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如 | 虎跑问泉
总第1420期
文|王九如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好茶配好水。名茶名泉——西湖龙井和虎跑泉水,作为杭州特有的地标符号,并称“西湖双绝”。
沿虎跑路往钱塘江方向走,过了满陇桂雨不远,虎跑景区就到了。进入景区大门,迎面是一条悠长的绿色山道。这就是虎跑径,随着山势蜿蜒而上。顺道走来,但见苍松叠翠,曲径通幽,一派蓊蔚洇润之气。听泉水淙淙,鸟语间关,令人神清气爽,尽消尘念!苍松夹道的虎跑径,无疑成了虎跑美景展示的开场秀。
行至山脚,见众人携大小水桶正排队于泉眼处接水。这些人观景在其次,乃专为虎跑水而来。杭州人对沏茶之水要求甚高,自来水纯净水都不行,要的只有山泉水。西湖周边的群山遍布汩汩山泉,好多老者喜欢骑车去山里,然后驮几桶山泉回来,供家人日常饮茶之用。虎跑水乃西湖诸山泉中之极品,难怪杭州以生活品质之城自居,喝着虎跑水,生活品质焉能不高!
接水口旁边,有亭名含晖。据说亭正对着玉皇山,晨曦之时,阳光映亭,朝暾散彩好景致。两边楹联这样写道:
石涧泉喧仍是静,
松阴路转入清凉!
好一个闹中取静,天朗气清的所在。
西湖名胜,湖与山其实是相依相通相连的。其介体便是山间的泓泓清泉、道道溪涧。大慈山白鹤峰下的虎跑泉,是众多名泉中的翘楚。它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唐元和年间,高僧性空看这里风景灵秀,遂栖禅于此。但苦于取水太远,生活不便,时间长了便欲他迁。一日忽有神托梦告知: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翌日,性空晨起,果见有二虎刨地作穴,清泉亦随之涌出。虎跑之泉,从此长流不息。性空守着一泓清流,潜心修行,至死未离。
宋代高僧济公,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初在灵隐寺出家,后又居于净慈寺。临到老了,他追寻性空的足迹而来,亦圆寂于虎跑寺。
到了民国,风雅脱俗的艺术大师李叔同,一心向佛,也与虎跑结了缘。他精通音乐、美术、书法,还有话剧和戏曲。只因看破红尘,皈依自心。大师最终选择在虎跑寺出家,从而超然尘外。自此,世间只有弘一,再无李叔同。而今,虎跑景区立有弘一法师的舍利塔。瞻仰大师灵塔,头皮不由的一阵发紧。大师那非凡的人格魅力依旧,如风常拂,如月明澈。一曲《送别》宛若天籁,仿佛有袅袅余音在耳畔响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虎跑泉,因了三位高僧大师的渊源,名声大振。
这虎跑泉水,是从大慈山后断层陡壁砂岩中渗出,现在测定流量一般为43.2--86.4立方米/日。泉水富含三十多种微量元素,张力饱满,晶莹甘冽。独特的水质,再配上浓郁的人文色彩,使得虎跑泉享誉四海,被称之为“天下第三泉”。
虎跑周边,有满觉陇、梅家坞、翁家山、狮峰,还有龙井村等等,正是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龙井茶是专为虎跑水而生,还是虎跑泉只为龙井茶而涌?想想还真是说不清。
一直以来,名闻天下的虎跑泉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更有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赵朴老所题的“虎跑梦泉”刻碑,就立于龙井泉流旁。相映生辉的还有一旁郭沫若老的题诗:
虎去泉犹在,客来茶甚甘;
名传天下二,影对水成三;
饱览湖山美,豪游意兴酣;
春风吹送我,岭外又江南!
从“虎跑梦泉”走出来,穿过苏东坡所题的“同终彼岸”牌匾,拾级而上,后面这清幽的地方就是观音堂,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拜过观音,沿阶而下,便是罗汉堂。四周壁上,刻有各种神态的罗汉像。两旁的题联是这样写的: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佛门广大,难度不善之人!
从观音堂到罗汉堂,停下来细细解读这二十来个字。然后,再试着追寻弘一法师的心路历程。隐隐有悟:似大师那样,心中有佛,自会从尘世的纷杂喧闹中走出来,进而走入一个沉静的不一样的世界。芸芸众生,是该定下心来,适当地结些佛缘,感知佛恩,以此来洗濯心灵。如此,则得失随缘,故得自在。
有意无意间,想起了汪曾祺老的一段轶事,恰好与虎跑有关。那是1947年的春夏之交,汪曾祺老还是年仅二十七岁的小汪。彼时的他上海致远中学任教,抽空与几位同事一起来杭,也慕名来到了虎跑。几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被清冽甘甜的虎跑泉水所倾倒。以每杯茶一块大洋的代价,喝了虎跑水泡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据汪老所言,茶在杯中,每蕾一旗一枪,载浮载沉,皆直立不倒。入日香浓,直透心肺。
“我在杭州喝过一杯好茶!”此番虎跑之行,一杯虎跑龙井,让汪老铭记了终身。直到弥留之际,神志尚清的汪老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竟是: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茶。
以茶悟道,一般是禅家修行的途径。而以茶悟人生,则成了汪曾祺老的绝唱!
好想找个地方坐下来,焚一柱香,沏一杯虎跑龙井茶,听听江南丝竹。然后喝上几口,两腋生风,物我两忘!这样断断续续地想着,不知不觉已走了出来,竟又回到那弯弯曲曲的虎跑径上来了。
2020.04.19九如写于杭州(湖山春行之三)
王九如,江苏兴化人,因文悟道,因道学文。采撷岁月河流里的浪花,记录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有感而发时写下些清汤挂面式的文字,以小说、散文和游记为主。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