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七:儒家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七:儒家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佛、道、儒三教哲学趋于" 会通" ,并存,并为争夺统治地位而展开斗争,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而儒家哲学虽已不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其正统地位并未消失。唐代哲学家韩愈为振兴儒家的正统地位,极力反佛,但却吸取佛教的法统思想,建立儒家的" 道统" 思想,同李翱的" 复性说" 一起成为宋明理学的思想先驱。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柳宗元、刘禹锡撷取佛教的心性修炼学说,提出" 天人不相预" 、"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的学说,用物体形用的唯物主义体用改造佛学的空体幻用的神秘主义体用观。

1.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

①韩愈的道统说和人性三品说

韩愈(公元768 年-824年)主张" 圣人玄教" ,认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政治制度都是圣人创造的。韩愈把仁义道德称为" 圣人之道" ,这个" 道" 世代相传,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到孟子,构成了一个所谓一脉相承的" 道统"。韩愈以继承道统使之绵延万世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他认为佛教、道教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经世思想是对立的,所以竭力排击佛、道、指斥它们破坏封建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是国无宁日的祸根。

韩愈的道统说的核心是儒家的" 仁义" 二字。由于当时儒、佛、道三家都各有自己的" 道" 和" 德" ,因此韩愈认为只有儒家的仁义才是真正的道德。韩愈对" 仁义" 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原道》)这就是说,道与德是一个各家都可以用的空虚的范畴,必须看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才能判定它所宣扬的道和德是否正确。韩愈把" 仁义" 和" 道德" 联在一起,认为只有儒家仁义才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以此来排斥佛老,论证儒学的正统地位。他认为《老子》所说的" 道德" ,是离开仁义而言的,谈不上是道德,乃" 小人" 之道。他认为佛教主张出家,不要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但求清静寂灭" ,超然出世,是违反封建纲常的歪道。

至于仁义之道怎样实施,韩愈说:" 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 (《送浮屠文畅师序》)道通过礼、乐、刑、政来实施。礼、乐、刑、政都是传仁义之道的" 圣人" 发明的。他们发明这些东西有很深的用意。

首先," 为之礼以次其先后" ,规定尊卑、贵贱的阶级秩序,教卑者贱者承认" 尊尊" 、" 贵贵" 是上天安排的秩序。其次," 为之乐以宣其抑郁" ,教人民唱着歌儿过日子,散散心中受剥削压迫的闷气。第三," 为之政以率其怠倦" ,光唱歌是不行的,要好好种田、交租、交税、当差、服役,不能打瞌睡。最后," 为之刑以锄其强梗" !卑者、贱者不受" 教化" ,不服政令么。那就用严刑!韩愈还对" 礼乐政刑" ,作了进一步解释:" 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原道》)

韩愈又是个天命论者,认为" 贵与贱,祸与福存乎天" ," 人生由命非由他"。但又很重视人的作用,认为" 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 ,圣人可以代天行道。而韩愈的天命论,体现在人性问题上,就是他的先天的人性三品说。

他认为孟轲的性善论,荀况的性恶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等说法,都只是说到了中品的人性,而遗漏了上下二品,因为只有中品的人性,才可导而上下,而上品和下品的人性则是不能更改的。因此,他认为把人性分为三品,才是对人性最全面的概况。他说,"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上品的性,始终是善。"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 ,中品的性。经过教化可上可下。" 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下品的性,始终是恶。上品和下品的性是不可改变的。

对于性与情之间的关系,韩愈认为" 性" 是先天具有的," 情" 是由于接触到外界,受到刺激后而产生的内心反应。性包括仁、义、礼、智、信" 五德" ,情包括喜、怒、衰、惧、爱、恶、欲" 七情" ;性是情的基础,情是性的表现。只能因情以见性,不能灭情以见性。人性上、中、下三品之分,人的情也有三品,上品的情,一发动就合乎" 中" ,中品的情,有过或不及,但大体上合乎" 中";下品的" 情" 则完全不合乎" 中"。情的上、中、下三品与性的上、中、下三品相对应。

②李翱的复性说

李翱(公元772 年~841 年),唐代哲学家。李翱与韩愈有同样的反佛立场,但李翱认为,对抗佛教的成佛理论,必须有一套成圣的理论。他把儒家经典《中庸》的性命学说与佛教的心性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成为圣人的理论,即他的复性说。

李翱的复性说,发展了韩愈的人性三品说,主张性善情恶论。他认为人性本是善的,而情则是恶的。他说:"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复性书》)这就是说,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之所以迷惑不清,是因为人的情欲作恶的。但同时,他又认为性情是不可分的。他说," 性与情不相无也" ," 情由性而生" ,即认为性和情并非各自独立自存的,情是性所派生的,性是情的基础。他又说:" 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就是说,性与情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而存在的。他以水火比作性,沙烟比作情,认为人性好比河之水和烟之火,水火的本质是清明的。它们之显得浑与郁是沙和烟作用的结果。沙不浑,水流便清;烟不郁,火光就明。同样," 情不作" ,性就能圆满地表现它自己。因此,李翱认为要恢复人们本来的善性,必须做到忘情。

关于怎样才能复性问题,李翱首先探究了人性的根源。李翱认为:" 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这是说,性是天生的。李翱又说,"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人性本来是寂静的,圣人虽然有情,而" 未尝有情" ,因为圣人的情," 广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不处于极也"。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心,就是因为受" 七情" 所干扰,为" 嗜欲爱憎" 所支配。

