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教授讲真武汤(四)

治法

这个方所体现的治法为温阳化气行水,化气则可行水。

阳虚则温阳;气化不及,既不能转化阴精为阳气,又不能转化水津为水气,则要化气。治疗阳气虚衰,水液失调,温阳化气则两者兼顾。

方义

真武汤用附子1枚,白术二两,白芍、生姜、茯苓各三两。

附子温阳化气。温少阴心肾之阳,温命门真火,肾阳得温则气化得行,阳气恢复则气化功能逐渐恢复。

白术温脾除湿,温肾阳虽能化气行水,但如果没有其他各脏的协同配合,水液仍停滞为患。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肾阳的气化,脾气的转输,肺气的宣降,肝的疏泄。附子虽温阳化气,但仍需依赖白术的健脾除湿,生姜的温胃散水,使脾输转津液的功能恢复,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

生姜除了温胃散水,还可解表。肺主皮毛,生姜辛开,有开宣肺气的作用,启上闸以开水源;再用茯苓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

白芍考虑肝的疏调问题。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五脏六腑的管道都由肝主之筋膜构成,如果管道稍有紧张筋挛则会引起气血津液不流通。

肾脏系统肾小球、肾小管、输尿管,都是经隧和管道,肾小球,肾小管稍有紧张痉挛则引起水道不通。白芍通顺血脉,柔肝缓急,缓解经隧的紧张筋挛,管道得以拓宽则水液畅通无阻。

真武汤命名有深刻含义,取真武为北方镇水之神。虽是治疗少阴阳虚,气化不行的方剂,但方剂结构却涉及心肝脾肺肾五脏。

附子温心肾之阳,白术健脾除湿,生姜辛开肺气,白芍柔肝解痉。心肝脾肺肾五脏协同配合,共同化气行水,通过调整五脏功能来调整水液失调。

为何用生姜不用干姜?治疗水湿为患,腰以上者应发汗,腰以下者应利小便。生姜开宣肺气,开宣毛窍,使水湿从毛窍而去,使发汗利水用于一方,干姜则无此意义。

临床上偶把生姜换成干姜,但若考虑开泄表邪则加几克麻黄或细辛来代替,可将真武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来辛开肺气,开泄腠里皮毛。

全方中只有茯苓一味直接治疗水液失调,其他均为调理五脏功能,这才是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未完待续)

编辑:肖晔  朱敏  何渝

系列回顾:

陈潮祖教授讲真武汤(一)

陈潮祖教授讲真武汤(二)

陈潮祖教授讲真武汤(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