉”二字。寓意:“大吉大利”。

连一把扇子也绣得如此精致。

下面这个展品就是当年的大冰箱,个头比较大。

下面的展品两个小碗,上面写着“福”和“禄”。

更为精致的还有就是好几件龙袍,上面绣满了五爪的金龙。绝对是丝织品中的顶级作品。

清朝皇家也有信仰,其中重要的就是佛教,下面是两组展品是五供和佛家八宝,所谓佛家八宝也就是八种法器。

最为著名的,好认的有双鱼,有伞盖,还有就是盘长,俗称的中国结。

还有一些展品就是一些佛像,有藏传佛教的佛像,也有汉传佛教的佛像。

下面的一组照片就是皇帝的盔甲和马鞍等,连马鞍子上面都刺着龙,龙乃帝王专用。

皇帝也喜欢琴棋书画,皇帝的书桌上面也摆着文房四宝。

下面是书桌后面的竖匾对联。

皇家的笔架都是不一样,景泰蓝笔架,上面还是两条龙。景泰蓝由于工艺复杂,花色众多,而且造价昂贵,深受明清两朝帝王的喜爱。

还展出了一些清代的皇家图书。

皇帝和大臣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在这次大展中也是重头戏。

雍正皇帝书写的“平安如意”最为抢眼。

最后的部分就是展出了沈阳故宫所收藏的皇家门神和对联。

门神画工精细,绝非一般民间所能够比拟的。

最后就是这幅对联。

就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些展品吧!真心地感谢沈阳故宫和国家博物馆,让我们这些普通观众,能够有机会,亲眼目睹清朝皇家的风采。使我们对清朝皇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由于篇幅有限,本次金玉满堂大展,还有很多精品文物,就不一一介绍给大家了。还是有机会能够走进国博,亲自去领略吧!

神州大地的文化古迹太多,太精彩。如果你也热爱文物古迹,喜欢历史文化,就请持续关注吧!希望对您的寻古出行有所帮助。

300篇精彩美文,必定有你喜欢的,就请持续关注吧!

你的点赞、关注和转发,就是对作者的最大的支持。

文中的广告,麻烦点击一下,支持作者原创。

同类精品文章,相信你也喜欢

带着孩子走进国家博物馆——万里同风(新疆展)
带着孩子走进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

带着孩子走进国家博物馆——丝路孔道(甘肃展)

神秘石狮子,2米多高,前腿没有了,依然站着,这就是狮坚强

李自成永昌年号碑,藏在一座古建筑中,藏了300年!无人知道

乡村小庙,深藏十三尊明代菩萨神像,满堂菩萨像,太罕见!

乡村小庙内,深藏一组难得一见的宋代神像,只是可惜

武汉火神山,探秘!北京的皇家道观——火神庙。

探秘!北京城一座大殿内,惊现大清朝九位皇帝的匾额!

探秘!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家!(可不是故宫啊!)

2020,太庙雪景太壮观,不输紫禁城。哈哈!

作者:大槐树,70后,北京土著,民间古迹的记录者。 热爱文物古迹,喜欢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老东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古迹的美丽;四海漫游路上的探路者,喜欢把旅游中的景物,推介给大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记录更多的历史,更多的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