固此,李翱主张,一般人要成为圣人,就要复性,要复性,就要" 视听言行,循礼而动" ;" 弗虑弗思,情则不生" ," 心寂不动,邪思自息" ,做到" 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李翱这种忘情复性的修养方法,就是要彻底排除外物的干扰,使人进入" 寂然不动" 的静止状态。这样人心便" 广大清明,昭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无所不知,无所不通。这种人就可超凡人圣,不仅可以治国平天下,还可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

李翱的复性说为宋明理学所直接继承,程、朱、陆、王都讲" 复性" 、" 复其初" 、" 复如旧" 、" 复心之本体" 等等,它同韩愈的道统说一样成为宋明理学的先声。

2.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①柳宗元的元气一元论、无神论与反天命的历史观

《天对》、《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和《封建论》是的哲学代表作。

柳宗元继承了荀况、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和道家的天道自然的思想。王充主张" 天地,含气之自然" ,柳宗元对此作了发挥,认为物质性的元气乃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一元混沌之气的自然存在。" 唯元气存,而何为焉。" 所谓九重天,并不是谁建造的,而是因阳气聚积很盛的结果。

柳宗元还继承了荀况" 阴阳接而变化起" 的思想,认为阴、阳、天三位一体,统于元气。元气的冷热交错,形成了天地万物。如说:" 合焉者三,一(元气)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 这就是说,天地和阴阳都统一于元气,所谓阴阳二气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两个东西,而是元气的两个方面。正因为自然界是元气阴阳的矛盾体,因而自然界才能变化万千,发展无穷。他在《非国语.三川震》中又说:" 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这里,柳宗元集中地用了八个" 自" 字,突出地强调说明自然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变化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自然界自身矛盾运动的过程。

柳宗元还反对神学天命论,认为" 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他在荀况" 天人之分" 的思想基础上,强调天与人" 各行不相预" ,认为人的吉凶祸福、社会的兴衰治乱,都非" 天" 能主宰,"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要变祸为福,是" 在我人力"。柳宗元唯物主义无神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里,对汉以来的天人感应,符命祥瑞、君权神授等神学史观,进行了广泛了批判,提出了他的反天命的历史观。柳宗元提出了" 势" 的观点,即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这种人类社会发展固有的必然性,不是天命或神意,也不是帝王、圣人的主观意志,而是" 生人之意" 所作用的结果。它是人们要求生存的意愿,沿着固有的必然性,显示了出一种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发挥了荀况" 假物以为用" 的观点,他说:" 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柳宗元还认为,人们为了生存,自然地聚而为群" ,有了" 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群又有大者,争也又有大者。"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柳宗元从人们要求生存的自然意愿,导出了假物以为用的必然;由假物以为用又导出了假物者必争的必然;又由假物者必争而导出了产生君主刑政之必然。因此,分封制度的产生," 非圣人之意,势也" ;郡县制之取代分封制,乃是历史的必然。

②刘禹锡的宇宙观与" 天人交相胜" 说

刘禹锡(公元772-842 年)是唐代对于唯物主义学说作出较大贡献的哲学家,《天论》是他的哲学代表作。

刘禹锡的宇宙观十分有特色,他说:" 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是有形物体中的最大的,人是动物中最突出的。天和人都是" 物" ,同属有形体的事物。

刘禹锡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生长发展的自然过程,天的日月星三光,虽然是万物中最清明的,但决不是什么神物,天地同属物质世界。天是" 清" 、" 轻" 的物质,而地是" 重" 、" 浊" 的物质,并且" 重" 、" 浊" 的地是" 清" 、" 轻" 的天的根本。

刘禹锡是从地的物质性论证天的物质性。他认为,整个宇宙存在的基础是物质性的" 气" ,清浊二气的变化,阴阳二气的作用,促成万物生成;先有植物,后有动物;人则是动物中最有智慧的,能够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而作用于自然界。

刘禹锡探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了" 理" 、" 数" 、" 势" 三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他说," 理" 是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 数" 是事物存在及其规律的不可逃避的必然性," 势" 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在他看来," 以理揆(度量)之,万物一贯也" 万事万物" 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 ," 数存而势生"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并且," 彼势之附于物而生,犹影响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对于事物具有必然性。事物规律的必然性,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而事物发展的趋势又决定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和状况。" 理" 、" 数" 、" 势" 三者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法则。

刘禹锡还继承了荀子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刘禹锡认为,人类社会(人)和自然界(天)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在于:"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在自然界,各种生物,都为自己的生存繁殖而竞争,强者胜,弱者败,没有是非可说;至于人类社会则有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靠礼法制度来维持,因此人们有礼法制度所规定的" 是非" 作为行为的准则。而且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能,各有自己的独特法则。他说:"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 ;" 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自然的职能在生长万物;人类的职能是对万物加以利用和改造。因此他认为" 天人不相预"。" 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 这是说自然执行它的职能生长繁殖万物,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它没有关系。人类执行自己的职能,也干涉不了气候的寒暑。

人的职能是什么呢?他说:" 阳而蓺树,阴而揪敛。""用天之利,立人之纪。" 就是说人能利用自然规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利用、改造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除此而外,还有" 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防止)邪,人之能也。" 这是说人们建立礼法和社会制度,制定赏罚标准,禁止强暴,崇尚有功,这些人的社会职能,是自然界所没有的。这是对荀子的" 制天命而用之"的发挥。

总之,刘禹锡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能和作用。" 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 从而提出了" 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的唯物主义命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