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衄顿挫,书必入木:如何写出书法之力

文/一者

书法,是依据汉字,以“写”创造的艺术。写是一种动作,是一种运动,都需要力量,就有了书法之力,即笔力。那何谓笔力?

古人执笔法图例

所谓“力”即是控制,驾驭一枝笔的能力。能随心所欲地写出意象中的点画和结构;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轻重疾徐的微妙变化,强弱得所。力要表现得自然、和谐、含蓄蕴藉、轻巧、自如、得心应手,以平和出之,方能称之谓“力”。

力,是看不见的,在书法书写中用笔的轻重,笔画的质感程度都能表现力。赵宦光《寒山帚谈》:“何谓力量,同是刚劲之称,深浅粗细,从可分也。力浅量深,力粗量细,力卑量高,力易量难,露筋骨为力,藏筋骨为量无筋骨为弱,急疾偏锋为露,正锋不滞为藏,柔媚宛转为弱。”

古人执笔法图例

书法之力,不是书写时用力就能有笔力,笔画粗可用力去写,那笔画若是细呢,如何用力?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写书法,首先有执笔之力,即手指之力;其次使转、提按需要手腕调解,即腕力;手指、手腕的力量来自于手臂,还有臂力。

宋曹《书法约言》:“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点画波掠,腾跃顿挫,无往不宜。若掌实不得自由,乃成棱角,纵佳亦是露锋,笔机(笔机:用笔之机关,犹言笔法。)死矣。”

笔力产生于正确的执笔运腕方法。特别是腕部最忌过份紧张,僵硬强直,则力止于腕而不能贯注到笔尖。

所以,执笔时手指不能太用力,看来王羲之悄悄的拽王献之毛笔的故事不真实。书法如何用力,

楷书:碑刻书法

清·王澍交代的很清楚“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刚。用笔沉劲,姿态乃出。”(《论书剩语》)用笔之道,巧拙相伴,刚柔相济乃佳。此亦中和之道。

丰坊《书诀》也提出:“指实臂悬,笔有全力;撅衄顿挫,书必入木。”笔力产生于正确之执笔和运腕。臂能悬,能站着写,使全身之力通过臂腕贯注到笔尖,自然容易产生笔力。笔力又产生于正确之运笔方法。运笔时能提按、顿挫,令笔心常保持在点画中行,处处能留得住笔,不使率然滑去,则沉劲入骨,精气结聚,墨光浮溢,笔力自然可观。

梁诗正书法

书写不同的书体,笔力也会有变化,赵宦光《寒山帚谈》 中说:“至作篆须于刚中求和(柔和),作真须于和中求刚,草书刚柔互出,急就用事,不得不尔。八分刚夺其柔,命之曰隶,克称其名。”这里说的用力原则是,力要表现得自然、含蓄、轻松,要刚中有柔,优游自如,出之和平,这是一种最高级的力。所谓“寓刚健于婀娜之中,含痛快于沉着之内”。

唐张旭书法

笔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只有功力精深,笔力能沉劲入骨,方能以和平出之。名师大家作书,从容不迫,优游自如,挥洒而下,全不费力而力未尝不在其中。此即以“不足”胜“有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