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南省的历史地位以及河南、陕西网友...
【对于河南省的历史地位以及河南、陕西网友的看法】
在头条上发表历史类文章,因为说二里头不是夏都,我没少挨来自河南网友的骂,甚至有个别带V的自媒体作者对我进行谩骂。[呲牙]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回应。很多时候,我认为没有必要。头条就是一个气象万千的开放世界,各种人都有,指望每一个人对你的观点都表示赞同,不科学,也不现实。[呲牙] 正如有网友在给我留言时说,支持我的网友中肯定还有相当部分是长期默默不说话的,但他们心里有自己的判断。但我还是选择说一说,我相信头条号也是鼓励促进这种交流的。
首先,谈一谈我对河南人的总体印象。河南人号称“中国的吉普赛人”,许多地方都有。在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在广东深圳务工,接触过一些河南人。河南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刻苦耐劳,踏实肯干,心性朴实。你对他们好,他们对你会加倍地好。这个印象,就算我在做历史类自媒体被不少河南网友臭骂之后,仍然没有改变。[呲牙]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一)在我的粉丝地域分布中,来自河南的网友占比超过5%,居第五位(排前四位的是四川、广东、山东、江苏)。而骂我的网友基本都不是我的粉丝,因此,我知道许多河南网友在用更开阔的胸怀看待我的言论,如果因为挨了少部分河南网友的骂,就直接认为整个河南网友群体都有问题这本身是非常偏狭的。(二)在我的朋友圈中,也有河南籍的。其中有一位北大毕业的朋友和我关系特别好,对我的研究支持也很多,并多次把我的文章介绍给社科院的老师。这也说明,搞历史带入地域情结是有问题的。
其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不可能不涉及河南和陕西。在头条上,这两个地区的部分网友经常展开互怼。这种现象其实不奇怪,类似的这种网络争吵现象也发生在部分成都、重庆网友之间。实际上,成都、重庆的关系总体上是非常好的,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这点都可以看出来。所以,对于部分成渝网友的互怼,我一般并不会认真对待,更不怎么关心,虽然有时候确实也会显得有点厌烦。用这种眼光来看部分陕西、河南网友的互怼,那么,我相信这也是个别现象,所以不需要大惊小怪(但要提醒一些参与互怼的网友,不要触犯法律底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这种现象也会促进我的思考。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中国的网友中,陕西、河南对历史感兴趣的网友占比可能最高的,这应该与两地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关。因此,对于一些网友的情绪,我想首先应该理解、接纳。至于科普,我相信这需要时间。
对于陕西网友,我以前虽然在深圳也接触过,但因为接触得比较少,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印象。接触自媒体后,我对陕西的好印象可以说是直线拉升。因为,我发现许多陕西网友在与人讨论历史问题,就算对方处于情绪失控状态,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也能以理性地摆事实、讲证据为回应的前提,而不是价值先行,动辄上纲上线。但有一点我感到很遗憾的是,虽然陕西地区已经有许多知名的历史文化品牌,但其在文化宣传、文化资源开发方面的力度与其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太不匹配了。依靠陕西丰厚的历史资源,陕西完全可以面向世界,把自己打造为代表“古代中国”的一张世界性名片。我相信,陕西如果这样做,国家一定会全力支持。我期待这一天早一点到来。中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软实力的塑造离不开历史文化品牌的输出;中国历史文化品牌的打造与输出,陕西应该是重中之重。
再来说河南地区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自殷墟以下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对历史的认识中,河南地区的历史地位其实也靠这段明确的历史阶段来奠定的。至于殷墟以上的中国历史,相对于中国两千年的学术史来看,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开端的阶段,远远谈不上形成结论性的意见。由于二里头、郑州商城的出现,目前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很强大的意见,认为二里头是夏代晚期都城,原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先生甚至把“最早中国”的名称加在二里头身上。然而,在学术界内部,许宏先生视二里头为“最早中国”与何驽先生视陶寺为“最初中国”的说法彼此无交集、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一些网友拿这些学术界没有定论的观点作为证据是没有说服力的。至于许宏先生的二里头“广域王权”之说,曾有学者批评其只有论点而缺乏论证。(具体是哪位学者记不太清楚,印象中是郭静云教授。)
我在研究三星堆和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对中国古史形成了与目前大多数学者完全不同的理解。在我的认识中,中国古史研究中的许多问题,是自《史记》诞生以来积累了两千多年的老问题,指望着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问题一下都解决,这不科学,也不现实。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建,需要一代一代的学人前仆后继,持续努力。因此,面对历史,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同时把心态放平,戒骄戒躁,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陕西头条##河南头条##历史##西安头条#