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刚抬头,不利消息就来了,7-9月传统红利期还会来吗?

导读:猪场最怕啥?一怕猪得病,二怕猪价跌。进入2021年以来猪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虽然有肥猪集中出栏,消费处于传统淡季,进口肉持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性的原因还是我国生猪产能的恢复。很多朋友会问,不是说北方去年冬天中招的猪场不少吗,真的还有这么多猪吗?答案是肯定的,近期权威媒体发布了最新全国产能的恢复情况,这让刚上涨的猪价就遭遇当头棒喝,刚火起来的猪价恐怕就要被浇灭了

猪价抬头,连涨两天,但仅是昙花一现

最近两天生猪价格开始抬头,尤其是东北、华北和西北这几个地区,猪价涨势还是比较猛的,辽宁最高一天上涨了0.7元,而其他省份也都有0.1-0.4元/斤的涨幅。借着这波上涨,最低跌到了8.3元的猪价又回升到了8.5元,华北区更是全线回归9元。

猪价涨势喜人,但并不持久,5月15日生猪价格再次跌多涨少,下跌成了主旋律。上涨地区仅有甘肃、四川、广西三地,其中甘肃上涨0.2元,四川和广西都上涨0.1元。此外华东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华中地区的江西、湖北两省,华南区的广东省,华北区的山西省,西南区的重庆市和云南省保持稳定。

说完上涨,咱看下跌,前天上涨的有多猛,今天下跌的就有多惨,辽宁跌0.7元,吉林跌0.5元,黑龙江跌0.4元,内蒙古跌0.2元,山东、河南和河北跌0.1元,安徽、福建和湖南跌0.2元,新疆和陕西分别跌0.15元。

猪价再跌的主要原因是权威媒体发布了一不利消息

权威媒体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继续保持恢复势头,目前,生猪存栏量已经接近正常年份水平。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增长,已经达到了2017年年末的97.6%,而生猪存栏量一直稳定在4.16亿头,这已经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了。按照一头母猪一年出栏16头肥猪计算,当前的母猪量一年可以提供6.9亿头肥猪,这个数量级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国内的猪肉需求了。

屠宰量也是明显上升,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是1800万头,3月才1508.7万头,不仅头数多了,生猪出栏体重也是明显增加,3月的出栏体重已经达到了126公斤/头以上。

母猪产能恢复正常水平,生猪供应基本满足需求,这样的消息一出,就说明当前市场生猪供应距离自给自足已经不远了,看到这个消息,屠企方面势必是再一次压价,逼着养猪户卖猪,养猪户方面,还在压栏或者是对后续猪价还有幻想的猪场基本也就死心了,一买一卖,猪价自然是易跌难涨。

5月13日猪价刚抬头的时候,笔者就察觉到猪价上涨会生变,5月14日发表题为《猪价上涨后的“风险”,恐怕你没想到》可惜并没有引起太多养猪户的注意。当前情况下并不具备猪价大幅上涨的动力,这一前提养猪户是一定要知道的。

7-9月传统红利期还会来吗?

既然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供应也将逐渐充足,此前业内一致看好的7-9月传统红利期还会来吗?

对于7-9月的猪价,笔者是比较看好的,有媒体统计了一季度部分省市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从数据可以发现存栏量同比大幅增长,而且3、4月份猪价下跌后,部分养猪户的持续压栏,叠加市场大肥猪接受度低,屠企强压大肥价格,导致市场大肥猪存栏量增加,不过经过二季度的消耗后,目前市场上三四百斤大猪的数量应该不多了,预计在三季度猪肉消费回暖的带动下,猪价会迎来上涨。

7-9元出栏的猪多数应该是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份,这三个月母猪所生,回想当时的仔猪价格,一度从最低时候的900元上涨到了1500元-1800元/一头,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低温的影响,北方五号病和病毒性腹泻严重,仔猪成活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北方部分猪场中招,母猪开始淘汰,进一步减少了仔猪数量。再加上集团化猪场看好后续猪价,抢购仔猪,使得仔猪价格快速提高。但无论什么理由,当时仔猪紧缺是个事实,这将直接影响到7-9月份的生猪供应。

按照专家推测,2018年之前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应该在6-6.5元之间,最近两年由于环保污水处理成本增加、饲料成本增加和疾病防控成本增加等几个方面,生猪养殖成本增加了2-2.5元/斤,也就是说现在养猪成本基本在8-9元,而且大肥猪的成本更高。现在的生猪均价已经跌破10元了,低价地区甚至跌到了8元水平,在利润薄弱的大背景下,饲养大猪的养猪户会越来越少,这将会降低市场猪肉供应量。

另外,按照往年经验来说,7-9月的猪肉消费相比一二季度会明显好转,基本上每年猪价上涨的转折点都出在7月。叠加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7-9月猪肉消费有望明显提升。

综合以上几点,笔者认为,虽然猪价刚上涨就又开始跌,而且也市场也有产能恢复这一不利信号,但7-9月猪价上涨的预期不变,7-9月的传统红利期依然会如期而至。只是上涨幅度可能达不到大家理想的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