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塑造人:从狼孩事件展开对儿童教育的思考

一个人的情感、知识、才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其所处环境的产物。也就是说环境塑造人,人适应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
广为流传的印度狼孩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给儿童教育一些思考。经过考证,印度狼孩事件确有其事。世界范围内近一两百年内,还报道有狗孩、猴孩、羊孩等几十例兽孩。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山地发现了两个女性狼孩,即从小被狼哺育的儿童。大的发现时约8岁,取名为卡玛拉,小的2岁左右,取名叫阿玛拉。
据推测,她们大概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人们把她们从狼窝带离,送到了孤儿院,辛格牧师对她们进行精心地照料和教育。刚开始卡玛拉和阿玛拉,完全不懂人类语言,也发不出人类的音节。一切生活习惯如同野生狼的行为,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像狼一样的嚎叫。她们因为以四肢行走,导致手掌、膝盖部位都磨成了厚厚的结硬皮。
她们害怕阳光,喜欢夜间活动,有远高于常人的夜视能力,比常人更为敏锐的嗅觉和听觉。
她们经常白天睡觉,到了晚上才活跃起来。
平时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而且喜欢生肉的味道,吃东西狼吞虎咽,食相像狗一样将从碗中食物舐食干净,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在太阳下晒得热时,也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更有甚者,她们有触觉过敏情况,不喜欢穿衣服,她们也不肯洗澡,还随地大小便。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水”,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可惜的是,小女孩阿玛拉进孤儿院不到一年,便离开了人世。
另一个大女孩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孤儿院后16个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当她想快跑时,又会变换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辛格牧师长达10年的培养,卡玛拉只去掉了一些狼的习性,只学会了穿衣、直立行走。尽管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她直到死都还没真正学会说话,其思维水平只相当于正常儿童3-5岁的样子。
狼孩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首先它说明了,人的情感、知识、才能并非与生俱来,这些意识不能脱离人的群体环境而存在。也就是说离开人类的社会环境,将一个出生不久的人扔在自然环境里,他永远都不可能有自我意识。
人类大脑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需要借由适当的环境,及外界各种信息的互动、刺激和启发才会出现。
如果一个人思维水平的发展,缺少适当的人类群体环境的刺激,那他的情感、智力、才能的发展,都将受到很大制约。有如狼孩一样,没有自我意识,有脑不会思维;丧失语言能力,有嘴不会说话。
其次,狼孩事件说明了,儿童时期是思维水平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有人提出8岁以前的任何一名儿童无论把他放在世界上什么国家,他都能很顺利地学会那个国家的语言,而8岁以后去别的国家,语言的掌握就会得非常困难。因此,8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正是在儿童时期,逐步学会了直立行走和语言说话能力,逐步学会了用脑思维,逐步产生了自我意识和情感意识。
正如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你的表情,你的言行,你的思维,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外界信息、环境刺激,沉淀在我们体内的记忆组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是你的成长环境,是你过去的种种经历,是你所受教育共同塑造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